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鄉鎮稅所 > 第76章 造富神話

第76章 造富神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時間進入夏末。再過幾天,便是初秋。秋天未至,夏天似乎不甘轉身,趕在最後的幾天,一連下了幾場雨水。雨水持久,讓龍泉鄉的硝泉村附近山頭的田地,吸飽了水。雨水與節令相伴,催促人們下地搶收。

村民王玉海一家人為了趕在節令到來之時,早早吃過飯,舉家上了山。

王玉海和老伴扛着鋤頭,手拿鐮刀,走在最前頭。

一家老少在自家山地,動手收拾起了莊稼。

卷起褲管下地。雨水過後,露出了幾件堅硬的器物。器物對于王玉海來說,司空見慣。隻要大雨過後,類似的東西會被雨水沖刷,露了頭。王玉海擡頭,前往清理。一件堅硬的物件,他拿在手裡,掂了掂份量,不由得嘟囔道:

“又是破銅爛鐵!不小心,還會傷到人呢!”

一甩手,東西甩出老遠。聲音沉悶。王玉海瞄了一眼,記下了位置。他要下山時,帶回家,送給剛學會走路的小孫子玩耍。

晚上,孫子見到了爺爺手中的破銅器,滿是興奮。王玉海哄着他,系上繩,往地上一拖,多了低沉的聲響。孫子拖着它,滿堂屋跑上了圈。孫子的歡笑,讓王玉海多了滿足。這是窮人家的天倫之樂。王玉海家裡窮,能給孩子的玩具少。之前,他會趁着逢年過節,宰殺炖了雞,将雞骨頭完整取出,交給孩子當成玩具。眼下地裡揀來的這件破銅器,與雞骨頭一樣,多了腳;拴上繩子,比雞骨頭架結實,着實讓孫子歡喜上一陣子,也讓王玉海多了一份快樂。

孫子在堂屋裡奔跑過後,出了屋,邀上夥伴,撒開腿丫子跑開了。

村裡來了一位外地人。外地人正要問路,一幫小孩子追逐打鬧,跑到他跟前。外地人被小孩的玩興感染了。他饒有興緻,看着孩子們紅撲撲的張張面孔。正要走開,不想,王玉海孫子拖着一件閃着些許金屬光澤的東西,讓他再次止了腳步。他蹲下身,将東西撿起來。仔細看後,外地人臉色大變,詫異地問道:

“孩子,是你家的嗎?”

外地人知道東西值錢。他掏出孩子們們愛吃的糖,散給孩子,再次拿東西在手,細細打量。

村子裡多了一個四下打量孩子玩具的人。他一會兒掂量份量,一會兒在地上磨去外層的包漿。這不打量不要緊。一打量,他驚得合不攏嘴:

“青銅器!”

像是發現巨大寶藏一樣,他當即問孩子,你家在哪裡,家人有人嗎?

小孫子不理會,跑開了。

外地人沿家敲門。一番打聽,外地人找上了王玉海。他問小孩子手中的東西是不是你家的,能不能賣給我?

王玉海一聽眼前的外地人為此事登門,誤以為小孫子惹禍的心,放回了肚子裡。他手一揮,道:

“這些破銅爛鐵能值幾個錢?以前供銷社收廢鐵的時候,我們家挑着上供銷社稱斤賣呢!你要?”

村民不識貨,錯把寶貝當成了破爛!

外地人心頭一驚,出了五元錢,收了王玉海家的東西。

之後,外地人懷揣寶貝,馬不停蹄地上了省城。經省城博物館專家的鑒定,寶貝的确與他事前估計的一樣,是青銅器無疑!

幾經碾轉,東西流入黑市,炙手可熱。它的價值,比外地人和咨詢過專家的估價還要高出許多。此物價值不菲!

外地人被震撼到了。

消息不胫而走。

一批一批外地文物販子,湧入龍泉鄉,潛入硝泉村。

硝泉村多了一撥又一撥的外地人。他們打着收購古玉石的名号,不時在村子裡四處轉悠,吆喝着:

“收玉貨,收玉貨咧!”

