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81章 第81章

第81章 第81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時值中秋當日,皇家的家宴沒有大辦。

過後,玄烨為赫舍裡皇後的嫡長子承祜辦了一場小宴,消息傳到孝莊太皇太後耳中,孝莊立刻叫了玄烨去問話。

玄烨隻是拿“孫兒要多兼顧着些皇後母子的感受”來回應。

孝莊責備道:“皇祖母看皇後沒有那樣的自傲心,隻是皇上對她們母子恩寵過盛。等到除夕之時,皇上不可再這般鋪張。”

玄烨道:“孫兒隻是辦小宴,與後宮衆嫔妃一同進食事,沒有請戲班子來撐場面,也沒有叫歌姬舞姬來獻藝,怎就成了鋪張?況且承祜歲歲成長,理應有所賀,孫兒不覺得哪裡不妥。”

孝莊教導道:“皇子過生日,内務府、禮部、太常寺、戶部、工部自然會籌辦妥帖,用不着皇上親自施恩籌謀。皇上不要忘了,照着祖制:當朝天子的萬壽節生賀、太皇太後的聖壽、嫡長子或是皇太子的誕辰,每隔三載,都應當大赦天下。所以,不可随心慶賀,更不可未到先賀。“

“孫兒知錯了。“玄烨垂首,”以後不再犯就是。“

有侍衛來報:“啟禀皇上,太皇太後,翰林院的蔡大人和徐大人等,已經拟好會試試題,恭請皇上聖閱。”

玄烨立刻向孝莊跪安,回到養心殿審題。

*

玄烨端坐在主座上。

顧問行在玄烨的目光中向前,對那兩位翰林院的大儒道:“蔡大人,徐大人,你倆拟好的題目可以呈上來了。”

“且慢。”徐乾學正色道,“請皇上讓納蘭公子回避。”

納蘭在玄烨揮手的動作中,應了“臣告退”三個字,就離宮回家了。

徐乾學把自己“承明制、啟新制”弄出來的《四書五經》填空題樣題上交,然後道:“皇上,臣跟諸位大人慎重商讨之後,決定采用‘題長法’和‘截搭題’來設題。【注1】”

玄烨一看,感覺自己的腦子都差點沒有轉過來。

“徐大人,有些文句摘錄,在你們眼裡好似簡單,但是放到天下讀書人筆下,就是道道難關,如此你還覺得可行嗎?”

“回皇上,要是不将《四書五經》當中的文句錯序重排、錯章交接、亂移自點,恐怕難以考察讀書人們的思辨能力。難歸難,确實判斷讀書人們心理素質和應變本事的新招,還請皇上酌情谏納。”

玄烨沒好意思承認,自己要是喬裝打扮、跟納蘭一起去赴考,怕是要對徐乾學弄出來的“新式試題”交白卷。

“蔡大人,你的意思呢?”

“回皇上,科舉之變,不離其宗。隻要考生們的學問足夠紮實,定是能夠對難題迎刃而解。至于答不上來者,肯定不是個數,酌情結合其他科目的卷子再錄取就是。”

“好,朕準了!”玄烨一錘定音,“這個新題制,以後就這麼施行下去。科舉每三年一次,足夠天下的考生們準備。”

蔡啟僔和徐乾學齊聲道:“皇上英明。”

“翰林院準備的樣題,就先在朕這裡放着,等到朕批複以後,再最終定奪。你等不可做出洩題之事來。”

徐乾學嘴上應着“遵命”,心裡卻想:皇上您沒有把試題單獨拿出來跟納蘭容若一起讨論算好。

“你等回去翰林院以後,好好把前幾次科舉的卷題拿出來再審,寫一份領悟書到朕手裡來。”

“皇上。”徐乾學申訴道,“俗話說承前啟後,臣等要是向後去總結得失與經驗,怕是會陷入之前的命題套路和閱卷遐思之中,不利于推陳出新來籌備接下來的會試啊!”

“怎麼?”玄烨冷問,“徐大人你連前面的真題和判題标準都不敢面對了嗎?”

“臣不敢。”徐乾學不敢觸怒君顔,“臣隻是實話實說、就事論事罷了。”

“那就照着朕的旨意去做,你等退下吧!”

蔡徐二人對看了彼此一眼,才悻悻向康熙皇帝跪安。

玄烨叫了顧問行上前,道:“會試的試題有了眉目是好事,但最終的裁決者還是朕。”

顧問行奉茶道:“照奴才看,會試的題目再難,有納蘭公子這塊珠玉在,也能交出一份滿分的答卷來,不會叫會試落得一個:同期的舉人們‘無可作答’者的尴尬局面。”

“顧總管。”玄烨一磕茶杯蓋子,“你是變着法兒來向朕說:納蘭容若才學天下第一嗎?”

