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道是一硯梨花 > 第17章 春狩

第17章 春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是夜,朱甍碧瓦隐在一層鉛灰的雲霧之中,太極殿前,六方宮燈華美典雅,羽林衛甲胄沉重,來回铿锵作響,大殿内燈火通明,侍女點起檀香,袅袅白煙從鎏金博山爐中升出,皇帝坐在榻上,一手翻看密折,另一手在棋盤落下一子。

重檐上一聲清響,細灰簌簌落下,“呼嗬——”息竹從太極殿中飛了出去,引得燈花一爆,掌燈女晃了眼,忍不住挪了一步,隻這一下,皇帝停住棋子,眼光一掃,掌燈女驚懼,俯地求饒道:“陛下恕罪。”

皇帝丢了棋,笑問:“你說,濉恕在息竹手中,能過幾個回合?”

掌燈女不解其意。皇帝搖頭,踱步出了殿門,站在丹陛上遙望——宮牆上兩道人影若隐若現,交疊相離。

趙玉琮駐立在檐角,黑巾覆面,隻見一雙眸子,冷峻又英氣,遠眺皇宮夜色,黑皮襯底靴一蹬,騰起身迸出一道寒光,足不沾地,像一隻展翅積勢的年輕雄鷹,飛在宮檐上。

息竹眼中閃出殺氣,一掌迎風襲去,趙玉琮挑起劍峰長眉,運掌如刀,回身接過,又一招力劈華山,将息竹掀飛,息竹在空中一個翻身,避其一招,落在檐上,又展身借檐以力,蠍子擺尾而起,猛地發力,抽劍刺向趙玉琮。

“嗖——”一道金镖似閃電般飛去,擦過趙玉琮的面頰,蒙面的黑布落下,息竹陡然收劍,喊道:“世子!”

趙玉琮意猶未盡,一個鹞子翻身,穩穩地落在地上,“臣叩見陛下。”

皇帝道:“還不盡興?”

趙玉琮眼眸明亮,笑言:“陛下一擊制勝,臣自歎不如。”

“哼——半夜蒙面,成何體統!”皇帝輕撚手中佛珠,臉上盡是驕傲之色,“息竹兩招,接得不錯。”

息竹身法敏捷,武藝高強,百步之内,難遇敵手,趙玉琮近身接下兩招,已是難得。

趙玉琮歪頭一笑,“謝陛下誇獎,臣有一事要奏,楊造使失足墜馬,恐要将養多日。”

皇帝橫了他一眼,“你做的?”

“哪是啊,臣隻是稍微吓了吓他。”趙玉琮忍住笑意,随皇帝進了大殿,侍女奉上茶水,他也不拘束,一飲而盡,起身去了後殿換衣。

皇帝倚在榻上,呷了一口茶,“衡陽郡上了一道密折,奏楊契勾結司馬玚,私造兵器,豢養死士,意欲謀反,濉恕,你怎麼看?”

趙玉琮挽上一把虎骨弓,束上抹額,換了身玄色獵裝,上繡一隻猛虎,形如:‘鋸牙鈎爪利如鋒,一嘯寒生萬壑風。’,他大步出了屏風,哼了一聲,“楊契這老丘八要真當了司馬玚的馬前卒,臣立刻摘了他的腦袋,殺雞儆猴——”

“……不成氣候。”皇帝指了指牆壁上巨大的堪輿圖,“朕已決意,待春狩過後,三下衡陽郡,巡視河工,觀民察吏。”

趙玉琮會意,視線落在堪輿圖上,萬裡江山,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是很多年前,右仆射窦孜彥所繪,幾經輾轉,才到了大胤的皇宮裡。

皇帝眼色微沉,歎道:“悟生也曾直言敢谏,不懼權貴……沈家這小娘子,性子倒是有幾分像他。”

這悟生是窦孜彥的小字,幼時讀書,過目不忘,聰穎過人,見其曰:“有特禀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于襁褓,穎悟發于龆齡,為悟生也。”

趙玉琮不覺一笑,生出幾分情緒,很快淹沒在濃黑的墨眸裡,他一揚鞭,聲音透着一股子慵懶的貴氣,“陛下,臣今晚還未盡興,先行一步,徹夜狩獵,不盡興——不歸!”

