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27章 第127章

第127章 第127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納蘭性德閉門“思過”了一段時日,終于把什麼都想明白了,重新擡起頭來做“天下人的納蘭公子”,繼續留在天子身側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時局。

史冊對此的記載,簡單到隻有一句話帶過:成德補殿試,得二甲第七,帝愛用之,深為之器【注1】。

*

納蘭第一眼看那幅畫,隻感覺是一派遼闊無垠的草原圖,風吹草低見牛羊;第二眼再看,他發現了草原的位置,那裡有着荒漠與石地,還真不是普普通通的大清國土,而是噶爾丹汗所統領的北蒙古!

再仔細看第三眼,可了不得,上面竟然有玄烨親自用朱筆勾畫的細微痕迹,就在北蒙古與大清的邊界線處。

“朕現在打不了南方的吳三桂,所以決定北上打噶爾丹!”

“皇上打噶爾丹的理由是什麼?”

“噶爾丹在為朝廷平息北蒙古各部族的戰亂的同時,日益強大,成為了威脅大清領土完整性的威脅!”

“皇上拿出這條理由出來,隻算作是預測,滿朝上下誰能夠認可?怕是有心之人隻會說:康熙皇帝未攻下三藩,一時沖動,就把矛頭指向了噶爾丹。到時候就不是皇上為捍衛疆土而戰,而是噶爾丹會以‘大清師出無名’為由,堂堂正正地向朝廷進攻。”

“噶爾丹狼子野心,遲早會反了朕!”

“皇上三思。”納蘭平靜地給玄烨做分析,“伐敵之師,需有三大動因:其一,敵者殘暴無道、魚肉百姓,天道當誅;第二,敵者背棄盟約、倒戈相向,不義當誅;其三,敵者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皇權不容。”

“敢問皇上,噶爾丹是觸犯了哪一條?使得皇上非出動武力不可?”

“噶爾丹要是處處讓朕看得出來他的不臣之心,朕還需要出其不意地進攻嗎?”玄烨皺眉盯着《草原圖》,“朕就是要對噶爾丹先下手為強。”

“起戰事,首先要得到百姓和朝臣們的支持,才能叫做‘義’。”納蘭勸谏道,“皇上決策雖是符合大局,但卻沒有順民心、穩朝綱,要如何激發将士的氣勢?更何況如今即将入夏,草原燥熱難挨,也不是作戰的好時機。”

“少在朕面前說孔孟之道!”玄烨倔氣,“軍隊是朕的,臣民是朕的,決策方略自然也應該都由朕說了算。”

“皇上你看這兒——”納蘭指向《草原圖》的一隅,“咱們大清隻能跟噶爾丹打陸戰,草原地形無疑是對方占優勢,咱們大清的鐵騎擅長的是箭術而不是草原兵力慣用的遊擊戰,還是需要演練和教習打法之後,再長驅北上不遲。”

“好!朕就給你一個機會。”

玄烨本想說出“叫你寫出一本《大清騎兵用法論》來,給我軍定個準則”,卻終究是做了罷,隻把心思用在後續的籌謀上。

納蘭識趣,未問玄烨的本意,道:

“臣聽說,噶爾丹汗手下的蒙古騎兵極其勇猛,被稱為:大汗的馬鞭。而且,那些蒙古騎兵能站立在馬背上拉弓和揮矛!所以皇上,臣有個建議——”

“朕想聽你說話,但是又不想聽你說某些話,你懂朕的意思嗎?”

“臣就是因為懂得,才直言不諱。”

“那朕就準了你說且恕你無罪。”

“皇上既然鐵了心要挑起噶爾丹的警覺,那就另辟蹊徑讓他——想反也不敢反。就跟皇上想打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去打一樣。”

玄烨被納蘭的全新思路一激,瞬間喜上眉梢。

納蘭在玄烨耳邊說了幾條對策,玄烨連連點頭,道:“你言之有理。”

“請皇上,步步為營。”

“朕,會仔細思慮着你的對策來行事。”

君臣之間默契一笑,仿佛往事已經恩仇盡泯。

納蘭告退後。

玄烨在書房内徘徊幾巡,然後停在《草原圖》面前,心中主意已定。

——這個噶爾丹,竟敢将自己與康熙皇帝、沙俄彼得大帝并稱為世界三強統治者,簡直是狂妄自大,不把朕視為大清的最高權威者。

——朕遲早有一天,會親自率領大清軍隊平了噶爾丹,叫天下叫世界都知道,康熙皇帝才是雄才偉略至上的千古一帝。

“來人。”玄烨朝外叫了一聲,“朕現在去上驷院視察!”

