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兩個冤家被迫成親後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父親可是對女兒有甚麼誤會?太子乃國之根本,我為何要陷害殿下?更何況我與殿下一同遇刺,我……亦受了傷。”

說到最後,沈若瑜的語氣帶着些不易察覺的顫抖。她雖不願承認,但畢竟自幼缺少父愛,内心深處終究還是對沈相這個父親有着隐隐期許,希望他能有那麼一點點地……心疼她。

然而沈相絲毫沒有顧及女兒身子的意思,他盯着半跪着想要起身的沈若瑜,毫不猶豫地又給了她一鞭:“你敢說殿下遇刺時跌落的那個大坑,不是你挖的?

沈若瑜的脊背微屈,火辣辣地疼,她被打得有些懵,父親方才說了甚?問太子跌落的坑可是她挖的?

待意識清明了些,沈若瑜突然有些哭笑不得,心中僅有的一絲期許也泯滅了。她隻覺得自己的心被挖了一個血窟窿,鮮血一滴一滴地流淌下來。

沈相平日裡對她不喜她已然麻木了,可如今他卻是非不分地颠倒黑白,連自己女兒都不相信,再堅硬的心,也是會疼的。

“坑确實是我挖的,”沈若瑜笑了笑,緊緊地盯着自己的父親,她本就與沈相關系生疏,如今看他竟然愈發陌生,“可是我也同殿下一樣跌下去了,我是有多想不開才要自家掘墳自家埋?!太子身故于我有何好處?”

沈若瑜自幼未曾習過騎射,和其他射禦出衆的貴族小姐比起來自然吃虧,偏生此次秋狩的頭籌實在是太過誘人,有整整一千兩銀子!這對于以後想要在京都開辟出一條自己商賈之路的沈若瑜來說有着巨大的誘惑。

秋狩前夕,她鑽研各種古籍隻為尋求騎射技藝不佳便能捕獲獵物的手段,在茫茫書海中最終鎖定了做起來較為妥帖又便捷的一種方式:挖幾個陷阱,用各種枝葉将其遮蓋住,然後将獵物有章法地引入陷阱内,來一個“甕中捉鼈”。

人算不如天算,她沒料到自己會和太子一同遇刺,更未曾預料到,危急關頭,二人皆未曾注意到她事先挖下的“坑”,竟然一同跌了下去。

然而這竟然被她的父親污蔑為她謀害太子的證據!

沈若瑜隻覺得自己胸腔中有一團火在燃燒,縱使她的腿被打得生疼,但她仿佛有着無盡的力氣,就這般站了起來,“我從未想過謀害太子,何錯之有?”

許是沈若瑜周身那桀骜不馴的氣勢太過駭人,沈相看着這個女兒,竟然沉默了一瞬。

可沈相複又握緊了手中的荊條,隻是這一次,他并沒有打到沈若瑜身上,而是“啪”的一聲将其抽到了地上,“那你可有曾想過,若其他官員知道太子跌落的這個坑是你挖的,他們會作何感想?你平日不努力學習騎射,秋狩就用些歪門左道,他們會說我沈濂教出了一個離經叛道、無法無天的女兒!這就是沈家落在他們手中的把柄,他們會在聖上面前颠倒黑白,會說我沈家有不臣之心!”

“你怎無過?你有辱我沈家的門楣!”不知是說了太多話還是太過生氣,沈相扶着凳子坐了下來,王氏急忙來為他順氣,給他遞上茶盞,沈相抿了一口,将茶“砰”的一聲置于桌案之上,看着沈若瑜,“跪下!”

