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金縷衣[清] > 第130章 駕到江甯

第130章 駕到江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胤禛與胤祥慢慢穿好衣裳,胤禛先輕輕喚了句蘇培盛,外面立刻響起積極的應答聲,然後便傳人進來準備洗漱。下一瞬,房裡突然撲進來一個人,正是蘇培盛。胤禛冷冷瞥向他道:“一大早,忙忙慌慌些什麼。”蘇公公被胤禛瞪得猶豫了一下,連忙稱罪,又馬上麻利地打來了水,見胤禛與胤祥洗漱罷,一臉輕松溫柔,蘇公公終于忍不住,跪下去求道:“奴才該死,不知怎麼搞的,江甯知府好像看出了點什麼,三更就帶着一大幫子人在碼頭跪着等您二位呢。”胤禛淡淡揮了揮手,大概有些嫌蘇培盛聒噪,然後回過頭看看胤祥,見胤祥也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樣子,再向蘇培盛淡淡開口:“就說怡親王來江甯辦事,怕打擾百姓,總是連夜趕路,故先前所經驿站都不知情。”蘇培盛見皇上沒有怪罪,還這麼快想出了說辭,這才松了口氣,連忙應下,心中慶幸皇上沒有怪罪他們未能藏匿好二人身份。正想着,隻聽已轉頭看向怡親王的皇帝那邊再度傳來冷冷的聲音:“同行一衆人等,罰俸半年。”蘇培盛痛苦地咽了下去這份處置,滿眼委屈又帶着一絲僥幸地偷偷瞅了一眼怡親王漂亮的臉,被對面那雙鳳眼立刻捕捉到了,胤祥嘴角一彎,向胤禛道:“江甯這邊查得嚴,皇上想低調,又不能被查,實在難以兼顧。罰俸一月便好?”胤禛聽了,溫柔點頭,仿佛一點沒當回事,叫背後蘇公公的心又跟着放了下來,未成想,正當蘇培盛松懈了面色時,下一瞬,皇上突然轉頭又瞪了蘇公公道:“還不謝過怡親王。”蘇培盛連連磕頭:“怡親王真是菩薩轉世,奴才們都叩謝怡親王大慈大悲……”洋洋灑灑一大套阿谀之詞,胤禛聽得開心,笑出了聲。胤祥倒是斜睨了胤禛一眼,難以忍耐這樣的誇獎,說自己餓了,讓蘇培盛趕緊下去備早膳。

兩人知道自己不能輕易下船了,于是先叫蘇培盛派人去買了些金陵地方菜,慢慢地品着用了早膳,喝了鴨血粉絲湯,吃了皮肚面,配了金陵片皮鴨,最後用桂花糖芋苗清了清口。接下來兩人都默契地不提出門的事,在茶桌前品了會兒茶,便拿起各自案上的折子批了起來。兩人不疾不徐,站在一旁的蘇公公倒是時常東張西望。兵部議覆,川陝總督年羹堯奏,打箭爐迤西台土司、加克瓦斯之兵,請照内地兵丁、給與鹽菜銀兩。胤禛看了不禁一笑,自己也沒離宮多久,年羹堯的要求又變多了,給邊地士兵加點恩賞,也算合情合理,就是别掉進他口袋才好。想着,胤禛在折子旁批到,應如所請。從之。才批完,胤祥剛好擡頭,對胤禛說道:“皇上,前些日子,您傳谕各衙門司官遷轉,将行掌案卷、新舊交盤,說堂存案。向日部中案卷面,書堂司官姓名,下注題押。其接縫處,或标封字,或用司印。臣發現尚可私竊增删。不如再令有添寫處、亦用堂印,并設立印簿,開明年月用印數目、及用印司官姓名。如此、則弊端可杜,而卷案亦按簿可查。”胤禛快樂看着胤祥,聽對方認真說了一連串的公務,心生無限欣賞,聽罷,臉上還挂着笑,直到胤祥輕輕拍了他手臂一下,這才回過神,回道:“朕深以王言為是,正如造辦處記檔,可行。嗣後皆用堂印。傳谕各衙門、一體遵行。”胤祥笑笑,不再管胤禛,接着看自己的。胤禛反倒被提醒似的,向胤祥問道:“怡親王近來不在造辦處,則該如何?”胤祥聞言擡起頭,感到有點好笑,從自己的折子裡拿出一封信來,遞給胤禛:“皇上看看辦的如何?”胤禛笑着看了眼信封,上面寫着果郡王書,于是接過抽了出來,忽略了一些酸膩的寒暄,見其中提到了一些随機應變所辦之事,還報告了自己代怡親王巡查造辦處之舉:十一日,怡親王谕着做上乘車一輛。怡親王交銅圈顯微鏡一件。十七日,改做螭?完玉杯一件。怡親王呈進。十八日,丹巴嘎銅手镯三個。怡親王呈進。十九日,怡親王谕着做杉木分床四張。遵此。怡親王交西洋花玻璃鏡一件。四喜橋梁鈕壽山石圖書一方改做夔龍式镌雍正禦覽之寶。完配做錦匣。怡親王呈進……胤禛看着笑了笑,心想允禮辦事還算妥帖,于是将信又裝回信封,對胤祥說道:“果郡王辦事不錯,我代王弟審過了,那便放在這了?”說着就準備将允禮的信放在胤祥看過的那疊折子上,胤祥眼尾微挑地看了眼胤禛,搖了搖頭,但是也縱容地回到:“好,皇上看過定是妥當。”

