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好隊!”
“可有通關文牒?家住何方,離家幾歲?來扶疏城所為何事?”
“……”
鄀國扶疏與祈國南州隔河相望,是鄀國北境一座偏遠卻繁華的小城。
在祈鄀兩國交好的年歲裡,兩國百姓自由出入,扶疏城門于祈國百姓形同虛設。
今時不同往日,自清晨的第一縷朝晖掠過蒼雲山,至日暮西斜的當下,扶疏城樓下依舊大排長龍,入城隊伍行進得很是緩慢。
“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好不容易輪到扮作兄妹的宋晞兩人,聽校驗官開口,追影假作粗鄙,将肩上鼓鼓囊囊的包袱用力砸向地面,等不及抹把汗,拽着“幺妹”,朝案後兩位“官爺”抱拳道:“回大人的話,小人允影,小妹允拂衣。我二人自小随父母北上,久居祈國琳琅後巷。而今父母仙去,老家在何處,卻實在說不清,隻記得時常聽父親提起,說扶疏老家門前有條河,河邊有顆兩人合抱粗細的垂柳樹。”
兩張全新的文牒遞至校驗官手中,看清文牒上的姓氏,校驗官眼神驟凜:“雲?”
“是!”追影面不改色,陪着笑道,“不瞞大人,我二人本姓允,父母親初去祈國時,兩國商路不似今日通暢,怕惹出什麼不必要的麻煩,去縣衙登記時便謊稱為雲。隻父母親一刻不曾忘卻母國,纏綿病榻之際,便将前因後果悉數告知了我二人。”
“如此說來,”如有實質的凜冽視線寸寸掃過兩人周身,校驗管面色肅然,執着文牒道,“在那之前,你二人一直以為自己是祈人,此前也不曾來過鄀國?”
“小人……”
“籲——”
追影正要應話,忽聽城門裡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進城的隊伍霎時一片騷亂。
見校驗官站起身,兩人舉目望向聲音來處。
卻見餘晖鍍金的城樓下,一名身形魁偉如山、面容冷峻如雪的少年将軍身騎棗紅色高頭大馬,長槍銀甲,氣勢浩浩而來。
所經之處,百姓侍衛次第躲避退讓,不敢迎視。
眼見那人擡眼望來,追影眼疾手快,倏地拉住宋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聽聞扶疏城守将是鄀國二王子允烈。”
兩人躲在人群之後,小聲交頭接耳。
“聽聞這二殿下自小喜歡舞刀弄槍,身體底子是一衆王子裡最好的。此次元琅君親征,我還以為他會随父出軍,竟不想還在這扶疏城。”
宋晞眸光忽閃:“來人是鄀國二王……”
“怎麼回事?”
話沒說完,槍風掃過頭頂上方,男子的聲音緊跟着響起。
宋晞心一空,倏地擡起頭。
衆人雖退避躲讓,城樓外空曠之故,四下并不算靜寂,他兩人隻附耳低語,聲音亦不算分明,如何會引起他的注意?
來人的“耳聰目明”不容小觑。
“回殿下,”沒等她思量分明,校驗官恭敬的應答音于耳畔驟然響起,“他兩人雖是鄀人,此前隻以為自己是祈人,且從不曾回過鄀國,亦不知家住何方,下官不知……”
校驗官微微一頓,下颌微擡,隻等允烈示下。
高頭大馬于前方空地踱了兩圈,很是不耐地噴了兩記響起,随同背上主人一道睥睨四下。
宋晞兩人跪坐不動,心下直打鼓,不知這鄀國二王子眼神如何,待擅入之人是殺還是罰。
“如此……”
一絲涼風拂過城樓下。
宋晞兩人身子僵直,正有些拿不定主意,隻聽頭頂上方傳來啪的一聲,允烈合上校驗官遞上的文牒,兩眼冷冷盯着宋晞兩人,淡淡道:“既不知家住何處,步大人,不如把人交給我,如何?”
校驗官神情悚然,連忙傾身作揖:“下官遵命!”
宋晞兩人目光交彙,叩首道——
“民女、”“草民,”“謝大人!”
允烈垂目睨她一眼,勒住缰繩,轉向同時,厲聲道:“帶上你們的東西,随我來!”
“是!”
追影背上行囊,眼神示意宋晞萬事小心,率先跟上允烈往城樓方向趕去。
鬧街之前,城門之後,一片開闊的田野間,宋晞正揣測不知允二王子要将他兩人帶去何處,一條彎彎繞繞的小河邊,“籲”的一聲,允烈倏地翻身下馬,拍了拍馬脖子,示意它自去河邊吃草。
“大人這是?”
追影假作惶惶,提了提肩上的背囊,小心翼翼舉目四顧。
最近的村莊已在數裡之外,此地人迹罕至,最适宜……
“飒!”
紛亂的思緒被直擊面門的勁風聲驟然打斷。
“看槍!”
允烈手持銀槍飛撲而至。
冷芒掠過眼下,追影雙瞳驟縮,倏地扔下行囊,錯身後退三步,口中急呼:“二殿下,誤會!”
允烈攻勢不減,左擊右叩,一招比一招狠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