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原神]教令院書記官助理記事簿 > 第45章 死夢者之歌(十九)

第45章 死夢者之歌(十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層岩巨淵第三十一批出土内容解析過程及實驗報告——關于‘深潛者’》

進一步實驗報告:

根據初步實驗結果,我們對原實驗步驟進行了改良及優化,并增加了數個基因異變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鲸類、蛙類等。

樣本擴展至每組10人,實驗人數共計100人。

由于場地問題,樣本量以五十人一組、分兩批次完成。

實驗過程如下:(略)

實驗結果:三十人成功轉化,但其中22人在一周内死亡,12人系自殺,10人因器官衰竭死亡。剩餘存活的8人則在一個月内失去正常思考能力,身體逐步癱瘓。他們完全沒有表現出深潛者該有的智慧——雖然他們的确變得更加皮實了。

批注:這根本不是我們想要創造的‘深潛者’,我們隻是用咒文造出了一個空有形式卻毫無意義的物種。這太糟糕了。我們之前已經上報實驗有進展了……可以的話,我不想讓多托雷大人失望。

回複批注:有失敗才是實驗。别那麼擔心,頭兒不會在意這種程度的失敗,總會有辦法的。

(接下來又進行了大約幾次類似的實驗,過程略,但從記述來看,研究者們的情緒越發苦悶,報告内容也逐步變成了日記形式或是小組讨論紀要)

(和之前記錄實驗報告相似的筆記記述)

和以往一樣再度回顧了一遍對于深潛者這一種族的描述,我開始思考神明到底是什麼。

雖然整個提瓦特的信仰分支相當多,但基本都是以某個魔神作為信仰對象。哪怕是七執政這種普世意義上的神明,祂們也逃不開這一原點。

但要追溯根源,神明其實是人類大腦模糊得出的一種理想。越是能夠符合這一理想的存在,就越容易被神化。

提瓦特在經曆了五百年前的那次災難後,人類迫切的需要抵禦外敵、解決難題的手段。于是,慕強心理就成了人類信仰的始發點,我們對于女皇的信仰,稻妻對于雷神的信仰,或許都是出自這一本源的依賴。

而這之中,稻妻對于神明的依賴格外強烈。天然缺乏資源、又被逃竄入暗海的魔神包圍,這些因素都讓這片土地無時不刻被叢林法則影響。他們依賴于神明,又畏懼神明,但越是畏懼,卻又越能讓他們感受到信仰的安心感和緊密性。

也因此,即使被政權壓迫,隻要能夠得到這份安心感,他們也在所不惜,甚至會自發的将這種壓迫奉為圭臬。要比喻的話,類似于被家暴的妻子會因為丈夫事後的忏悔和醫治行為,反而離不開丈夫甚至為丈夫辯護一樣。

安迪說‘稻妻人都有天生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我覺得他總結的很到位。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雷神具有絕對的武力壓制這一基礎條件下,她必須具有力量才能滿足稻妻人民‘被支配’的願望。而一旦她們沒有相應的力量,便不會被認同為神明。須彌的小吉祥草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反過來說,隻要創造出比現有的神明更有力、更貼切的存在,我們口中的神明或許也會被輕易颠覆、取代。

深潛者的信仰又是什麼樣的?他們無法背叛的那份信仰,是否意味着他們的神明在某方面有着無與倫比的統治力?而這又會不會和我們現在遇到的瓶頸有什麼關系?

或許,隻有高度認同并接受這份深潛者信仰的人,才能得到那未知之神的青睐,成為深潛者。

批注:謹慎斟酌你的想法,我們的實驗經費不多了,實驗材料也不是用不完的。還有,單純的想法不該記錄在實驗報告内。

(之後是一些散亂的實驗室記事,但都是失敗告終,沒有成功記錄)

(下一條記錄落款在14年前,距離初步實驗約一年半後)

這次天領奉行送來的樣本裡混着一個比較特殊的個體。具體的消息衆說紛纭,但唯一确切的消息是,那是個神明賜下的孩子。

但老實說,看不出什麼特别之處。外貌看起來隻是個普通的十來歲的孩子,體質一般,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能力,攻擊性不強。

也好,畢竟隔壁組給那位第六席做研究時每次都得折些人手,這位沒那些麻煩脾氣實在太好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