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主編他總在釣我 > 第4章 第二次機會

第4章 第二次機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正陽沉默良久,突然起身走向畫架後的櫃子,取出一本舊相冊:“我從來沒給媒體看過這些。”他翻開相冊,裡面是年輕時的習作照片,“這是我父親去世那年畫的。”

林序南屏住呼吸。那些習作上已經出現了熟悉的波浪紋樣,隻是更為粗糙、激烈。他下意識舉起相機,又猶豫地看向周正陽。

“拍吧。”周正陽出人意料地同意了,“但有一個條件——這篇報道你來寫,季主編隻負責把關。”

回程的出租車上,林序南抱着裝滿資料的包,像抱着珍寶。季敬禹閉目養神,突然說道:“下周的評稿會,你來做周正陽專題的彙報。”

林序南一驚:“可是按照規定,實習生不能…”

“規定是我定的。”季敬禹睜開眼,”既然周正陽點名要你寫,就說明他認可你的能力。“他頓了頓,"别讓我失望。”

車窗外,夕陽将城市染成金色。林序南看着後視鏡中逐漸遠去的老廠房,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昨天的失敗與今天的轉機,或許都是季敬禹精心設計的課程。

而更重要的課程,才剛剛開始。

————

周正陽專訪在《藝術前沿》最新一期發表後,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轟動。藝術圈内人士紛紛讨論這篇視角獨特的報道,特别是對周正陽早期創作與個人經曆關聯的深度挖掘,甚至引來了幾家電視台的專題采訪邀約。

“林序南,主編找你。”時檸探頭進來說,這次她的語氣裡帶着一絲微妙的溫度。

林序南放下手中的校樣稿,整了整衣領。自從周正陽專訪成功後,他在雜志社的地位悄然發生了變化——同事們開始主動與他讨論選題,甚至有資深記者來請教采訪技巧。

季敬禹的辦公室門虛掩着。林序南剛要敲門,卻聽到裡面傳來激烈的争執聲。

“你這是在玩火!”一個陌生的男聲壓抑着怒氣,“董事會已經很不滿了,現在又搞這種敏感選題…”

“《藝術前沿》的編輯方針由我決定。”季敬禹的聲音冷得像冰,“如果趙董事長不滿意,可以開董事會罷免我。”

“敬禹,你别忘了是誰把你扶上這個位置的!”男聲提高了八度,“那個林序南,背景調查做了嗎?萬一是競争對手派來的…”

林序南的呼吸一滞,下意識後退了一步,卻不小心碰倒了走廊上的盆栽。陶瓷花盆碎裂的聲音格外刺耳。

辦公室裡的争吵戛然而止。門被猛地拉開,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男人怒氣沖沖地走出來,銳利的目光在林序南臉上停留了一秒,冷哼一聲大步離去。

“進來。”季敬禹的聲音從裡面傳來。

林序南硬着頭皮走進去,發現季敬禹正站在窗前,背影緊繃。辦公室裡彌漫着一種壓抑的氣氛,連陽光都顯得冷冽。

“剛才…”

“趙明泫,集團副總裁,董事長的侄子。”季敬禹轉過身,臉上已經恢複了平靜,“不用在意。找你是為了這個。”他推過來一份文件夾。

林序南打開一看,是一份選題策劃書:《地下藝術:被商業遺忘的角落》。策劃書詳細列出了六位堅持非商業化創作的藝術家,其中幾位甚至從未在正規畫廊展出過。

“這是…”

“下期特别專題,由你負責。”季敬禹走到咖啡機前,背對着他說,“采訪、拍攝、撰稿,全流程獨立完成。”

林序南驚訝地擡頭:“但這通常是資深記者才能做的特别企劃…”

“有問題?”季敬禹轉過身,手裡拿着兩杯咖啡。

“沒有!”林序南條件反射般回答,随即猶豫了一下,"隻是…剛才那位趙總似乎對這類選題不太支持?”

季敬禹的嘴角勾起一個沒有溫度的微笑:“所以我們需要做得足夠好,好到讓董事會無話可說。”他遞過一杯咖啡,“這些人很難約,大多對商業媒體抱有敵意。你能搞定周正陽,應該也有辦法接近他們。”

林序南翻開資料,第一位藝術家的照片就讓他心頭一跳——那是個滿臉胡茬的中年男子,在廢棄工廠裡創作巨型裝置藝術。照片角落的拍攝信息顯示,攝影師是季敬禹本人,時間是五年前。

“您認識他們?”

季敬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書架前取下一本舊相冊:“我畢業後的第一個攝影專題,《邊緣之光》。”他翻開相冊,裡面是各種在非傳統場所創作的藝術家,“當時沒人願意發表,直到老主編偶然看到,給了我一個機會。”

林序南小心地翻看着這些照片,突然在一張集體照中認出了年輕的季敬禹——他站在角落裡,頭發比現在長,眼神銳利而倔強。

“為什麼現在要做這個選題?”

季敬禹沉默了片刻:“藝術正在變得越來越同質化。畫廊、拍賣行、資本...所有人都在追逐同樣的東西。”他指了指相冊,“而這些人是最後的異端者。”

林序南突然明白了趙明泫的憤怒——這個選題本質上是在批判藝術商業化的現狀,而《藝術前沿》背後的出版集團正深度參與這種商業化。

“我會做好的。”他鄭重地說。

季敬禹點點頭,突然問道:“你聽說過‘北河群體’嗎?”

林序南搖頭。

“八十年代末的一群前衛藝術家,拒絕參加任何官方展覽,在地下室、廢棄工廠辦展。”季敬禹的聲音帶着罕見的溫度,“他們中大多數人最後要麼妥協,要麼消失。隻有極少數堅持到了現在。”他指了指資料上最後一個名字,“杜青山,北河群體最後的堅守者。”

林序南翻到杜青山的資料頁——一個瘦削的老人,站在堆滿廢舊金屬的工作室裡,眼神如同倔強的火焰。

“他已經十年不接受任何媒體采訪了。”季敬禹輕聲說,“但如果你能讓他開口…”

離開辦公室時,林序南的背包比來時沉了許多——除了資料,還有季敬禹借給他的那本舊相冊。他隐約感到,這個選題遠不止是一個報道那麼簡單,而季敬禹選擇他來負責,也有着特殊的用意。

走廊拐角處,林序南差點撞上一個人——是剛才與季敬禹争吵的趙明泫。對方顯然一直在等他。

“林序南是吧?”趙明泫的笑容不達眼底,“有時間喝杯咖啡嗎?”

林序南握緊了背包帶,感到一陣莫名的不安。陽光透過走廊盡頭的窗戶照進來,将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像兩條即将交鋒的暗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