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鄉鎮稅所 > 第76章 造富神話

第76章 造富神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硝泉村子的後方山頭,一群人連夜上了山。

山頭連綿幾十公裡,連接李家山,山勢為李家山所指。再往西,它的另一頭,更是大名鼎鼎的石寨山、古城村。這些地方原先不出名。特别石寨山,過去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頭。就這麼一個小山包,五十年代初發掘出了國寶級文物——滇王之印,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一大發現;附近古城村更是鋪滿了白色的螺蛳殼,連綿方圓一公裡;李家山早年出土的戰國牛虎銅案,舉國聞名,如今成了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與北方的“馬踏飛燕”齊名,為文物界推崇,享有“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的美譽,為文物販子所熟知。時過境遷,山頭及遺址一時淡出人們視線。沉寂多時,它重現硝泉村寶物,令文物販們多了激動。

按捺不住發财夢想,文物販子們一連将山頭轉了個周。

幾個小山連綿南北,山勢與附近群山走勢不一。文物販子一口斷定,此山絕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壘建!它昭示着山下不知名的角落裡,一定隐藏不少不為人知的寶物!聯想當地人提及的每每打雷下雨,山頭四下電光雷閃,他們明白了,山頭四處,隐藏着沉睡多年的青銅器!是它們的金屬導電,招緻雷電不絕!

堪察過山頭,文物販子們将連綿山頭連成一線,中心位置敲定在了李家山。

多日涉足,一行人最終選擇龍泉鄉駐紮。駐紮停當,人人放出風去,說是要重金收購老物。

村民聞風而動。

一個個前來的村民,成了文物販子們眼中的财神爺。他們坐地開門收購。對絡繹不絕的寶物,悉數盡收。

文物再次閃現,旋即進入人們視線。随着文物販子的腳步,消息四下散開,掀起波瀾,引發不小的轟動。

李家山腳下的莊源村。一戶人家從文物販子驚喜的眼光中,嗅到了發财的緻富商機。戶主捂着的幾件鏽迹斑斑的器件,按捺不住多年的發财夢,将懷中的文物,在文物販子面前亮了相。

文物販子一湧而上。

器件完好無損,接近完美。它形制精美、包漿厚實,形象生動,藝術感十足,令文物販子們氣血上湧。其中一件,更令衆人眼紅。經檢驗,它确系青銅器不假。鑒定過真假,文物販子拿它在手中,翻出了戰國牛虎銅案仿真件對比,個頭雖小,卻多了幾分神似。很快,一個聲音發了出來:它類似是牛虎銅案的姊妹件!此物一出,誰與争鋒?

打聽它的出處,不是别處,正是來自李家山墓葬群附近山頭。

文物販子陣陣激動:原來竟然還有如此國寶級文物,在鬼不知、神不覺中流落民間,一朝亮相,竟是躲在村中無人知!

圍着難得一見的真迹,各路文物販子竟相報價。莊源村戶主的小心髒,怦怦直跳,差點跳出胸膛:文物價格一路飙升,爆出天價!

交割完成,拿到錢的莊源村戶主差點連自己姓什麼,都得回憶半天。一家人面對一堆錢驚得合不攏嘴。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财不富”,莊源村的此戶人家,當晚連夜将家中所有破舊家具搬出,一夜間換了嶄新!此舉惹得村民奔走相告:

“發财了!尋古物發财了!”

消息像是枯柴逢烈火,一時間風助火勢,火借風勢,在龍泉鄉燒了一把。

沉寂一時的各山山頭,多了上山尋寶之人。誰會想到這麼一座少有岩石、荊棘叢生的小土山包,竟會蘊藏着數量叢衆多寶物,躺在山中無人知呢?

文物販子如同潮水般,來了一撥又一撥。有的幹脆租住莊源村、硝泉村,幹起了販賣文物的勾當。村子裡多了南腔北調人。他們當中,不乏帶着翻譯、說着叽裡瓜哇日本話的日本人。很快,有人明白了,日本人的到來,是因為看到了流落海外的文物中,驚現跪地而坐的金屬俑。這些為數衆多的金屬俑中,男俑們頭蓄發髻、女俑們背後有着裙擺。如此裝束,與他們的先祖多了幾分相似。為此,西南之地成了他們尋根問祖的發源地。有人不惜遠渡重洋,前來尋根。

龍泉鄉熱鬧異常。

最為熱鬧的是李家山同頭。這個沉寂一時的山頭,變得人頭攢動。各路人馬紛至沓來。有倒賣文物的、有探險的,還有挖寶的、聞訊而來外地富商。嘩啦啦湧來的,還有轟鳴而至的工程隊、包工頭,各路人馬齊齊湧上李家山,将不大的山頭擠得人滿為患。

山間的田間地頭,越聚越多的村民一湧而上。人人四處揮鎬舞鋤,将四下裡刨得面目皆非。有人甚至瞄向了早先開采過的李家山墓葬群。他們四處邀約着有機械的建築老闆,引領挖掘機上山,伺機而動,準備再來一次翻盜!

