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在古代育種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不知道哪家婦人,見餘氏回來了,在門口叫她。

程媺聽見餘氏與她寒暄,說回來了,不出去了。她問家裡來的這些都是什麼人,餘氏說她把家裡的田地屋舍都典賣了,這是東家。

有幾句程媺沒聽清,但是有一句特别清晰,那婦人問,哪個東家還自己下來種地?

程媺:……

那婦人一會兒就走了,餘氏進來帶着一絲笑,“程娘子,六小姐和七公子有福氣呢,方才董家的說,她大兒媳婦剛生了,有奶,你看要不要……”

程媺手上可不是一個,是兩個,她問,“她兒媳婦的奶夠這麼多孩子吃嗎?”

餘氏的臉暗下來,“她家小孫子差點過滿月,折了。”

一個剛失去孩子的母親肯定是悲痛的,讓她在這個時候喂養别人的小孩感覺很殘忍。程媺說,“要她願意才好,若是她心情不好肯定不行。”

“程娘子,是董家自己問的。她聽桂兒說你生了雙胎,來的路上被老虎吓着了,現在孩子們隻能喝米湯。”

程媺:……

“那勞煩餘嬸您去把人請來,我見見她,也讓她見見孩子們,可以的話就請。先見一面再說。”

餘氏很快把人帶過來。

董家的媳婦見到程媺有些拘謹,二十歲上下,長得普普通通,腦後挽着個簡單的發髻,穿一身洗得發白的短褐,系着腰帶,更顯得胸脯鼓鼓的。

程媺問,“你叫什麼名字?”

“冬兒。”

“我叫你冬姐吧。冬姐你過來看,這是我的兩個孩子。”

聽程媺說叫她冬姐,她直擺手說不敢當,她知道這是餘氏的東家,東家喊她叫姐,她哪有那麼大的臉。

她甚為拘謹地探身看了看兩個孩子,“大小姐和小公子長得真精神。”

程媺道,“這個女孩兒叫小六,這個是小子叫小七。以後你也這麼喚他們。”

程媺讓她在炕邊坐,與她聊了些别的,最後免不了說到她孩子夭折的事。

冬兒的悲傷很克制,“我上頭有一個小子,三歲了,剛折的這個是閨女。哪能個個都那麼有福氣立住呢,經曆這種事情的婦人不止我一個,不看開些還能怎的。”

程媺見她狀态正常,别的也沒什麼好挑剔的,便直接說請她奶孩子們六個月,吃住都在這邊,另給她一兩銀子。

冬兒很滿意,差點跪下謝恩。

房子太小,又多了一個人,更加住不開。

自第一日牧雲被程媺安排住堂屋,祁松就在琢磨怎麼多出一間房。

屋後圍了一圈圍牆,圍牆齊胸高,除破損的那一塊外,其餘部分挺結實的,祁松轉了幾圈,有了想法。他用鎬尖在地上畫線,比劃了尺寸,夠用。

院子劃成U字格局,中間為天井,左右兩邊不僅可以多出兩間住房,還能做一間倉房和一間淨房出來。正堂的鍋竈撤掉,穿過天井,移到盡頭,那裡設置為廚房。

他将這個想法與程媺一說,程媺當下表示贊同。

多兩間房間出來後,餘氏和桂兒也可以自己住一個廂房了。

這幾日,桂兒和牧雲出去串門,祁松也跟着到處看。

想把圍牆加高,上面還要做屋頂的話,需要一些材料,村子裡都有些什麼材料他摸了個底,最後決定,還是用黃土夯牆,用土培砌築圓劵頂。

牧雲聽不懂程媺要了解的農事,但他這些天也在學習,趙家村現在隻有十來戶還在種地,其餘的要麼學一門手藝出去謀生,要麼在附近做工,附近有牧場,鎮上有店鋪。種地的大多數種的是苜蓿,賣給牧場喂馬,再就是種些大豆胡麻莜麥荞麥等。

按照慣例,牧雲弄了些當地的作物種子到手,也去地裡挖了土來。

他将這些天的收獲如實報給程媺。

在燕北,注定了這裡的農作物需要更耐旱、耐寒、耐瘠薄。程媺分析,當地人說土地不長糧的源頭,就是手中這抷土,土壤結構不良、容易闆結,養分貧瘠,出苗率低,影響作物生長。

程媺撚碎土塊,問牧雲,“附近可有河流?”

牧雲道,“有,名三頭河,越靠近河邊越不生作物。”

程媺不緊不慢道,“鹽随水來。”

牧雲對農事一竅不通,但他也知道良田價高,瘦田無人耕,都說種地要水,為何三頭河周圍反而種不了地?

程媺對他解釋,“這種土地有個名,喚鹽堿地,土地鹽堿化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水。其一,燕北幹旱,少雨,蒸發量大,鹽分就在土壤堆積。這與夏日炎熱出鹽汗道理相同。其二,與地下水也有關,不知道你有沒看各位村民家中的水井,那水井是打得深還是淺,是不是帶鹹味。其三,與地形的排水不暢有關,西北有高山築邊防,東面有燕雲山脈,這一片地勢低窪,水從山脈高處往中間低處流。其四,前人種地灌溉不當,隻灌不排。”

牧雲聽她一席話如聽天書,敬佩之餘不免真心發問,“阿嫂可有辦法改良土地?”

程媺語氣從容,“有形成原因自然就有解決辦法,鹽随水來,鹽水水去,水利灌排渠工程,改良物料都需要官府牽頭,我隻能盡我所能,從種(四聲)種(三聲)方面盡力而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