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圖南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主薄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主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官署裡供官吏工作時留宿起居的後宅。

米獻一邊批改着政務一邊擔心的問正在白紙上畫着什麼的圖南:“明府,若她們無法做出選擇....”

“那就去死吧。”圖南淡定道。“她們與男吏是一家人,人血餅子無外乎吃得多吃得少,誰死都可以,我不挑。”

米獻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比起男吏,女吏根基更薄弱,更有利于做為外來者的我們。”

圖南擡頭看向米獻。“你對她們似乎有額外的同情?”

米獻點頭。“明府是鲛人,來自大海,可能不太了解瀛洲....”

“我了解,我曾在瀛洲遊曆數載,不論是東部的燹還是南部的冰島、西部的拂林、北部的夏拉我都去過,甚至我還曾因為好奇瀛洲古老神話裡囚神的高塔而去過沙漠,在沙漠中見到了神話源頭的那座高塔。”圖南道。“走過那麼多地方,我很清楚瀛洲這片土著物種隻有短生種的陸地有着怎樣的社會結構,以及曆史演變。囚禁神靈的神話中,囚禁神靈的凡人是一名女王,彼時她所在區域是瀛洲數一數二的繁華富庶之地。但瀛洲如今最繁華富庶的地區,無女王,哦,拂林例外,它是海國分裂而來,别管下層如何,上層政治結構與海國一般。”

說到拂林時圖南略微歎息。

禺京之亂固然讓海國衰落到谷底,但海國的衰弱并非始于禺京之亂,玄冥王後期海國便開始逐步失去對陸地的控制。

曾經為了方便控制陸地而分封的封國逐步自立,拂林便是其中之一。

更頭疼的是,雖然分封制後遺症大,海國也因為自身的特殊不得不為了控制陸地而繼續分封。

“這種變化不是一日之功,而在這種社會裡浸泡千載的女子,精神狀态與你我又是否相似?若她們仍如失權時般被父兄随意擺弄,那我用她們圖什麼?還不如用她們的父兄,雖然胃口比女吏大,不容易填飽,但也能省一筆喂中間商的差價。”圖南補充道。“當然,我相信能延續到如今的生命信息都不是吃素的,不求與千載前囚神的女王相比,三分風采還是要有的,若實在沒有,那我也不強求,畢竟不論本地男吏還是本地女吏上位,我都是賺的。”

至于本地女吏争權失敗後會有什麼下場,她是凡人,不是神,隻能表示默哀同情。

米獻理解,但還是擔心:“但逼女弑父,實乃人倫慘劇,明府會不會被彈劾?”

“什麼人倫慘劇?為何要彈劾我?”圖南想了須臾才恍然。“哦,你是說孝道?這要在旁的國家,那确實很嚴重,世襲制君王是最大的父,父權是世襲君王的統治基石,但在海國,我們的權力并非血緣繼承,不講究這個。”

米獻疑惑:“難道海國不是父死子繼?”

“是也不是。”圖南思索道。“你是短生種,太年輕了,皇在位數百載,你與你的十八代祖先都在她治下,可能不太清楚海國皇位的特殊。海國的皇位,嗯,怎麼說呢,它不是那種傳統君主制。我将國家的權力組織分為三種,一種是傳統的,父死子繼;一種是強人型,人們因為某個人出色的人格魅力、超出尋常人的能力這些特質而尊其為君;一種是法制,人們按照法律運行。短生種大多以第一種為主,第二種為輔,而長生種,因為壽命以及子孫數量的關系,大多是第二種為主,第三種為輔,至少海國是如此。”

“這麼說好像有點形而上,我還是給你舉幾個例子吧,初代海皇海若與海後棠雖然感情不錯,但他倆嚴格來說是政治聯姻,海若王想利用陸地的資源填補海洋的短闆,而棠後,她想救其母太昊琰,而這需要向海國借兵。你的表情沒猜錯,這倆的婚姻就是一場趁火打劫,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當海若王選擇棠後成為自己建立國家的搭檔時,便造就了海國皇與後共治的體制。不給後權力,便沒法得到陸地的資源,而這種制度又正好趕上彼時海國草創,無論什麼東西都沒有規章,包括皇位繼承。”

“海若王最終傳位給長子不廷胡餘,但後位沒法傳給子女,畢竟他不可能在明知近親通婚生畸形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子女結婚。”

米獻:“多妻妾制?”

“海後有實權,皇位若不能傳給她的子嗣,那不就成禺虢王與弇茲後了?前者不想讓後者的子嗣繼位,然後被宰了,禺京王也算半個,雖然他搞事時弇茲後已經死了,但弇茲後的政治遺産被乎民王繼承,這些人無法接受未來的海皇不是乎民王,于是禺京王也死了。”

米獻隐隐有種怪異的感覺,鲛人的民風似乎格外彪悍?

“言歸正傳,說回海若王,皇位給了長子,後位沒法給自己的後代,但也沒法選個廢物,不然鎮不住滿是異族的陸地疆域,最終,他們給不廷胡餘選擇的後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權臣,既能鎮住陸地上的異族,又消弭了權臣對海皇的威脅,一箭雙雕。”

米獻:“....”

“而到胡餘王晚年時,他也遇到了麻煩,他與夷則後感情很好,生育十三名子女,該讓誰繼位?”

“海國不是長嗣繼位?”