消息引發了各方關注。就在一批人湧上山頭,準備大幹一場時,一隊武裝警察人迅速上山,控制了局勢。一支公安中隊應運而生。多名警察進駐山頭,封堵道路,叫停上山的重型機械,驅散上山村民,制止了一場準備盜采文物的破壞性挖掘。随後,中隊在李家山山頭築起圍牆,拉起警戒線,讓上山人群就此止步。

公安中隊的現身,阻斷了一波又一波人的發财美夢。

人人唉聲歎氣,無功而返。

前來的尋寶的老闆當中,有帶領挖掘機上山,準備大幹一場的建築隊老闆羅雲輝;有也懷揣發财夢的李富有,前來一探究竟。

兩人趕到山頭,已是滿目瘡痍。山頭遍地盜洞,翻出的五色夯土,橫七豎八,像是千年沉睡的山頭開膛破肚,其狀滿目瘡痍;原先完好的山地,高一堆土,西一深洞,成了秀發叢中的撮撮疤痢頭。傳得神乎其神的發财夢,就此收場。

如同江北建築隊一夜暴富的神話,終歸落幕。

失望之餘,羅雲輝思忖,侯二哥說的沒錯,他這輩子是“掘井無水之相”。他雖然不懂如此晦澀、深奧的卦象,對他而言意味着什麼?但眼下發财無望,他隻有讓工人們開着他的挖掘機,回去做他的建築老本行。

李富有此次上山,另有打算。他來龍泉,是沖着此地聯結上、下兩湖的獨特地理位置而來。一地聯兩湖,是收購銀魚的極佳地點。選址在龍泉安營紮寨,是他此番前來的首要任務。他要尋下一塊适宜建冷藏銀魚的冷庫用地。隻是驚聞龍泉山頭現身文物,他跑來看過熱鬧。

熱鬧過後,兩個曾經江海壩子的财團,剛一聚頭,再一次分道揚镳。

尋寶夢破。羅雲輝忿忿散去,李富有留了下來。

一連幾日,李富有繼續盤桓于龍泉鄉。在他看來,龍泉鄉物華天寶,坐擁上海湖一角,越東山,銜下海湖,附近漁民衆多,已是兩湖銀魚的聚散地。

最終,他好不容易瞄上了龍泉街頭的一地塊。為此,李富有走進了當地村公所。幾經洽談,雙方最終敲定了合作意向。村公所看中的是李富有的财大氣粗,有意招商;而李富有看中了當地的地理優勢,投石問路。一時間,雙方交談甚歡。

一番懇談之下,雙方挑了一個上好日子,準備來日立下合同,交錢拿地。

一看事情有了頭緒,李富有的老闆派頭上來了。他大大方方,提出來,今日之事,不枉連日來各位辛勞。我要請村公村幾人選定一個飯館,好好撮上一餐,再簽合同。

吃飯這天,李富有另有要事,由楊煥瓊特意趕來款待衆人。

吃飯時間将近。餐館忽拉拉來了一幫人。來人中,有拖兒帶女的,有牽着年邁老人的,不一而足,一個接着一個湧入飯店。

原先定下的三桌人很快暴滿。餐桌不夠,楊煥瓊趕緊請出餐館老闆,臨時加桌。餐桌加來加去,驟然間由原先的三桌,變成十幾桌,仍容納不下前來的人。後頭的人一望不到頭,像是螞蟻上樹。即便楊煥瓊再見過世面,仍慌了手腳。想到帶來的錢款恐怕不足,她急忙打李富有電話告急。

電話通了。李富有一聽說這頭的吓人場面,懵了。一陣沉吟之後,他當即告誡楊煥瓊,你隻管吃飯、結賬走人,至于簽合同的事情,你不要再辦。

楊煥瓊一驚。她不知丈夫為何突然之間變卦?為此,她不解地問李富有,我們都忙活了半天了,要中途歇菜,你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你看,你這麼多天來都來了,最後的飯錢也要我出,臨了,你卻說合同不要就不要了?

李富有一聲歎息,道:

“老婆,不是我舍不得這點飯錢,是這幫人不識好歹。你看,說好了的事情,說變就變,吃個飯從三桌人變成十幾桌人,那将來我們怎麼跟他們合作?他們象個什麼話?合同還沒有簽,就攤上這樣的事,連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叫來吃上了,要是以後我們真在那個地方做起生意,他們往後還不得來個獅子大開口?噢,他們以為你、我是唐僧,他們全成妖魔鬼怪了?一餐飯,人家把嘴臉都露出來了,這合作還怎麼搞?我看龍泉這個地方是走私文物太厲害了,個個成了張着嘴巴睡覺的貨。你還讓他們認為我們這塊唐僧肉這麼好吃?這點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個合同咱不能簽。趁着合同還沒有簽,你完了趕緊走人。小錢可花,大生意不能這麼做。俗話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在一個地方做生意,投資環境最重要。為防夜長夢多,我們另選别處。”

一席話,點醒了楊煥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