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62章 第62章

第62章 第62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廷敬,你說索額圖該當何罪?”康熙問向自己的老師,“給朕說!”

“這個……”陳廷敬一咬牙,大聲道,“索大人該當‘黨同伐異‘和’欺君誤國‘這兩大罪。”

康熙再問:“按律該如何罰?”

陳廷敬應道:“黨争之罪,一旦禍國,就該押入天牢囚禁至死,不得翻身;錯策錯行之罪,上升到國家大事層面,應該杖責二十。”

“好。”康熙看向明珠,“明珠你說,索額圖是現在就按律處置,還是饒恕他?”

“皇上,索額圖還不能倒啊!”明珠清醒道,“他要是倒了,朝中沒有可以替代他的存在感之人。”

“那朕就先饒索額圖一次。”

康熙說罷,回到了寶座上。

康熙道:“回歸正題,禁書之事,接着再議——”

漢臣張英【注1】站出來道:

“臣以為,皇上的禁書之舉,雖有得罪前明士人之嫌,但無可厚非。臣鬥膽說一句,《夜航船》雖為談資之書,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看懂。包括皇上您在内,也是經由納蘭公子的講述,才所得一二。因此此書禁之也罷,在民間并無多大影響,隻是會在前明士人的圈子裡一石激起千層浪罷了。面對如此局面,當剿則剿、當撫則撫,如此二選,處理起來也不困難。”

漢臣施琅道:

“臣雖然隻是一介武将,隻懂得水上作戰的功夫,但是也為納蘭公子的人品所深深折服——所謂‘納蘭公子一套私服消耗五萬金’之說,完全是臣酒後的玩笑之言,隻想着拿來與需開銷十五萬金的福建水師戰艦做比較,卻不想這無心之說越傳越廣,的确是臣之過。”

“所幸是納蘭公子不怪,反倒是時常與我有書信來往,勸我利用天氣、潮汐、航局來反思統馭水軍之策,好在将來派上大用。”

“所以臣以為,納蘭公子牽涉入皇上的禁書之事,實在是‘好心’換來了‘橫禍’,應當受到保護才是。不知皇上以為如何?”

康熙道:“明珠府邸戒備森嚴,要是連納蘭性德的周全都保護不了,那就是天意。朕自知禁書之事,因果皆是在己,之所以把‘禁’的理由栽在了納蘭性德頭上,隻是因為自己信任側臣、想要磨砺側臣。衆臣工不必妄加揣測。”

滿朝文武齊聲道:“臣等遵命。”

退朝之前,康熙說了這麼一番話:

“先帝為求滿漢一統,有許多操之過急之策。如今朕君臨天下,将用自己的方式解決這一難局。禁書,隻是一個開端……”

“日後朕要是再聽見如下言論:滿人骁勇無學不懂孔孟之道;黑山白水比不上泰山黃河;弩刀弓箭有恥于尖槍利炮;女真問鼎中原格格不入于漢人的五千年文明……無論發聲者是誰,絕不輕饒!”

少年天子的氣宇軒昂,他要打開的不是一扇窗,而是一道通往不盡景緻的大門。

凡是都需要一個切入點,哪怕是以“引爆點”的方式出現的“切入點”,隻要玄烨和納蘭之間君臣心有靈犀,必将可懂“凡帝王者,文治武功,以謀江山”之意:

——文,以漢人治漢人,相殺或相投,黑黑白白,擠兌人性。

——武,以前明士人的“熱血傲骨”去碰“冰冷冰清”的珠玉公子,烈日秋霜,以衆敵少。

玄烨背着手離開皇帝寶座,心中語:

“納蘭,為何那道天文算術題偏偏是對朕無解?朕應當信明珠的話,還是應當揣摩你的心事?”