顧總管一聽,反應了過來,上驷院是皇宮裡養馬的地方,萬歲爺這是要親自檢閱馬匹的情況、讓那些駿馬在将來有發揮用處的機會啊。

*

徐乾學終究是在《通志堂經解》的署名事件上做了罷。

他坐在翰林院中,面無表情地看着各司其職的同僚和新人們,打着心底裡沒認為那些人能夠做出什麼輝煌成就來。

——頂多就是對經典修修補補、對史料重做考證、寫出偏偏盛世文章來罷了,那些人跟還在苦讀的文人們的區别,不過是“有無俸祿”和“是否為朝廷辦事”而已。

他發出幾聲冷笑,從盒子裡翻出了自己的印章。

輕撫印章的玉柄,清冷的不似初夏,唯獨是那在白紙之上按壓下去之後實感、和那朱紅色的印迹,雙雙展示着他那份虛榮心和自傲感。

有禮部官員前來,宣讀了康熙皇帝的旨意。

大意是:皇後娘娘即将生産,翰林院上下要做好:“拟寫皇嫡子聖誕的賀文”和“撰寫稱頌愛新覺羅皇室多子多福的篇章”的雙重準備。

徐乾學接旨,恭敬道:“臣等必定不辜負皇上所望!”

禮部官員道:“徐大人,你說自打三年前遺漏漢軍旗副榜的錄取名額至今,你是死皮賴臉留在京師不肯走,毀譽參半,沒有做成過一件好事。多虧了自請辭官的蔡啟僔蔡先生為人低調、在江南紮實辦學,興盛了江南一帶的學風,翰林院的大儒們的名聲才沒有跌落到谷底。皇上可是全部看在眼裡的。”

徐乾學指着桌面上的帶着印章的紙張道:“本官與愛徒容若志堅行苦,終成大作《通志堂經解》,這難道不是流芳百世的大舉?怎可說本官一事無成?”

禮部官員隻輕瞄了那張紙一眼,就當衆大聲道:

“徐大人,諸位大人和編修們,皇上已經下旨将蔡啟僔召回翰林院再用了,這個夏季,翰林院會是一番如何的新風貌,真叫人拭目以待啊!”

徐乾學的眉頭不自然地一動。

——蔡啟僔回來了?

——那,那個巴不得找人去救友吳兆骞的顧貞觀,是不是犯不着到本官府前或是明珠府邸去“鬧事求援”了呀?隻管去找蔡啟僔試試吧!

*

明府。

星夜靜好。

明珠進入容若的房間内,見容若在看桌面上的一本醫書、一本陳廷敬和張玉書主編的《康熙字典》樣稿、一幅康熙皇帝親手書寫的“福”的臨摹本,就問他:“兒啊,你怎麼忽然把這些東西拿了出來?”

“這些是兒為雲辭格格和禹畫師準備的。”容若笑道,“他倆到了西洋以後,需要有醫書來防寒保暖、除病息災;《康熙字典》則是可以向洋人們小小科普華夏漢字,是揚國威的可行舉措;這個‘福’字是皇上寫給我的,我臨摹了一幅一模一樣的,希望把平安和好運傳遞給他倆。”

“你倒是有心。”

“阿瑪來找我,什麼事?”

“宮内侍衛營的侍衛們對朝廷命官多有搜身和盤查,連本官都不例外,被搜了幾次身,這是為何?侍衛營直接對皇上負責,皇上這是何意?”

“阿瑪您等着瞧,後宮馬上就會發生大變故。蒙古妃子額哲氏怕是活不了多久了,她一死,皇上和噶爾丹之間必有交鋒。隻是皇上原本相對草原動武,被兒子勸後,改對噶爾丹降低朝廷撥給标準和駁回封‘大蒙古天汗’的請旨了。”

“這可是軍機大事啊!”

“不錯,所以侍衛營才要嚴守皇宮安危,以免噶爾丹被逼反,逼宮皇城。”

明珠大驚!

“兒啊,這噶爾丹萬一真的反了、且反到了皇宮裡,那就是皇後娘娘的生産難保、宮中珍寶難存、宮阙安泰難穩、皇上皇位難全啊……你一個不留神,仔細成了千古罪人。”

“噶爾丹敢怒不敢反。”容若沉着道,“這就跟皇上想打北蒙古而師出無名一樣。”

“哦?哦!”明珠一下子悟了,“這算是皇上和北蒙古勢力之間的博弈,容若你做的好,是該叫皇上先擺正朝廷的立場、讓噶爾丹在‘稱臣’和‘謀逆’之間再做選擇,才是上策。”

“兒的這番安邦之策,隻能安一兩年,過後皇上還是會打北蒙古。兒的意思是,皇上派兵去打北蒙古隻是對噶爾丹的武力行動,用作殲滅噶爾丹稱霸的野心;等到皇上禦駕親征,就是必平噶爾丹、捍衛大清國土完整性了!!”

“嗯。”明珠點頭,“到時候你跟着皇上去,阿瑪不會阻攔你。”

“如果——”

如果我納蘭容若能活到那一天的話,必定追随效忠皇上親征的禦駕。

明珠離開後。

側夫人袖雲進來,關切道:“明日公子要早起去送别雲禹二人和帝師南懷仁,今晚就早些歇下吧?”

“好。”容若應完,拉過側夫人的手,溫笑道,“今晚你陪着我同寝。”

“是。”袖雲喜悅。

【注1】

帝愛用之,深為之器:康熙皇帝喜愛和留用納蘭,有深意地用這種方式來“器重”他,以制衡明珠的權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