沈若瑜靜靜地看着沈相,方才沈相的一席話可謂是在歇斯底裡,卻讓沈若瑜越發覺得不可理喻。

她原以為沈相喚她來祠堂是為了打聽遇刺有關的細節來呈報聖上,以此彰顯沈家對天子的忠心,縱使父親對她身子不聞不問,她心中也有所怨言,可那時她還是決定幫父親一把的。

畢竟沈家在前朝曾為京都四大世家之一,後在亂世中沒落,沈相力挽狂瀾,在謝家打天下之時為其幕僚盡心輔佐,去歲拜相,這才又讓沈家恢複了些許榮光。

沈若瑜明白父親這一路走來,披荊斬棘,謹小慎微,甚是不易。是以她能夠理解父親對家族門第的看重,卻不想父親竟到了有些偏執的程度。

她與太子一同遇刺,父親非但不關心她絲毫,卻因覺得她有辱家族門楣而懲治她。

一股淡淡的苦澀在沈若瑜心底蔓延開來,她覺得她的心在一點一點碎掉。

可她依舊沒有跪下的意思,反倒是揚起了頭,她知道接下來她要說的話可能會讓沈相大動肝火,可她還是說了:“其一,父親覺得我離經叛道也好,不學無術也罷,但我并不是您教出來的,因為在我需要父親的陪伴與關懷時,您從未在我身邊。”

“其二,恕我直言,若陛下輕信了那颠倒黑白之言而疏遠了您,那您自然也不必費精力去輔佐這樣的帝王。”

果真,此話一出,沈相豁地從凳子上起身,再度揮起荊條:“你可知你方才在說甚!陛下乃真龍天子,德政如山,澤被萬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荊條再度向沈若瑜襲來,隻是這一次,沈若瑜眼疾手快地握住了荊條,讓其并未落到她身上。

沈若瑜就這般和沈相對峙着,她看着目眦盡裂的父親,荊條橫亘在二人之中,而他們之間早已隔着萬丈溝壑。

王氏向來溫婉,見二人之間關系緊繃,急忙來勸架。

“老爺,氣大傷身,您歇會兒。若若她說得皆是氣話,切莫往心裡去。”她将沈相扶到凳子上,随即又自作主張地将荊條拿走,便朝着沈若瑜走了過來,握住沈若瑜的雙手,“瑜姐兒,老爺也是居安思危罷了。沈家上上下下這麼多口人,若陛下治罪,天子一怒,流血千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老爺這般也是為了你好。”

“你流着沈家的血,又是老爺的親骨肉,老爺又怎會不疼你?古有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這般和老爺置氣倒是你的不是了。”

王氏出身世家,舉止端莊優雅,讓人絲毫挑不出錯處,平日裡總是拉着沈若瑜噓寒問暖,無人不贊歎王氏賢良淑德,寬容大度,對丈夫發妻之女和自己的子女一視同仁。

可隻有沈若瑜知道,王氏待她和善,皆為表象,背地裡王氏将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猶記得那日她因賬簿落在了相府,從書院去而複返,卻不想偶然聽到做針線活的王氏朝着貼身婢女說道:“這沈若瑜在小門小戶長大,舉止投足之間都沒點大家閨秀的樣子,去歲到了京都,如今都沒世家願意來提親,也不知何時嫁得出去,真怕她在沈家待久了,帶歪了蘭姐兒和銘哥兒。”

是以,面對王氏如今這明面溫柔勸誡背地裡卻暗含指責的話,沈若瑜早已見慣不驚。

沈若瑜平靜地将雙手從王氏手中抽出,語氣頗為嘲諷:“母親大可不必擔憂,若陛下真要治罪于我,我自願從沈家族譜除名,絕不牽連沈家!”

語罷,毫不猶豫地轉身離去。

然而,沈若瑜方踏出祠堂大門,就見有小厮急急忙忙地朝這邊奔來:“老爺!夫人!小姐!宮裡來人了!”

王氏憂愁地望着沈相:“老爺,怕不是陛下要遷怒于瑜姐兒......”

沈相打斷了王氏未盡之言,狠狠地瞪了沈若瑜一眼:“孽障,還不快跟上!”

待衆人手忙腳亂地趕到前廳,便見禦前總管一臉喜氣洋洋地走到沈相等人面前,笑眯眯道:“沈相教女有方,如今沈家要出貴人了!”

王氏眉心一跳,面上帶着喜氣,看着總管:“可是和蘭姐兒有關?”

然而禦前總管則是面無表情地略過王氏,在衆人驚異的目光中,滿臉和氣地朝着沈若瑜走來:“恭喜沈大小姐,賀喜沈大小姐。”

随即,禦前總管宣讀了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诏曰:京兆沈氏長女沈若瑜,門襲軒冕,家傳義方,品貌出衆,娴熟大方,譽流邦國。正位儲闱,寔惟朝典。可為皇太子妃,所司備禮冊命,主者施行[1]。欽此——”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