圖南搖頭。“會優先考慮年長的王嗣,但法律上,成年的王嗣擁有平等的繼承權。”

米獻瞪圓了眼睛。“這不會打出狗腦子嗎?”

“不會,胡餘王最開始立的嗣君是三子,而立三子的原因并非三子多優秀,而是當時有個很有能力的臣子,她要當陸君,胡餘王頭兩個子嗣皆王女,沒法與她結婚,因此三子憑性别優勢成為嗣君,大臣則冊封為陸君。但百歲後,陸君病逝,嗣君雖然活蹦亂跳的,但胡餘王以廢物為由廢了他,改立長女因乎為嗣君。”

米獻:“....”

“而到因乎王這裡時,她有十一名子女,先立的嗣君是優秀的長女,但後來出現一名比長王女更優秀的大臣,因乎權衡利弊後廢了長女,讓四女與大臣結婚,再立四女為嗣君,立大臣為陸君。”

“四女?那為何不讓長女與大臣聯姻?”

“年歲差太大,不合适。”

米獻側目。“大王女會答應?”

“不答應還能怎麼着?老老實實配合被廢,還能做個諸侯王,衣食無憂,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不配合,是要造反嗎?”

米獻噎住。“那後來繼位的是四王女?”

“不,繼位的是六王女。”

米獻下意識問。“又出現更優秀的大臣了?”

圖南搖頭。“因乎王發現自己的六女非常優秀,比陸君更優秀,遂廢嗣君與陸君。”

米獻麻了。“我明白為何成年王嗣擁有平等的繼承權卻不會打出狗腦子了,海國的嗣君廢立無關血緣與長幼,哪怕赢了所有兄弟姐妹也可能因為臣子的優秀而被廢,在性别不合适會被廢,年歲不合适會被廢等條件下,除非王嗣優秀到能憑自身才華魅力征服所有臣子,否則怎麼争都沒意義。難怪你們無所謂孝了,你們的權力根本不是血緣繼承,但都這樣了,為何還要海皇之位血緣世襲?”

圖南莞爾。“多方因素吧,一是防止海皇的後代在海皇死後被清算,通過聯姻上位的新掌權者再怎樣也不能對前任的後代舉起屠刀;二是人皆有死心,希望将權力傳給自己的後代,為了防止這類人胡搞,給予海皇之位也無妨,反正海皇是個廢物也不會對海國造成太大影響;三來,我們長壽,卻不夠長壽,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于市,過而不顧。與其群星璀璨打出狗腦子,倒不如一開始就定個規矩,将争鬥控制在一定範圍,海皇的血脈很适合做這個媒介。雖然養皇族費錢,但沒有這個媒介,群星璀璨打出狗腦子損失更大,上古人族第一王朝就是個活例子,群星璀璨,生生将人族底子打空。權衡利弊,還是将皇族做為媒介養起來更有性價比。”

米獻明白了。“明府不會被彈劾就好。”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主薄是唯一由縣長自由任免的職位,也是縣長的心腹,她固然同情那些女子,但更關心的還是圖南逼人大義滅親會有什麼後果。

既然沒有惡劣後果,那就沒事了。

放下了心,米獻便換了個話題:“明府說自己去過沙漠,見到了高塔囚神神話的源頭,這神話竟非空穴來風?”

“神話源于傳說,傳說源于曆史,當然有原型。”

“那高塔中有神嗎?”

“有兩具棺椁,我猜是女王與那個不知道算不算是神的生物的。”

“不知道算不算是神?”這什麼描述?

“獻,我的一個朋友,與你同名,話說你們這裡的女子怎麼都這麼喜歡用獻字做名字?”

“風神名獻,對女兒給予厚望的父母多喜歡在女兒的名字中用獻,重名是有點多。”

“我們重名也多,但我們是全名,不容易混,你們隻有一個姓一個名,太容易混了。”圖南說完将話題拉回來。“獻她是長生種,她說自己見過彼時還綠草如茵的古國,也見過那位女王,據那位女王說,她曾見一少年死于非命,少年卻在不久後起死回生。”

米獻立刻想起瀛洲的神話。“冥府之神?”

“不知道,但獻要是沒騙我,那少年就算不是神也差不遠。不過這要是神,未免慘了點,被凡人給囚禁了。”說到最後,圖南莞爾。

“那女王為何囚他?難道他真的如神話說的那般光豔動四方,令女王忍不住強取豪奪?”

圖南搖頭。“女王是先王之女,先王的弟弟宰了先王,娶了嫂子,做為先王的女兒,女王處境很尴尬,而這份尴尬随着她不斷長大變得危險,女王生得,光豔動四方。我是複述獻的原話,她就是這麼說的,女王光豔動四方,不論是叔父還是其他男人皆為之着迷。唯有起死回生的少年看到女王的危險處境,教女王習武。”

“聽起來是個很好的人,難怪會被傳為神,但後來為何會演化為女王囚神的神話?”

“大概是因為女王登上王位後想讓少年成為自己的王夫,而王夫以我對你無男女之情拒絕了,女王不幹,将他囚禁在了高塔上。”

米獻:“....”

圖南感慨道:“且不說這麼做是否恩将仇報,隻從女王的立場來看,女王也實在想不開,天下美男那麼多,為一人錯過天底下那麼多美男,太可惜了。”

米獻:“....”有沒有一種可能,光豔動四方的女王愛的不是少年的美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