顧問行慌給自己圓場道:“奴才不敢,位高莫過是天子,才高也當屬是天子。”

“你退下吧,朕想一個人靜一靜。”

“萬歲爺,依奴才所見,您是被蔡大人和徐大人送來的樣題傷了自尊,莫不如是您自己來出題可以挽解這心中的忿懑情緒。”

“有道理。”玄烨點頭,“朕指望那些大儒們賣弄學問來刁難會試考生們做什麼?朕親自出題來選拔人才最為上策。”

沒一會兒,玄烨拿起樣題的紙張,交給顧問行,嘴角勾起一絲令人意味難懂的笑。

“顧總管,你安排人把這些送到納蘭手裡去,就說是朕的意思,叫他自己開悟。”

“萬歲爺,您把已經用不上了的樣題拿去挑釁納蘭公子,奴才就怕納蘭公子太聰慧,一下子把聖意了然于胸。”

“挑釁?朕有嗎?”

*

納蘭才走出皇宮城門外,就看見一統衛策馬急速而來。

他朝那馬上之人喊問:“出什麼事了?”

統衛頭也不回,應道:“吳三桂剪辮複冠,聚集人馬造反了!”

往前,回明府可以暫得安甯。

往後,返君側必将波濤洶湧。

納蘭一斟酌,毅然決然去往康熙皇帝身邊。

養心殿内,玄烨驚座而起。

“你說什麼?吳三桂這個奸雄,竟然堂堂易了我大清的發辮和衣裝,高舉反旗?而且吳三桂還拿下了朱三太子,結果又叫那朱三太子逃了?”

統衛單膝跪地,“回皇上,如今我朝兵力還未有所動作,隻是有幾員勇将在追查朱三太子的行蹤。一經捉拿,即刻帶回刑部審問。”

“糊塗!”玄烨一拍桌子,“吳三桂是故意将那不知真假的‘朱三太子’先捉後放,為了引我清軍出動,好順勢反攻,那些大将怎麼能中了吳三桂的奸計——真的去追他放出來的誘餌?”

“身在戰場中,那些勇将自然是沒有皇上您看的透徹啊!”統衛抱拳詢問,“還請皇上示下,我軍該如何行動?”

“穩住陣腳,觀察吳三桂的兵馬北上的路線之後,再伺機而動,所有擊破。另外,八百裡加急傳朕口谕:朱三太子之事,暫且不必理會,除非是有人自稱真命天子要與大清背道而馳,則殺無赦!”

“奴才明白,這就去辦。”

玄烨才匆匆向外走去,就跟一樣匆匆而入的納蘭撞了個滿懷。

納蘭正要叫皇上恕罪,就被玄烨拉了起身。

“吳三桂反了!”玄烨咬牙切齒,“你跟朕一起,到慈甯宮去!”

“是!”納蘭應道,“皇上,吳三桂先反,我清軍平藩師出有名,天道必将站在您和大清這一邊。故而您分寸不要亂,照着臣之前在地圖上所畫的線路,結合實情來下判斷,定能做出正确決策。”

“納蘭,那幅地圖你帶在身上沒有?”

“沒有。但是臣可以當着皇上您和老祖宗的面,邊畫邊講……”

“好,先這麼着吧!地圖是樣好東西,繪制者存謀略和器量于心,觀圖者解戰術和實況于眼,心到眼到,必将出上上策!”

*

慈甯宮。

孝莊太皇太後處變不驚地穩坐在正殿中央,威嚴地看着玄烨和納蘭。

納蘭在一邊畫地圖,祖孫倆則面對面地在對話。

孝莊問:“吳三桂叛逆大明,被漢人罵為第一國賊!如今他竟然能夠集結漢人造反于我大清,皇上認為是何故?”

“這吳三桂快六十歲了,孫兒才二十出頭,那些漢人們估計是覺得:指望經曆過更多世故的人更指望的上吧!孫兒心裡頭自然是不爽快:分明是我大清入主中原、倡導滿漢一家而治,那些漢人卻甯願為吳三桂所煽動,認為我大清是侵占和亵渎他們的正統文化,才倒向了反複無常的惡賊吳三桂!”

“皇上要是起步就沒有拿出對的主意來,以後必将使得吳三桂禍滿天下。”

“幸虧是朕有先見之明,河運漕運早已派人疏通、改造、治理、設防、步兵,吳三桂即便是走水路,我大清也能強力禦敵。”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