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兒姐姐,以前是我不懂事,您大人大量,莫跟我計較……”
鵲娘從未應對如此局面,心裡飄飄然,但是面對前來示好的宮女還是繃住了臉,“司繡署上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若好了,大家自然都好。都湊在這裡,莫不是要把娘娘殿下的好意糟蹋,辜負恩賜。都快去各自忙活吧。”
擱以前她說這話,别人還有拖拉,可今非昔比,衆人都乖乖應和,忙去了。
方才混亂局面,管事姑姑本想出面擺平,但是看到鵲娘鎮定自若,敲打住了下面的人,感到一陣欣慰。
鵲娘總歸是要獨當一面的,她不能一直陪着,不過鵲娘争氣,教給她的,倒是都沒有忘記。
對上笑面相迎,對下寬嚴并濟,這才是宮中掌事宮女的生存之道。
鵲娘将衆人處理完,方才不好意思地看向自己的姨母。
管事姑姑笑容和煦,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做的很不錯。”
*
慈甯宮中,太後特意點了幾道李意清素日喜歡的菜肴。
一道五味杏酪鵝,一碗羊蹄筍,配上李意清素日最愛的牛肉燴豆腐,一碗菜絲湯和應季的素炒苋菜,很是清爽可口。
三人正與開席,門口急急一陣通傳。
“禀太後、皇後,陛下正往這邊來。”
太後聽到順成帝要來,倒是顯得十分開懷,“快去,多添一副碗筷,咱們一家子可是很久沒有這麼坐下來吃一頓飯了。”
皇後也微笑應和。
得了太後意思的侍從不敢逗留,匆匆前往小廚房準備,剛退到門口,太後又道:“哀家午膳用的那道浮玉.乳鴿湯還剩些,你也一并熱了端來。皇帝這幾日為國事操勞,該好好補補。”
侍從應了一聲,麻溜地出門了。
添一副碗筷不費功夫,但是乳鴿湯要重新開竈,相對繁瑣些。
好在是一碗湯羹,可以最後上。
順成帝走進來時,問道一陣飯菜香味,也不拘禮,跟太後請安後,按着皇後的手免了她的起身。
侍候在側的宮人,默契十足的紛紛退出殿内。
“聽說母後這兒熱鬧,兒臣剛下議事堂,就趕來了,幸好不晚。”
順成帝坐下,看了眼桌上的菜色,笑道:“母後,先動筷吧,兒臣餓了。”
邊關事務接連不斷,加上江南一帶水患,他已經數日沒有好好用過一頓飯。
太後沒好氣地看他一眼,“你妻兒都在身邊,也不收斂些。”
順成帝毫不在意地笑,伸手拿公筷為太後搛一塊鵝肉,“又沒旁人,母後就不要訓了。”
太後觑他一眼,見他眼下烏青,到底不忍心再講究用餐規矩。
她動了筷子,細緻地夾下小塊鵝肉,慢慢品嘗。
這道五味杏酪鵝色澤金黃,表皮焦酥,肉質鮮嫩,十分鮮美。
見太後動筷,李意清和皇後也拿起筷子,紛紛開動。
順成帝一邊自己動筷,一邊忙着給李意清夾牛肉,又不忘給皇後夾一些苋菜。忙完一通,自己也不含糊,幾筷子夾了大半碟,狼吞虎咽,沒嚼幾下就吞下去。
“今日江南傳來了好消息,雨勢已經止住,被淹沒的農田還在統計中,不過聽傳回來的消息說,好在雨一聽下立刻開渠,所以不少田地收成還能保下五分,辭章這一趟差事辦的漂亮。”
順成帝自顧自地笑呵呵道,說到盡興處,還想小酌幾杯,但是看到桌上其他三人,又老老實實端盞喝了口湯。
李意清聽着,後知後覺反應過來。
“辭章?”
順成帝點頭,“辭章高中之後,朕封了一個戶部戶政司郎中,本來隻需要在京中辦事,多在翰林院聽錄。後來江南水患,元相主動指了他去,朕便讓他兼領倉部,去處理水患事宜。”
說到此處,順成帝頓了頓,有些小心翼翼地開口,“元相鍛煉孫子,給孫子苦活累活,倒是沒甚争議。就是……”
見順成帝吞吞吐吐,一旁的太後都忍不住蹙眉。
這樁婚事可是她親口所提,總不能出了差錯。
太後放下手中筷子,問道:“究竟如何了?”
順成帝看看皇後,見皇後也一瞬不瞬盯着他看,他無端有些心虛,醞釀片刻,小聲道:“就是辭章這一趟出去,整日埋頭田野,折子上說,足足黑了一圈。”
太後聞言,頗為無語。
李意清都被他這一停頓弄得心裡七上八下,聽到這句,腦海中空了片刻,随後有些忍俊不禁。
見她笑出聲,順成帝松了口氣。
畢竟是他給清兒挑選的夫婿,原先相貌堂堂溫潤如玉,前腳婚事定下,後腳就把人家夫婿弄得狼狽,實在說不過去。
不過元辭章的骨相好,眉眼也清俊精緻,即便黑了幾分,想來也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