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44章 第144章

第144章 第144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玄烨走進,見兩位妃子之間相處融洽,心情大好。

惠妃叫遠黛上了茶,道:“皇上朝中事務繁忙,得空雨露後宮,臣妾等不勝感激、不勝歡喜。”

玄烨淡酌一口清茶,“朕近來沒有少把心思放在家事上,秋冬過完便是年,宮裡要多些喜事才好,太皇太後也能笑口常開。”

“不知皇上所提,”榮妃詢問,“可是新宮殿的修築之事?”

“不錯。”玄烨點頭,“朕從小就在太皇太後的督促之下、勤學苦練成就一身本領,所以最能夠切身體會皇子們從小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朕已經早做規劃:阿哥們從五歲起進入學堂,非病不可缺課,非國難不可停課,非生辰不可休課,必須是:以勤為本、以師為導、以己為練,成長為棟梁之才。”

“皇上能夠為皇子們提前修築與安排住處,的确是有先見之明。”榮妃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皇太子的向心力所在,阿哥們定是不敢落後——人人争做學問、精進騎射,不負皇上期待。”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玄烨帶着遠見,“你倆不要看阿哥們年紀還小,甚至才牙牙學語,氛圍這種東西,就是要言傳身教才真。”

惠妃柔聲問:“不知皇上有何規劃?”

玄烨心裡有數地一笑,“朕跟太皇太後商議過了,正打算把這些規劃都說給你們二妃聽。”

惠妃和榮妃齊聲:“是。”

玄烨細道:

“首先為人,定要有家教。所以皇子們的心思朕或許看不清也猜不透,但在忠孝二字之上,他等必須人人克己守禮:不做僭越之事、不存謀逆之心、不言忤逆之話。”

“其次為學,定要有毅力。朕至今仍然日日向學、未中斷過汲取書中智慧與治國之道,阿哥們身為朕的兒子,心力和耐性怎能輸給朕?他等必須人人學業見長:能通滿蒙漢三語、能知書中常識、能記修身之言、能辨是非黑白。”

“三而為己,定要有風範。朕隻是皇子們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再如何窺視他們的人生,也終究無法讓他等活的明白。心胸和氣度與其說是生在皇家的人與生俱來,不如說是日見優劣、後天培養。因此,他等必須人人活出自己的獨特軌迹來:讓史冊載之有實、評之有據;讓後人論之有柄、談之有題。”

“皇上所言,句句都是掏心掏肺。”榮妃心有共感,“臣妾等謹記在心,必是以皇上的宗旨為宗旨,來盡母妃之責。”

“朕不怕一廂情願,隻怕心血錯付,事與願違,叫太皇太後傷心,叫列祖列宗歎息。”

惠妃道:“嚴師出高徒,嚴父出犬子,亘古以來道理如此,皇家亦然。皇上是經曆過的,更應看好皇子們才是。”

“朕對大阿哥的栽培,你有何想法?”玄烨問,“胤禔身為皇長子,背負的責任僅次于皇太子。”

“胤禔多向臣妾提起皇阿瑪的恩威并施,以皇阿瑪的心胸和氣魄為底氣,盡愛新覺羅子孫之任。”

“那他心中有何志向?”玄烨嚴肅而問,“可有向你這個母妃提及過?”

惠妃聽來,玄烨的意思就跟是胤禔的志向會被納蘭家所左右一樣,叫玄烨心中反複起猜疑,彈跳在信任與保守之間。

“回皇上,胤禔所學皆是您所教、所想皆是您所傳,父子一直都是同心的。”

“那就好。“玄烨的笑重新回到臉上,”朕仍舊會好好敦促他、鞭策他,讓他做所有皇子們的好哥哥。”

見有小太監來提醒返點,玄烨道:“朕今日在延禧宮用膳,榮妃你也一并留下。”

“是。”榮妃心中喜悅,“臣妾聽皇上的。”

玄烨對那小太監道:“去備了精緻的秋膳上來,惠妃喜歡吃的蟹肉蛋羹和秋栗餅,榮妃喜歡吃冬瓜貝柱湯和豌豆胡蘿蔔耳絲三色飯,朕都一一記得。且向小廚房交代下去吧!”

惠妃和榮妃彼此笑着對看了一眼,才齊聲道:“臣妾謝皇上記挂。”

午後。

玄烨并未回養心殿歇下,而是去往奉先殿。

梁九功緊随在後,實在是難料——

萬歲爺這是……要跟列祖列宗說自己為皇嗣們修築“宮殿群”的事兒,還是要對列祖列宗們相告:年後又要跟哪方于江山不利的稱霸勢力交戰了?