皇帝瞥眼,“要下雨了。”

趙玉琮大笑拉了拉弓,少年意氣,狂放不羁,飛身而出,玄色身影隐入黑夜。

*

卻說沈聽珠一頭離了書院,回了沈府,拜過沈忡應和滕夫人,聽了幾句訓,在家中反思己過,沒過幾日,解了禁,趕早又埋首去燒制一方玫瑰紫釉長方花盆,耗時數月,經千百次失敗,終成了一件。

這花盆内施月白色釉,外施天藍色和玫瑰紫色釉相間,長方花盆,四方規正,釉面呈蚯蚓走泥紋,沈聽珠欣喜看了半晌,忙用布料包好,“商秋,這件瓷器是慶賀太皇太後壽誕的生辰禮物,仔細保管,莫碰損了。”

商秋鄭重點頭。

這日渚晏忽然來信,說京阙城外有一處寺廟的佛雕破損,急需修補,沈聽珠不敢耽擱,忙收拾了漆料工具,獨自往城外去了。

她一人獨在廟中住了幾日,一邊修補佛雕,一邊聽僧人講經,隻覺内心平和,這日午後,商秋抱着初一來看她,沈聽珠正站在高處補料,隻聽商秋道:“娘子不知,如今京阙流言蜚語滿天飛,都傳你和朱寺丞的閑話。”

“閑話?”沈聽珠往下探出頭,初一見了,立時從商秋懷裡掙跳下來,在地上打起滾來。

商秋低了眼,咬着唇不說話。

沈聽珠瞧她難過模樣,便知是流言難聽,當下順着木架上溜下來,伸手捂住商秋耳朵,笑吟吟道:“不過是些街談巷議,咱們左耳進右耳出便是,犯不着放在心上。”

她欲抱起初一,不想它掙了身子,偏往旁竄去,沈聽珠忙追去,卻見初一跳入一郎君懷中,敞着肚皮撒起歡來,隻見這郎君坐在木輪車椅上,帶着幂蓠,一身素紗青衫,擡頭看來,寺内樹影搖曳,日頭透過他的幂蓠,隐隐可見他臉上掠過笑意,沈聽珠愣住,他卻轉動木輪車椅到了沈聽珠跟前。

沈聽珠離他近了,才覺他身上的孤寂清冷,她忙行一禮道:“家中小貓頑皮,還望郎君海涵。”

裴之巽嗓音清越沉穩,含笑道:“不妨事。”他撫了撫初一的脊背,擡手将它遞還。

沈聽珠湊近些,隻覺一絲沉沉的藥香萦繞過來,裴之巽轉動手中的折扇,動作優雅,問:“娘子可知,此處可有人會修扇?”

“修折扇?”沈聽珠往四處看了看,這地方是寺廟,隻有僧人講經誦讀,怎能修折扇,她心道他奇怪,不由道:“郎君不妨給我看看,若行,我幫郎君修一修。”

裴之巽一笑,“勞煩娘子了。”他伸手将折扇遞于她,沈聽珠放下初一,展開折扇,這把宣紙折扇,上畫一幅竹林映月圖,筇竹竹葉脆綠,直挺冒上,畫中一輪清月相伴,隻絕寂寥,左上提詩:“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這扇子扇骨筇竹斷裂,扇面邊緣破損。沈聽珠道:“我可盡力修一修,若修不好,還請郎君莫怪。”

裴之巽手指白如玉瓷,他轉動手中的青玉扳指,點了點頭。

沈聽珠放平折扇,用水潤濕,揭折扇骨架,晾幹扇面,尋了修補佛雕的糯米熬漿,分步摻入陳化的石灰膏中,攪拌混成糯米灰漿,刷在扇面兩邊,又插入一根竹簽,再刷一回,壓平,以此後面幾根,如是往複,待刷完糯米灰漿,再将扇面重新裝回扇骨之中。

裴之巽一直靜靜看着她動作,沈聽珠坐在木凳上,神情專注認真,她今日未帶首飾,幾絲烏發束起,衣裳滿是五顔六色的漆料,額上沾了幾許,風吹起裴之巽幂蓠上圍紗,輕撫過她手腕上的疤痕,裴之巽一怔,目光放緩,久久之後,沈聽珠修好折扇,小心遞于他。

幾陣清風驟然吹開裴之巽幂蓠上絲白的圍紗,他和煦白淨的面容漏在陽光下,光華奪目,裴之巽很快壓下圍紗,“多謝娘子,此扇經娘子妙手,更勝從前,好物配君子,此扇既是娘子修好的,我今日便相贈于娘子,還望娘子不要因一時不快,墜青雲之志,也願娘子如這竹節一樣步步高升。”

這是……何意?沈聽珠欲問起,身後蓦地有人叫道:“沈四!”