家裡的老貨能換錢。王玉海老伴頭發上别着的一枚玉石,是娘家人留給她的,取名“綠風石”,她一向戴在頭上,勒在發髻。如今,綠風石被一群自稱玉貨販子的文物販子纏上了。聽聞别在頭上幾十年的老件值錢,老伴心癢癢,摘下了它。文物販子迎着陽光一照,開出了十元錢的價格。老伴心動了,收下錢,将綠風石給了玉貨販子。很快,玉貨販子手趁熱打鐵,不斷追問,你家裡還有沒有類似的老件?

王玉海坐不住了。他搬出了從自家山地揀拾來的另一塊老玉。老玉似豬非豬,似龍非龍,乍看像豬,細看象龍,握在手心則似球體,手拳頭般大小,雕琢古樸,品相平平,不如老伴手中的綠風石小巧精緻,少了綠汪汪的水頭,卻一下驚豔到了文物販子。他們當即開出百元高價,将老玉納入囊中。

百元一個老件?差不多一個工人辛苦一個月的工資!

消息一時轟動了硝泉村。

聞風而來的村民,紛紛亮出了揀拾而來的“廢銅爛鐵”。文物販子眼前一亮。這裡頭,不乏精品青銅器!都說買的不如賣的精。可在文物販手面前,這話剛好倒了過來,是賣的永遠不及買的精!村民們手中的東西,全是寶貝。甚至有幾件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有矛、钺等物,另有一把短劍,甚至多了完好的劍鞘!幾件銅俑,更是讓文物販子們直了眼,兩眼閃起了綠光。

無獨有偶。秋糧收成過後,與龍泉鄉一山之隔的半海鄉,迎來了一年一度五保戶糧食供應日。

這天,村公所連夜通知半海鄉黑山腳村的一位黃老漢,讓他去領下這一年的低保供應糧。

黃老漢趕着自家馬車去了。他下了山,到了半海鄉政府。領過供應糧,黃老漢肚中“咕咕”直響。耐不住飯館香氣誘人,黃老漢不顧囊中羞澀,進入飯館,要酒要菜,吃了個開懷。

蔥炒肉就是好吃!酒更是勾有饞蟲。

幾杯酒下肚,黃老漢搖頭晃腦,返程上了山。

馬車載着的醉眼惺松的黃老漢和幾袋糧食,在山路上一路颠簸。

正當黃老漢借着酒興呼呼睡去,他的馬車一腳踏空,踩進一個窟窿,動彈不得。糧食酒了一地,黃老漢連跌帶滾,滾下山谷,不省人事。

等到有人發現了黃老漢,将他救下,再去推動馬車,馬車下方出現一個洞口深坑。初秋的幾場雨水,讓路邊泥土酥軟,馬腳踩開一處,全是白花花的螺蛳殼!

事情擴散開來,再次吸引了文物販子的目光。山頭發現水邊才會有的螺蛳?那豈不又是一個未解之謎,是不是蘊含巨大寶藏?

文物販子随後蜂擁而至。他們揀起巨大窟窿中的螺蛳殼,打量它,尾巴上方的小孔赫然在目。細細探究,他們大呼小叫:

“貝丘!貝丘遺址!”

很快,文物販子像是打了雞血一樣,不顧勞頓,馬不停蹄地擴大了搜索範圍。他們按捺着内心的激動,不住探尋,試圖破解奇怪現象之間的必然聯系。

幾個山頭的地形圖,繪制成功,在文物販子手中一點點攤開。

一張遺址分布的地形圖,顯露開來。先是硝泉村發現的青銅器,現在是比青銅器更早的貝丘遺址,發現它們的地帶相聯,一張東西走向的地勢山形,很快擺在衆人面前。人人像是發現了新大陸,多了探險尋寶的刺激。一個念頭困擾着文物販子:這些,是不是與國寶級文物有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