*

慈甯宮中。

孝莊坐在一盆開得正好的牡丹花側,一邊賞花一邊跟蘇麻喇姑說起了皇上和納蘭。

“雖說明珠家裡請的定是最好的接生嬷嬷,但是我也向納蘭家盡點心意,派宮裡的禦醫和嬷嬷過去一并照料着。”

“老祖宗對納蘭公子的第一子用心,奴才都是看在眼裡和知道在心裡的。”蘇麻喇姑輕輕給孝莊垂肩,“畢竟有過前皇後難産之事,誰不是盼求着不要再有悲劇發生呢?”

“我對納蘭的顔氏側夫人了解不多,但是她能懷上孩子,就足以見得她在納蘭家還是得寵的。”孝莊又一稍作推測,“照理說顔氏身子重期間,納蘭就該是跟盧氏正夫人一同行房事才對,盧氏也應當早日得子。”

“是呢。”蘇麻喇姑笑道,“有老祖宗吉言,納蘭公子的妻妾都能把家裡的香火旺盛起來。”

蘇麻喇姑問:“下午有人過來回話,說是皇上在奉先殿默默哀思前皇後,老祖宗您怎麼看?”

“咱們也瞧得出來,皇上格外重視胤礽,立他為皇太子,不全是因為赫舍裡皇後因生他難産而死,也有政治因素。”孝莊半垂眸感慨,“但是愛新覺羅家的皇帝,都繞不過‘深情’二字啊!之前皇上把赫舍裡皇上當作是索黨的籌碼,相處過程中得知赫舍裡是真正愛他以後,便是彼此鹣鲽情深,真成就了一段帝後佳話。不能怪皇上悄悄在奉先殿思念前皇後。”

“皇上的情感沒法在外人面前流露,隻能如此。”蘇麻喇姑又想到,“隻是老祖宗您就不覺得皇上近來到您跟前請安,提的都是跟二阿哥相關的事,有些過于固執和頻繁了嗎?”

“皇上沒有大規模辦赫舍裡皇後的喪儀,心中難免對她愧疚。”孝莊對玄烨了解的很,“皇上心中的情緒積壓的久了,總要給他一個發洩的機會吧?所以皇上要在家事和皇嗣身上下功夫,咱們不能攔着他。”

蘇麻喇姑給孝莊遞了茶,“原來老祖宗早就把皇上看透了,才不對皇上的一系列動作有所幹涉:大作規劃、大興土木、大言教習。”

“皇上肯把心血傾注在胤礽身上是好事,但願列祖列宗保佑,胤礽是個孝子和好儲君。”

說着,孝莊起身,走向裡屋的機關密室。

*

密室之中。

立着孝莊布木布泰所供奉的睿王爺多爾衮的牌位和大月戰刀。

這是她能為自己的心上人的“存世痕迹”做的唯一追思,和她的心上人能留給她的唯一紀念之物。

“多爾衮啊,原諒你的大玉兒現在才來告知你:康熙皇帝選定了将來大清江山的繼承人,是亡故嫡妻赫舍裡的嫡子胤礽;以前咱們一起走過的乾清宮旁邊的那塊空地的東邊,也就是齋宮和奉先殿之間,康熙皇帝也用作建設毓慶宮和數座毗鄰殿閣了。”

“往事一幕一幕,我隻要一想到你的背影,就對那塊空地存着别樣的感觸。所以我是希望康熙皇帝的決策是英明的,無關索黨的心機、也無關前程後路。”

“毓,養育之意;慶,慶禱之意,連起來就是:期盼皇子們健康成長、不負養育之恩。在胤礽出生之前,已經有六名皇子夭折,希望這個吉祥的宮殿名字能夠帶來父子、兄弟、帝妃之間的真正吉祥吧!”

“多爾衮,你可願意保佑皇上、保佑大清和保佑皇太子?看在毓慶宮跟咱們都有緣的份上,你一定會答應的吧?”

“還有啊多爾衮,你這個祖王父就要迎來納蘭容若的子嗣了。”

“納蘭這孩子心中一直尊敬着你,我大玉兒也隻能在納蘭一家子面前提起你,所幸啊,現在也能給你傳個喜訊了。日後若是有機會,我就把納蘭的孩子抱來這裡給你看看——”

孝莊的臉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也許是懷抱着對未來的憧憬,也許是重溫着跟多爾衮在一起時的舊夢。

——她說自己是大玉兒,多爾衮的大玉兒。

——她說毓慶宮是個吉祥地,說納蘭家喜氣盈門,就如同她的少年郎也在天有知一般,就這麼傾訴着、呢喃着,簇擁着自己與多爾衮的時光。

*

是夜。

孝莊久違地到禦花園之中去觀賞秋花和夜觀星空。

她走着走着,隐隐約約看見一男一女的身影,看地上倒影:男性腰間帶有佩刀,像是皇宮侍衛;女性戴着旗頭,絕非普通宮女。

“蘇嬷嬷,你過去看看那倆人是誰——”

“是,老祖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