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28年,距昭文帝時代百年之後,這種死人變成的怪物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昭文帝時代,人們叫它們活屍。
當初挖帝王陵的兩萬士兵,還有死去的百姓,他們像從地獄爬到人世的鬼,到處收割人命。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會以這種方式再次看到已經死去的人。就是那些沒被毒氣影響到的百姓也不得背井離鄉,攜家帶口,踏上了流浪的路。
随着活屍的蔓延,一個傳言不知從哪冒了頭,也在民間流傳着。
據說啊,這皇帝派人去挖帝王陵才不是因為什麼異氣、寶物,從始至終就是沖着錢去的!挖人墳墓本就是極其不道德的事,而堂堂一國之君為了錢,竟然派人去挖其他皇帝的陵墓?!這事可以說是聞所未聞。可結果呢,值錢的東西是沒見到一個,還死了那麼多人,又出現了活屍這種可怕的怪物!很多人都說,這是遭天譴了。皇帝不德,上天降罪于瑄朝了!
永嘉帝自然也聽聞了這個傳言,但此時此刻,他哪裡再有心思理這件事?!
因為不止民間,朝廷也亂成了一鍋粥。
活屍還在到處遊竄傷人,皇帝隻得硬着頭皮派軍隊去抵抗,可根本就抵擋不住。這些怪物與以往的敵人完全不同,拿刀刺,刺不死,用火燒,它們仍會行動。它們仿佛感覺不到疼痛似的,即使把它們的腦袋砍下來,它們仍能活動。
不過軍隊也不是一無所獲,在和活屍的糾纏中,會有一些活屍被亂刀砍成好幾段,有些甚至被戰馬和來回奔跑的士兵踐踏,最終成了一灘肉泥。而像這種下場的活屍,它們才真正徹底的“死了”,不會再有任何活動。
士兵們嘗試了這種法子,果然有效,可這無疑增大了他們的強度。但事已至此,擺在他們面前的隻有這一個法子了,再困難也得硬着頭皮上。
士兵傷亡的數量逐漸攀升,可活屍不知疲倦,又源源不斷地從帝王陵區域冒出來。若單從數量上來看,幾萬活屍自然無法與軍隊相比。可活屍面目恐怖,又難以徹底消滅,這種傳聞中的怪物甫一出現就給士兵們帶來了極大的威吓。
更何況,如今這些局面全都是因為皇帝為了一己之私造成的。派去挖帝王陵的兩萬年輕的士兵在一夕之間失去生命,又成了害人的怪物。而其他士兵為了解決這群怪物,又不得不将手中的刀砍向他們。除此之外,有些士兵的家人也因帝王陵一事成了難民,甚至死去。雖說前期朝廷也有救濟,但如今已過去了好幾個月,明眼人都能看到朝廷在此事上越來越力不從心。
萦繞在每個人心中的怨氣逐漸積聚在一起,并化為實體。
終于,有軍隊發生了嘩變。
紙包不住火,這件事很快就傳了出去,尤其在其他軍隊之間。
戰友死了,家人或成了難民或也死去,朝廷卻沒有個令人滿意的法子。而他們還要在最前線和怪物厮殺,說不定在明天,甚至就在下一刻鐘,他們也會失去自己的生命。
皇帝不德,這樣的君主,還有何處值得他們去效忠?!
又有軍隊發生嘩變,甚至有軍官帶頭做這些事。沒了士兵的阻攔,活屍更是肆無忌憚,到處都是人心惶惶的,百姓苦不堪言。
誰能來救救他們?
有人想到了百年前的昭文帝時代,和現在一樣,當時也是出現了活屍,朝廷也沒有個萬全的法子解決。就在這危急關頭,那個恍然從天而降的神人出現了,那是個每次都會留下蝙蝠圖案的神秘人。時至今日,仍沒有人知道那個神秘人的真實身份。但他們都知道,他是一名道士。
也許是上天聽到了百姓的心聲,短短一個月後,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從京華出發,一路走一路号召,從一個人到幾個人,到十幾個人、幾十個人、上百個人……
百姓、官員、士兵……幾乎所有人都朝帝王陵相反的方向逃離,唯恐避之不及。
而他們,逆流而上。
領頭人的名字很快傳遍整個瑄朝,并被刻于青史之上,為後世人所銘記。他的名字是——張文德。
***
張文德和其他幾個道士進宮見了永嘉帝,朝廷上下因帝王陵一事急得是焦頭爛額,他們根本無力也無心再處理這事了。如今來了一群人願意收拾這爛攤子,永嘉帝求之不得,當即便宣布此事全權交給張文德負責。張文德領命,帶着一群人離開了靈武,向帝王陵的方向奔去。
活屍還在各地流竄傷人,當務之急是先将活屍解決掉。道士們雖有法術傍身,但畢竟也是第一次面對活屍這種怪物。更何況到底如何解決活屍,道士之間也沒有一個統一準确的标準。于是,來自天南海北的道士們在面對活屍時也隻能将自己的各種本領都拿出來試一下。有用,那下次就繼續用。沒用,那以後就不用了。
總之,對于這一景象,說好聽些,叫百花齊放;說難聽些,那就是病急亂投醫。雖說有些混亂,但好歹也比士兵拿着長槍大刀到處砍的要強些。不過月餘,道士們就越來越得心應手,活屍的數量不斷減少。百姓們看在眼裡,對他們愈發感激和尊敬。
永嘉帝聽聞此事,也甚是欣慰,他正想着事情結束後該怎麼賞賜他們時,張文德卻帶着人主動找到了他。張文德并沒有跟永嘉帝太過客氣,三言兩語後便将話題切入了正題。所謂正題,說直接點就兩個字——要錢。
道士們雖說是自願來,但作為朝廷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保障吃住是最基本的事情。于情于理,這個要求都不過分。
可永嘉帝卻為難了,前來協助的道士有上千人,上千人的吃喝,朝廷還是能供得起的。讓他為難的是張文德要錢的第二個理由——救濟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