陳曦在做弓。
别人有的,她們也要有。别人強,她們也要強。
雖然陳曦并不了解弓,但她了解木工,或者說她了解工人。她小時候家裡很窮,住的大院裡頭滿是工人,沙礫、水泥、木屑、闆材、三輪車……這些築成了她小時候探險的叢林。
她知道在專業的活兒上要聽專業的人,于是在兔刈等人住下的第二天,陳曦就把兔刈請了過來,向她讨教鷹獸部落中弓箭的樣式。
兔刈為奴時沒資格也沒機會摸到弓,但她機靈,曾借着還箭的機會近距離偷瞄過弓。在兔刈的描述中,弓箭由五大部分組成:桑木制成的弓臂、麻繩搓成的弓弦、桦木制成的箭杆、骨或石磨制而成的箭頭,以及鷹雁的羽毛制成的箭尾。
當然,還有用來裝箭的箭筒和裝弓的弓袋。
陳曦也看過電視劇,其他部分大概都想象得出來,唯一讓陳曦覺得奇怪的是弓臂的形狀。兔刈說,鷹獸所使用的弓弓臂并非自上而下等寬,而是首尾兩處細,往中間漸粗,到弓臂最中間的把手處又細起來。形體上看,整個弓臂像兩片勻稱瘦窄的柳葉上下拼在一起。
弓臂也并非同厚,而是上下兩片“柳葉”薄,最厚處不超過一指,而“柳葉”連接處,也就是握把處又變厚,足足有兩指多厚。
陳曦蹲在地上琢磨了半天也沒搞明白為什麼,最終還是去外面的零碎中翻了兩塊巴掌大的小木片出來,一塊削成上下等寬,一塊削成兩邊窄、中間寬,随後一手捏住木片腰部,一手拇指與食指掰住木片首尾往後拉,企圖通過這種方式弄清原因。
一松手,兩塊被掰彎的木片相繼掙脫束縛,迫不及待地回彈,想要恢複其原本的形狀。不過,盡管掰出的距離一樣,但仔細觀察仍然可以發現,上下同寬的木片要比柳葉形的木片回彈慢了那麼一點點。
陳曦一邊思考,一邊無意識地掰木片,木片在反複回彈中不斷發出“嘣嘣”聲。掰着掰着,一陣風迎面吹過,小小的木片一時間竟拗不過強勁的風,這次發出的聲音弱了很多。陳曦的大腦忽然“嘣”一下接通了。
是空氣的阻力在發揮作用!弓臂越寬,回彈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就越大,想要拉的動弓,人就得施加更大的拉力。所以在做弓時,在盡量保留其功能的情況下削窄一部分弓臂,可以讓弓回彈更快,發箭更快,也更省力。
陳曦一下子有些束手束腳。畢竟原始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她怕原始弓的其他特殊構造也都暗含深意,貿然改了說不定就像突然給風扇清灰的電腦會死機一樣,影響弓的效果。在吃透原始弓的構造之前,陳曦決定暫時沿用原本的構造,不做任何改動。
陳曦把鴉羽叫了進來,讓他把采集的事放放,先去尋找桑木和桦木,自己則去吃剩的骨頭堆之中刨了幾塊大小合适的,拿回來先磨箭頭。
石頭明明更堅硬更耐用,但陳曦并沒有選用石頭作為箭頭的材料。一個是因為石頭做起來費時費力,第二是因為石箭頭要打,陳曦看不出不同形狀石塊的中心在哪裡,品不住敲打的角度和力度。
之前她以為自己可以,也滿懷雄心壯志撿了幾塊石頭試過,但實際情況是她輕輕一錘下去,石塊的表皮層層剝落,明明看起來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下一秒石塊的中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随着表皮一片片剝了下來;或者一錘下去幹脆給石頭震出了内傷,内膽直接稀碎。
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呢?尤其是接下來還有更不痛快的情況下。
箭體兔刈經常摸,因而給陳曦提供的幫助也多。
據她所說,鷹獸所使用的箭頭其實跟陳曦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差不多,都是壓扁了的菱面體。隻不過為了形體更流暢阻力更小,靠近箭尖部分的棱被磨的十分平滑,基本看不出有棱那樣明顯轉折的痕迹。
其實陳曦很想給規規矩矩的箭頭劃拉幾個口子,把它變成鲨魚牙一樣的鋸齒狀,或者削成三叉、削個倒鈎出來,看看這些形狀不同的箭頭射進肉裡到底會有怎樣的影響,比如會不會刺的更深、創口更大、或者倒勾着肉不好拔出來等情況,可惜箭杆所用到的木料并不多,鴉羽很快便将桦木找了回來,打斷了陳曦的探索。
不過弓體足有一米五長,用到的木料又是樹幹最中間的好料,砍伐耗費的時間長,以至于桑木還得再等一兩天。
陳曦隻顧着掄着胳膊在一塊麻麻賴賴的石頭上“嘎吱嘎吱”地打磨那幾塊奇形怪狀的骨頭,甚至顧不上分出神看一眼彙報的鴉羽。看着頭發上滿是灰塵,随着磨動撲簌簌往下掉渣的陳曦,鴉羽也沒再浪費時間,而是活動活動酸痛的肌肉和關節,再度飛出去尋找材料完成任務。
現代的金屬箭頭陳曦估計着在鑄造的時候就做了用來套釘箭杆的小筒,但原始的骨箭頭顯然不能這麼做。
在兔刈的建議下,陳曦給箭頭預留了一截尾巴,然後直接在箭杆一端的截面中央劈開一道窄縫,将箭頭的小尾巴插進窄縫中确定好位置,再拿幾根細繩纏繞拴緊,就固定好了箭頭。
箭羽的取材倒是不難,直接從雞窩裡現拔就行。可這箭羽該怎麼往杆上粘呢?
兔刈說鷹獸做弓時會大規模地獵豬剝皮,熬豬皮膠,但這附近似乎沒見過野豬,即便有野豬,光狼矛和狼胡兩個人也沒能力殺死野豬啊。
長久沒有音信的陳曦忽然連夜托狼瓒給紫貂部落和兔獸部落帶來了急需魚泡的消息。
魚泡嘛,又不能吃,平常都是直接當垃圾丢了的,現在陳曦要拿,兩個部落也沒有任何壓力,直接從每天撈的魚裡面摳出來送了過去。兔獸們還尚且知情,但紫貂部落是實在摸不着頭腦了,這巫曦到底要魚泡幹什麼?
可惜狼瓒也忙着,沒空給她們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