*

明府。

容若站在書桌前畫畫,忽然,一個疑似飛镖的暗器穿窗而入,“嗖——”地一聲從他的脖子邊飛過,“砰——”地一下擊倒了對面的花瓶。

“袖雲。”容若下意識地叫了一聲。

“是,公子。”袖雲處事,向來不會驚慌。

袖雲用絲帕包住那個暗器,放在了容若的畫桌上。

容若的心态倒是好。

“所以我才跟額娘說,一切防不勝防,要為張岱鳴不平的人想要暗害了我,哪是明府四周多設幾個守衛能解決的?即便是把我的房間包圍起來,有心人一樣有機可乘。”

“公子仔細着些總是好的。”袖雲看了眼跟平日裡無别的窗外景,“最起碼要把剛剛這事去跟夫人說了。”

“知道了,我會去告知額娘。”

容若隔着絲帕,拿起了暗器來看:

這是個帶着四個刀葉的、殺傷力極大的旋轉式飛镖。所走的軌迹多為弧軌而非直軌,看來犯人是在房間外面的斜側來下的手。拿銀針辨别,此物推斷為無毒。

“公子事後再想,那暗器就跟脖頸挨擦而過,可是後怕?”

“嗯,怕自己運氣太差中招,也怕袖雲你被誤傷。”

“多謝公子關心,隻要是為公子好,袖雲甯願傷的是自己。”

“袖雲,多顧着自己。”

“是。袖雲與公子一共,留心各處、斥災厄。”

“許久沒有舞劍,不如到房間外頭去盡盡興。”

容若忽然來了興緻。

窗外玉蘭花落了一瓣,是少了誰寒暄嗎?

花園裡的草木少了人,也是寂寞嗎?

那我就去……

*

花園中。

容若對劍術未曾生疏,一招一式,盡展“能武”的公子風範。

俗話說,短刀長劍。

若是玄烨“亮刀”以氣場和眼神取勝,那麼容若“試劍”則是以招數和氣度稱赢。玄烨不知此場景,否則應有話說;玄烨未見此場景,否則應想較高低。

士人多擅劍,滿人多擅弓。

這麼想來,有劍哪裡少得了酒?像是阿瑪和額娘不讓提不讓看的“李白”,不就是個潇灑豁達、能劍又能酒的英才嗎?彎弓應向悲笳處,不負此生矯健驅。

滿人從馬背上而來的江山,如今到了康熙皇帝手中,自己竟然徒然生出“春櫻之悲”來,絢爛為一瞬,零落亦是一瞬,不知康熙皇帝能否體會?

一陣舞劍下來,身體不汗,容若坐在石桌旁小訝。

袖雲亦是擔心,詢問公子,是否有所不适或欠恙?

容若搖頭,心中莫名咯噔一下。

覺羅氏帶着揆叙和揆方過來,一并圍桌坐下。

“額娘見你舞劍,就叫了你的兩個弟弟來看,你專注于此,并未留意到我們、也未聽見兩個弟弟的掌聲和叫好聲。這就極好,一心一意。”

容若道:“額娘了解兒子。”

揆叙道:“容若哥哥要為今日舞劍之感寫一首詞嗎?”

“完整詞歌待成。”容若思忖,“其中一句卻是上了心頭:書劍志、莫負鴻鹄,長驅的盧。”

揆方問:“長兄覺得古往今來,那首寫劍的詩最好?”

“我一向不愛讀杜甫的詩,因為他那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天宮有十二神君,各司其職,其中掌管三千世界工事的‘居樂神君’名喚:廣廈。我認為杜甫的詩句是對廣廈神君的極大不敬,才會最終落得一個被掌管衆生宿命的‘司宿神君’安排的‘撐食酒肉而死’的下場。”

“長兄信‘十二神君’之說嗎?”

“信。我與額娘一同去濟國寺祈福,禮‘居樂神君’位,祈求:天下蒼生安居樂業、阿瑪明珠舉薦的治水人才靳輔所承之工事順順利利;禮‘司宿神君’位,祈求:宿命因果,來去自如,納蘭家長歲安甯。”

“長兄所指的、杜甫的‘寫劍’寫的最好的詩句,是哪一句?”

“這句——”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注2】

就在此時,

明珠從朝堂回到家裡。

明珠走向家人們,相互之間問候了一番之後,道:

“容若,到阿瑪房間來,阿瑪有事跟你商議。”

【注1】張英:1、張廷玉之父。2、“三尺巷”故事的主角,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3、大清“三強父子”亞軍:另外兩對父子是明珠容若、和珅豐紳殷德。

【注2】出自杜甫詩作《後出塞五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