她回頭看,卻見趙玉琮和董蒙士聯袂而來,董蒙士手裡拎着個酒葫蘆,晃得叮當響:“可算尋着你了,我在城裡茶肆灌了三壺濃茶,跑得腿軟,才問出你的行蹤!”

“你們怎來了?”沈聽珠又驚又喜。

董蒙士笑得賤兮兮的,“這不是怕某個小娘子……躲在某處哭鼻子麼?”幾年未見,董蒙士硬實了不少,眉宇間多了幾分行軍的行伍粗犷之氣,他仍是不改嬉鬧的憊懶模樣,毫不見外攬過沈聽珠的肩膀,啧啧稱奇道:“四年未見,你總算像個會描花的小娘子了。”

沈聽珠氣得瞪眼,直給了他一拳。

董蒙士叫喚幾聲,眼疾手快撈起旁邊探頭探腦的初一,掂量兩下道:“啧啧,小初一,你這分量都快趕上莊上待宰的小豬崽了!”

“喵嗚!”初一張牙舞爪地掙紮,靈巧地躍入趙玉琮懷中,得意地蹭了蹭。趙玉琮穩穩接住,手指熟稔地撓着初一下巴。

董蒙士捏了捏它的鼻子,“沒良心的小東西。”

趙玉琮笑眼明亮,從袖中取出個油紙包,遞與沈聽珠,“你愛吃的椰蓉酥。”

沈聽珠眼睛一亮。

董蒙士在旁賊賊道:“哎,說正經的!你與那個朱二郎到底怎回事?”

沈聽珠無奈瞥他一眼,坦然道:“我與二哥哥自小一處長大,不過是長輩們亂點鴛鴦譜罷了。”

“原來如此!”董蒙士恍然大悟,“我就說嘛!咱們沈四是何等人物,豈會為這點小事傷神?世子還不信,非說怕你躲起來哭,火急火燎拉着我來尋你!瞧瞧,這不生龍活虎的?”

他用手肘捅了捅沈聽珠,故意提高嗓門道:“你不知,世子緊張得緊,為了逗你笑,竟跑到國子監,揪着百來個儒生各作一則笑話,那些酸丁抓耳撓腮憋了半日,湊出什麼‘東施效颦遇虎’‘孔夫子賣肉串’幾百個酸文假醋的段子,偏生咱們世子爺還拿個本子一筆一劃記下來,說要一個不落地講與你聽呢!啧啧,這份心思……”

趙玉琮白皙耳根霎時紅透,作勢便要踢董蒙士:“董蒙士!你再胡吣試試!”

董蒙士靈活地躲到沈聽珠身後,連連告饒:“得得得,不說了!沈四,實話告訴你,世子可匪了——”

“董蒙士!”趙玉琮瞳仁陡然放大,急喝一聲,面上紅暈更盛。

沈聽珠默然紅了臉,轉身,方才的位置已不見那郎君的身影,唯有那把修好了的竹扇,靜靜擱在石案上。

*

一更下起了雨,雨珠濺在窗簾上,滴滴答答。

沈聽珠吃過晚膳,又饞嘴多吃了些糕餅,當夜睡不着,懶懶地躺在湘妃竹椅上,一邊看書消食,一邊慢聽窗雨,撸摸初一。

正覺閑暇之時,一衆仆從擁着沈聽衳進門來,他叉着腰氣鼓鼓道:“二姊,我想随你同去春狩,可爹娘偏說我年紀小,須得留人照管!”說着又拽住沈聽珠的衣袖晃了晃,“四姊最疼我了,替我向爹娘求求情罷,我已是能騎馬射箭的小郎君了!”

沈聽娩對鏡梳發,看着沈聽衳孩子模樣,笑了笑,“不行——小五,你這幾日好好去書院讀書,若再偷懶,當心夫子的戒尺!”

“二姊!”沈聽衳登時撅起嘴,滿眼盡是委屈。沈聽娩笑着搖頭,“好了,夜深了,快些回房歇息,明日還要上早課呢。”

沈聽衳一步三回頭地走了,沈聽珠和沈聽娩目光交彙,忍俊不禁,卻見後者忽然斂了笑意,苦惱道:“小四,老祖宗有意借春狩之機,為我擇選夫婿。”

這老祖宗是沈忡應的姑祖母,當今太皇太後,她原不是先帝生母,卻一手将其撫養成人,盡心輔佐,先帝登基後尊為皇太後,新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