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所行之地 > 第23章 第四章

第23章 第四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漏鐘方走過一刻,門外便傳來該有的聲響。他迎着蘇肆和大夫進來,挽袖任醫師搭脈。渾身的熱症沒有白日裡那樣明顯,剩下些胸悶之兆他自然不以為意。大夫照例寫了跟之前相差無幾的藥方,蘇肆便急匆匆準備去藥鋪連取幾日藥馬上煎熬。

熬好的中藥比之前多了幾分酸澀,留在口中遲遲不肯去。蘇肆幫他倒了藥渣,坐在桌前準備扇涼熱茶給自己喝。李融分坐在他對面,窗外的聲音變得更雜亂了,說是熱鬧也沒錯。夜籠着金陵城,其中點的或是油燈或是煙火卻替代白日裡的日頭環繞着城内。

正對的歌樓停了笙箫琴瑟,從這裡擡眼可望見那透薄的紅紗和起舞翩翩的舞妓,湧進歌樓的人卻逐漸多起來,倒很難見學子青衫相伴飲茶,隻得見樓欄間雲雨悠悠,開筵亂紅妝[2]。

他移開視線,不欲參與這樣迷亂的夜。盞中溫茶入口剛緩了幾分藥的餘味,李融默然有些偏安一隅的實感了,金陵的夜,連帶江南的夜都和流動的江湖相映成溫潤而綿長的風流。話本能寫出如許風流韻事和雜事瑣記,歌舞能一遍遍描出過江而漂的畫舫遊船,卻總少了繪事後素[3]之意,所以少見于整齊列放的竹卷中。

他讓蘇肆關了窗,給屋内的燈再添了一遍油,便趕自家的書童去隔壁休息了。蘇肆操勞一天滿身風塵,正需要時間整理衣冠。李融又捧出書箱的竹卷來一一檢查污損,再堆得整齊放進箱内,隻留下一卷來重溫誦讀。

他們在金陵也停不了幾日,一路北上前,連帶大部分書卷也要跟着家中店鋪的商隊回去。明日遊覽城中的時候,也就要提前謀劃這些事情了。尋師訪友,李融記起遊學之要事,不過在江南的這半月,大多是要暫時擱置下來。

他可以靜賞江南的風流,展扇聽曲去登畫舫歌樓,隻是阿父向來不喜這種風氣,連帶他一同更愛竹卷中所寫的北地。或許日夜兼程,他能趕去長安見到平生看到的第一場雪,也是長安王都今年的第一場雪。

李融讀過這卷終了,解了衣帶鞋襪躺上床。窗外的聲音開始斷斷續續,淅瀝滴答的濕意滲進窗紙,這是他慣常所熟悉的,江南的水氣。

金陵城的今夜落了秋日的第一場雨,沒有春雨連絲不斷,隻是靜靜地從樓欄淌下來,經由窗上的雕花潤了紅木。他閉上眼,一遍一遍聽着這場雨滴落的聲音,或許不是聲音,隻是那一縷透進來的濕意,已經習以為常的那股熟悉的濕意。

金陵的燈火不會在雨中熄滅,但火光在雨幕裡暗淡下來,來往的行人撐起紙傘,相互避讓着站滿整條長街。歌樓的曲調重新彈響,單薄的琴聲伴奏過停下的舞蹈,緊閉的門窗也掩不住脂粉和旖旎的味道。

煮茗聽雨是上好的境界,他這樣想着,聽到如此雨聲便足以讓自己沉浸在安甯之中,竹簡就排在他的手邊,這樣的安甯最适合如今的自己。水氣掃清了近日風寒給身體帶來的疲軟,他平躺着在雨聲中入眠。

仿佛回到在廬州的經年時光,小時在庭院看着阿父宴請賓客,雨絲從屋檐傾瀉而下,模糊間站立着背誦夫子布置的功課,阿娘會撐着油紙傘帶下人一起去長街上走動,給自己和蘇肆帶回來一包包甜糕。再年長些的時候,便由自己跟着阿娘一起出去,贈與她玉簪木梳等,蘇肆也跟在後面隻知道讨要甜食吃,這樣貪嘴的習慣一直留到現在,為家中衆人所熟知。

雨下得夠大時,阿父就能歇下來,好不容易步入書房陪自己去讀那一排排竹卷,念念不忘為官之道,也教與自己世間是非多事。隻是不許自己碰賬目等物,一心教自己學聖賢前儒。他也如阿父所願,及冠而立,走出廬州,先到江南,再去往長安。

李融睡沉過去,沉在往日和今時的安甯裡,他将去踐行從書卷中而來的君子有道,也将走過竹簡中沒有描畫出來的萬裡山河,去讨輕風惡雨,去品衆生萬象,若有所得,便無愧于阿父,無愧于己身,也無愧于往日所學之道,無愧天地聖賢。

[1]化用自《金陵賦》

[2]摘自《金陵瑣記》中李叔通的十六樓詩

[3]出自論語八佾,質樸然後文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