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想到昨夜的打坐成果,增了些信心,随着兩個丫頭慢慢向爛桃山而去。
此時已是五月天氣,行不得兩裡地,黛玉已是香汗淋漓,白蘭随手扯些柳枝軟藤,為她編了一頂帽子,戴在頭上遮陰。
花冠編得闊大,肩膀手臂一起遮住了。
杜鵑拿出水來,讓黛玉喝了幾口。
走至一株榕樹下,綠蔭如蓋,三人便坐下乘涼。
不遠處有道溪水流過,清涼透澈,杜鵑跑過去,浸濕了帕子,給黛玉擦臉。
黛玉擦了臉,坐在樹下,調息了一陣,酸軟的手腳立時恢複了力氣,便站上一處青石,遙望山間風景。
前世,做閨閣弱女時,隻聽寶玉說過出城踏青爬山的轶事,黛玉卻很少有機會出門郊遊。
沒想到,這一世,女子也可以修仙學道,遊山玩水。
黛玉看了會兒風景,又想起大觀園裡的姐妹們。
覆巢之下無完卵,賈府抄家的命運是避免不了了,隻是不知那些剩餘的姐妹們會怎麼樣?寶玉究竟在何方?
她歎息一回,起身繼續上山。
走至山腰處,遠遠便聽見悟空的叫聲:“師妹,這邊來!”
黛玉走過去,隻見悟空倒挂在一株桃樹上,抱着隻桃子啃得正歡。
待黛玉走近,悟空丢掉桃核,手腳利索地爬至樹頂,揀最紅最大的摘了三個,一溜煙兒滑下樹來。
他先把兩個小些的給了杜鵑、白蘭,将最大那個在衣襟上擦了擦,才遞給黛玉:“吃吧,甜着呢!”
黛玉素來愛潔,此時卻不甚在意,拿過來,雙手捧着,秀氣地啃了一口,果然甜脆多汁。
四人吃了頓桃子加餐,悟空又提議爬山頂上去玩,并道:“我觀妹妹眉宇之間,總有三分愁緒,多看看山川大海,總會好些!”
這聲“妹妹”,霎時讓人夢回大觀園。
黛玉眼圈兒一紅,垂下眼睫,低聲道:“師兄說的,妹子會謹記在心。”
四人收拾東西,一步步上山。
悟空不耐煩女孩子的蓮步輕移,上蹿下跳地到處探索,一會兒抓來隻毛蟲,一會兒采朵鮮花,讓女孩子們驚吓一陣,驚喜一陣,笑聲不斷。
不一會兒到了山頂,四人并肩而立,靈台方寸山的全景盡收眼底。
黛玉低聲吟道:“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妙極,妙極!”悟空拍手大笑,“師妹短短十個字,就說出了老孫此時所見所感,兼又氣勢萬千,讀來讓人精神一震。”
黛玉又道:“頂峭松多瘦,懸崖石盡牢!”
悟空看了眼四周景色,摸着毛茸茸的下巴,點頭:“也甚貼切!”
一陣風吹過,峰間樹木葉面翻滾,此起彼伏。
黛玉再笑道:“一葉乘風破浪開,疑有蒼龍聽法來!”
“大妙!”悟空撿起一塊石頭,一個打滾丢了出去,砸在風口正盛處,高聲叫道,“瞧我老孫降龍伏虎!”
衆女子一起大笑。
悟空攤開手腳,躺在草地上,眯眼道:“師妹,你從哪裡學得說這些話?既簡潔又貼切!”
黛玉笑道:“這就是詩詞的魅力,師兄可要學?”
不待悟空答言,兩個丫頭已拉着黛玉原地坐下,央告道:“我們都願學,姑娘教教我們!”
悟空翻身而起,坐在她們身前,雙腳懸在崖邊,一蕩一蕩地晃着,回身笑道:“妹子講吧,老孫也聽着呢!”
清風徐徐,萬籁俱寂,時有鳳鸾在山林間鳴叫。
黛玉嗓音清脆,一點點叙說着詩詞的妙處,時而激情澎湃,時而纏綿哀婉。
因如今還是秦末,黛玉隻講了詩經、楚辭,又順帶着講了些春秋戰國的英雄故事。
杜鵑、白蘭托着下巴,聽得如癡如醉。悟空的雙腳也漸漸停止了晃動。
悟空忽道:“師妹,我還是最喜那句‘一覽衆山小’,你何不講來聽聽呢!”
黛玉輕聲吟了遍杜甫的《望嶽》,又低聲道:“寫這首詩的人,如今還未出現,你們切莫對他人吟誦此詩。”
杜鵑、白蘭似懂非懂地點頭,悟空隻是看着遠方出神。
講了詩,兩個丫頭跑到一邊去挖藥草。
悟空跳回黛玉身邊,坐下道:“妹子,你為何會知道未來之人寫的詩?”
黛玉歎道:“也許,隻因我是來自更遠未來的人罷!”
她回首看了眼杜鵑、白蘭,見她們越走越遠,銀牙輕咬,低聲道:“師兄,我想給你講個故事,你定要記在心上。”
借着風聲遮掩,她輕聲講了個桀骜不馴的神猴,對抗天庭,卻被壓在山下的故事。
故事中的細節與名姓盡皆隐了去,隻細細描述了後果。
最後,她輕歎一聲,看着悟空的雙眼道:“師兄,若你是這隻猴子,明知将有五百年的壓山之苦,還會選擇大鬧天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