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寫完後沒有修改。
隻是靜靜讀了一遍。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不是在解釋她。
我是在成為她願意“共用語言”的那個人。
—
夜晚我重新翻開舊信箱,找到她存檔箱裡一些未發送的草稿郵件。
其中一封标題是:
“共振不是共鳴”
正文隻有一句未完成的話:
“你在我這裡反複出現,不是為了證明存在,而是為了讓我……”
我盯着那句話許久,然後輕輕敲出:
“……學習如何不以結果命名感情。”
—
我關掉電腦。
外面的風聲穿過紗窗,像一段說了又收住的旋律。
我知道她可能再也不會看到這些。
但我也知道,我正在完成一件比“找回她”更真實的事:
我在讓她未完成的語言,成為我繼續生活的方式。
—
淩晨,我在紙頁上寫下這樣一句話:
“我不再等待你說完,
而是願意與你一起,留下空白。”
我合上本子,坐在窗前。
有風穿過葉隙,像她曾經坐在我右邊時微笑不語的那個瞬間。
她不再需要回應。
因為我已經知道怎麼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