兩人也沒拖太長時間,便出了船。如今日頭略有上升,大概到樹梢,天色大亮。胤祥與胤禛并肩,走到跪成片的江甯官員前,靜靜打量起來。徐知府是個實誠人,多年為官清廉樸素,穿着不過普通布料所制,與旁邊曹郎中身上的淡色雲錦形成了鮮明對比。徐知府自己也問心無愧,畢竟他還常常仗義執言,在當地名聲也不錯。隻是這樣的人難免也有官威,有些耿直地隻看得起有才或有權之人,對皇家來人更是無限尊敬,受當地物産水平影響,整出的排場也就很大。徐知府被看得有些心虛,不敢擡頭,就靜靜等着。方才知道來人是怡親王,更是誠惶誠恐,這大清,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平頭百姓,誰不知怡親王是皇帝最為寵幸之人,他來這,所為之事必定事關國家社稷,一句話就能将乾坤逆轉,某些貪官污吏怕是要被端了。徐知府跟着心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要是自己被抓到了小辮子,可就完了,但要是奉承好了,說不定也能有幸升遷。正盤算着小九九,徐知府聽到怡親王淡淡出聲:“本王今晨批閱了些折子,叫諸位久等了,都起來吧。”這聲音溫柔低沉,叫人如沐春風,很有受惠之感,未想到,如此得勢的怡親王能這般彬彬有禮,等這麼久也值得了,徐知府感動地擡起頭。這一眼,更是讓他心動了一下,怎有生得這樣漂亮的男子。徐知府過去進京也不是沒見過皇親國戚,甚至見過許多官員都稱頌為親賢儒雅的廉親王,但總還暗自覺得對方風采一般,不過是有黃帶子加成。過去隻聽說怡親王備受恩寵、功績非常,可未能看真切過,今日初見,這位王爺身着罩皎月藍紗素色常服,也能叫人一眼看出尊貴氣來,其中有魏晉之風流,亦有名将之矯健。在江甯這個關口,徐知府真是見遍了天下人,不禁在心中感歎從未見過這樣俊美浩然之士,連忙小心回應:“下官有失遠迎,王爺贖罪。”說着又謹慎地看了眼怡親王,這回,徐知府看到了怡親王身邊的那位,猶如驕陽一般端貴,隻專注地看向怡親王,仿佛怡親王的美都是因他而亮,心下一轉,徐知府吓壞了,感到自己窺破了天機,非但沒站起來,趴得更低了:“下官該死。”胤祥見狀,感到徐知府真是個聰明人,也便善意地及時打斷他的驚恐:“一切從簡即可。”說着,又看向一旁跪着的曹?:“曹郎中也辛苦了,我受皇上之命來江甯辦事,此前與郎中府小公子有幾面之緣,不知他回來否?”曹?聽了怡親王問話才敢擡頭,之前在京城不是沒見過怡親王,這一眼更是感慨怡親王的氣質真是日新月異,如今更風流潇灑了。但是他還來不及想完,已看到怡親王身邊所站之人,正緊緊盯着自己,心中大慌,連忙趴了下去:“下官該死。”見對面人沒回話,靜了一會兒,突然想起方才怡親王問的事,也明白了皇上不欲正式露面,連忙回到:“回王爺,家侄貪玩,還在京中玩耍,大概下月返回。有幸得王爺照顧,是我曹家幾世之福。”胤祥身邊的胤禛聽了,淡淡開了口,聲音寒冷:“那便好好珍惜着。”對面的曹郎中頓時顫抖地接近于趴倒在地,惶恐稱是,不敢再擡起頭來。

後面的人都不知道怡親王身邊站的是誰,隻知與怡親王大概地位相當,如今兩位大官都這般惶恐,怡親王又說是受皇上所托,看來應是哪位狠戾的王爺了。而知情的兩位官員,雖滿心不安,卻也暗自盤算着該如何招待兩位,巴結的巴結,補救的補救。但還未能發出邀請,隻聽怡親王吩咐道:“我打算在江甯随意走走,察訪民情,手下已替我安排好居處,兩位帶着衆人回罷,不要大張旗鼓才好。”這話是拒絕,也是警告,但因為胤祥的聲音實在儒雅,形象也端正,兩位都忽視了其中冰冷意味,隻覺得怡親王善待下官,感激地紛紛稱是,沒一會兒,就帶着衆人,給兩位讓出了一片潔淨大道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