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王婆子的肉餅确實香,隔老遠便香得讓人聞了流口水。
燒餅裡的肉餡都是天不亮的早晨去附近鄉下農家收的,再送到屠戶家裡現宰,新鮮的很。
做法也細緻,先是用明火烤一烤豬皮,去除掉腥味,再配合蔥姜、雕花酒、八角、香葉等大料煮熟,五香味随着沸騰的熱水纏繞在肉片上。
再撈起來,配合清亮的菜油和醬香豆豉,在鐵闆上煎香,肉塊在鐵闆上滋滋作響,來得早的客人,可以在店裡親眼看着美味一點點出鍋,誘人的香味也一點點地往鼻子裡鑽。
勾得肚子咕咕叫,吃得滿嘴噴香。
所以名氣大得很,早就是北市的招牌之一。
外來的客人都會被推薦這個吃早食的好地方。
薛嬷嬷一行人就被客棧老闆強烈推薦了。
客棧老闆本身就是個十足的吃貨,東市和北市離得不近,但客棧老闆甯願每天起大早,趕路去北市,也要去吃一口肉餅。
“幾位客官,我可以保證,您們吃了肉餅以後,絕對不會失望的。香得很啊,楚州城人人都喜歡吃。”
“而且誰人不知她是城裡消息最靈通的人!你若是去得早,還可以坐在店裡聽八卦咧,每天王婆子都會講城裡發生的新鮮事兒。”
哦?
前面那一大串對美食的推薦,薛嬷嬷都不感興趣。
她是國公府裡出來的,在都城什麼美食沒見過,一個偏遠小城的燒餅有什麼好吃的。
但這句‘消息靈通’ 可确實講到她心深處了。
大老遠跑到這裡來,目的不就是打聽消息嘛。
剛剛好,打瞌睡就送枕頭,得來全不費工夫。
薛嬷嬷打賞了客棧老闆幾個銅錢子,就招呼身後的兩個侍衛,出去完成任務。
按照之前幾人商量的,一個侍衛留在東市,主要打聽楚王府的風評。
東市多為來此地做買賣的商人,所以客棧酒館很多,自古以來,這些地兒就是消息流轉的中心站。
順道照看一下留在客棧的行李。
薛嬷嬷和另外一個侍衛則一起去北市打聽二小姐的事迹,因為北市最靠近楚王府,相對其他市集來說,更容易打聽到王府的事一些。
她們的第一站,是北市早食店——王婆子肉餅店。
“走,讓我看看,這王婆子有多靈通,能不能給我幾條關于二小姐的線索。”
幾人辦事勤勉,尤其是薛嬷嬷,很是想完美完成主子交代的事,表現得很積極。
一大早就起來了,幾人來到肉餅店時,還沒坐滿。
薛嬷嬷尋了個靠近櫃台的桌子,離王婆子最近,能很好地聽到她與其他客人八卦的聲音。
為了看起來不突兀,更好地融入進周圍人群裡,也為了方便打聽消息,薛嬷嬷使了幾個銅闆,讓身邊侍衛去買了幾塊肉餅子。
就這麼幹坐着,也不是個事兒,薛嬷嬷隻好拿起筷子,随便夾起一個燒餅,咬了一口。
“嗯!味道不錯啊!”
和都城裡大酒樓的肉餅有得一拼。
薛嬷嬷内心驚歎了一下,這小小的地方也有手藝人呢。
身邊的侍衛也跟着吃了起來。
就在此時,沈瑾踏進了燒餅店。
“王婆婆,給我撿兩個餅子。一個瘦肉的,微辣,一個五花帶點肥肉的,不要辣,撿醬香的。”
輕快敞亮的少女聲,自然地吸引住了薛嬷嬷的耳朵,她往聲音來源處看過去,一個穿着厚襖子的小娘子,挽着個籃子,正站在櫃台前面,開心地等着撿肉餅。
襖子是棉麻的,看起來有點土土的,穿的不像大戶人家的小姐兒,估計是個丫鬟。
不過,氣色不錯,很健康。
“哎喲,小娘子你來啦,今日個王府裡的姑娘主子們都還好吧?”
王婆子一看沈瑾來了,十分熱情地招呼着,和往常一樣嘴碎地打聽起楚王府的事兒來。
這句話一出,就抓住了薛嬷嬷的神經。
薛嬷嬷和侍衛兩人,瞬間就擡起了頭,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沈瑾和王婆子。
耳朵也豎得高高的。
“王婆婆,主子們都很好。”
沈瑾還是謹慎,即使今天心情很雀躍,但嘴巴仍然嚴實,堅決不露什麼多餘内容。
“哎呀,你這小娘子,怎生得這番老成。老婆子我不過是想跟你聊聊天罷了。”
王婆子一邊埋怨,一邊說道:
“這兩天我聽說,王府裡的二姑娘,也要嫁到都城裡去啦?還是國公府那富貴人家呢,你是王府裡伺候的,你說是不是真的啊?”
難怪今天王婆子一上來就沖着沈瑾問東問西地打聽楚王府。估計是府裡的下人嘴巴沒把門的,把前些日子二姑娘定親的事傳了出去。
上次她過來早市,看到有人揭榜那回,這裡的百姓還不太清楚二小姐的事呢,現在就已經傳遍了。
啧啧啧,這王府的下人們呐,真是······
二小姐性格好,對待沈瑾也還不錯,沈瑾心裡考量了一下,既然二小姐已經是人們嘴裡的八卦了,那她沈瑾決定維護一下二小姐在外面的形象,也算投桃報李了。
于是一改往日沉默寡言地樣子,接連說起二小姐的好話。
“二小姐性子溫軟,是個好主子,能和國公府結親是老天爺保佑。”
“主子對下人挺關懷的,府裡沒有說她的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