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高松然接任10班的英語老師,躺在醫院裡的黃巍老師還打過來一個電話。
内容嘛,無非就是說,10班學生的學習能力本來就差;而作為班主任的黃老師,還額外花了幾堂英語課的課時整頓紀律,導緻10班的英語課進展太慢——别的班第二單元都快講完了,10班才剛講完第一單元。
“小高老師,盡量加快教學進度!”
黃老師的叮囑言猶在耳,高松然第一次以任課教師身份踏入了10班。
“啪嗒!”剛進入教室,一團黏膩的東西就砸在了胳膊上。
一塊抹布。
“哎呀卧槽!”教室中部傳來一個男生一聲嚎。離他不遠處一個女生,原本好像打算把手上拿的東西朝男生砸去,看到高松然進教室,迅速坐下了。
看起來,這兩個學生在打鬧,抹布隻是高松然不幸遭到的附帶傷害。
高松然心裡暗道:可以,至少沒有故意整老師,比如,在半開的門上放個黑闆擦,或者半桶水什麼的。
前排有個女生望着這個不認識的老師,大喇喇地:“老師,走錯教室了吧,我們這裡是10班!”
高松然點頭,清清嗓子,嚴肅道:“或許你們還沒聽說,昨晚,你們黃老師……”
随着他娓娓道來,學生們的臉上寫滿了驚愕與惋惜。
一邊說事,高松然一邊也在觀察學生們的表情。
黃老師帶班嚴格,這點廣為人知。
看到被黃老師稱為“魔頭”的10班學生,顯露出對黃老師的關心;後排有兩個低着頭看手機的男生,也在他說起黃老師的車禍時擡起頭來,皺了皺眉頭。
高松然心裡多了一分底氣:這些學生雖然缺乏管教,但心不壞。
“……事情就是這樣。從今天開始,我将會成為你們的英語老師。這是我第一次當老師,不足之處,還希望同學們多多包涵,也歡迎同學們給我提出意見。”
10班的情況,教務處清楚,給安排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老教師在面對一群不聽話的學生時,難免擺出一副長輩對晚輩的頤指氣使的架勢。而高松然這麼平易近人,甚至有些謙卑的态度,反倒讓學生們感到新鮮。
不過,當他打開投影屏幕時,後排那些睡覺的、玩手機的學生知道要上課了,頭又低了下去。
“黃老師是被一輛逆行的摩托車撞傷的。”高松然說着,在黑闆上寫下“motorcycle”(摩托車)這個詞,“這件事給了我們什麼教訓?騎自行車、電動車時,即使法律沒有規定,也最好戴上頭盔。好在你們黃老師買了保險,在醫院裡不用自己掏多少錢……”
又寫了“helmet”(頭盔)和“insurance”(保險)兩個詞。
以為要上課,結果又說起黃老師,把後排不聽課的學生注意力再拽回幾秒。
這年輕老師,不按常理出牌啊,居然把老黃受傷作為講課素材?
教室前排有個女生,認真地将黑闆上幾個詞記在了筆記本上。
這個女生,高松然聽黃巍說過,名叫楊陶璐,是10班的英語課代表,也是“40個學生,30個魔頭”剩下的十人之一。
高松然下一步的計劃,卻出乎楊陶璐和其他同學的意料。
“說起摩托車和保險的話題,我這兒還有一部劇,叫做《騎趣保險》。”說着,高松然将一個視頻文件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上打開,投屏,補充道:“隻可惜是英文劇,不過底下有中文字幕——我自己配的哦!”
少數幾個平時聽課的同學都懵了:本來課程進度就比别班慢,新老師不僅不趕進度講課,還給大家看劇?
《騎趣保險》是一部小成本連續劇。劇裡,幾個米國年輕人當上了保險公司的評估員,經常騎着摩托車出外勤,去勘察汽車、房屋的受損情況,這部劇講的就是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趣事。高松然做字幕時,也并沒有按部就班地翻譯,而是加了點無傷大雅的“私貨”。
可惜,隻拍了一季就停播了。因為小衆,在國内也沒有得到任何字幕組青睐。
在米國交換那一年,高松然的合租室友是個叫馬修的年輕導演。兩人合租一年,相處愉快。
高松然回國前,為了感謝這一年來源源不斷的華國美食投喂,馬修把這部劇剪輯完成的前三集當做禮物,送給了高松然。
這是馬修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很有紀念意義。
劇裡年輕演員的演技說不上拙劣,但一看就是新人作品,略顯生澀;作為喜劇片,很多笑點都改編于流行于青少年中的網絡梗。
這劇沒火,很大的原因是小成本制作,無法與電視台協調到合适的播放時間。工作日下午兩點,是米國家庭主婦們忙完半天家務、退休老人出門曬太陽的休閑時光。這些人看到這部更貼合年輕人喜好的劇,必然沒什麼興趣。
此外,不少劇情與生活實情有出入,有點生活經驗的人,都會覺得這部劇太假。所以,這部劇在成年人眼裡并不受歡迎。
少了觀衆的口口相傳,自然沒有人氣。
若是把受衆換成青少年,憑借這劇中顔值頗高的俊男靓女、切合年輕人的網絡梗,不一定還是同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