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沉默。林修遠快速敲擊手機:"查到了!NeuroTech現任大股東趙明遠,1999年收購NeuroWave,2008年将其重組..."他擡起頭,"也就是您論文被質疑的那年。"
季辰感到一陣眩暈。他記憶深處浮現出童年片段——某個雨夜,父母在廚房壓低聲音争吵,母親哭喊着"他不可能背叛你",而父親摔碎了茶杯。
"我需要見見他。"父親突然說,聲音裡帶着季辰從未聽過的迫切,"如果真是你哥哥..."
母親搖搖頭:"二十年沒聯系了。這次捐款都沒親自署名..."她撫過琴鍵,"除非..."
林修遠和季辰同時開口:"音樂!"
第二天清晨,弦論研究中心臨時辦公室裡,林修遠将季辰母親彈奏的《示波器情書》輸入音頻分析軟件。屏幕上跳出頻率圖譜,與父親二十年前的腦波數據完美重疊。
"這就是鑰匙。"林修遠敲下最後一行代碼,"用周阿姨的鋼琴版本做載體,配合季叔叔的原始參數..."他點擊播放,實驗室的燈突然全部熄滅,隻有投影儀自動開啟。
牆上浮現出一段模糊影像:年輕時的父親在調試示波器,母親的聲音畫外音響起:"明遠,我哥哥問你要不要加入他的實驗室..."畫面抖動了幾下,切換成英文文件《NeuroWave Research Proposal》,署名處龍飛鳳舞地簽着"James Zhao"。
季辰倒吸一口涼氣。父親站在投影前,影子被拉得很長:"所以當年...是邀請,不是竊取?"
"你拒絕得太幹脆。"母親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她抱着一個檀木盒子,"他以為你瞧不起華人科學家,就..."她打開盒子,裡面躺着封拆過的信,郵戳顯示1999年,"等你看到時已經太晚了。"
父親顫抖着抽出信紙。季辰瞥見開頭寫着:"明遠賢弟,關于腦波研究專利一事實屬誤會..."
林修遠的電腦突然發出警報:"有人遠程登錄研究中心服務器!"屏幕上代碼飛速滾動,"正在下載...等等,是在上傳文件?"
一個視頻窗口自動彈出。畫面裡是間中式書房,六十歲左右的男子正在泡茶。當他擡頭時,季辰看到了母親的眼睛。
"小雯,二十三年零四個月。"男子放下茶杯,"我猜你現在彈琴還是不喜歡踩延音踏闆?"
母親踉跄了一下。父親扶住她,對着屏幕說:"趙先生,關于1999年的研究..."
"叫大哥。"男子輕笑,"當年賭氣收購NeuroWave是想逼你合作,沒想到你甯可放棄也不解釋。"他轉向季辰,"你比你爸強,知道找程序員當搭檔。"突然換成流利的英語,"Mr. Lin,你的反追蹤程序很出色。"
林修遠漲紅了臉:"您...您怎麼..."
"五百萬美元總得确認投資去向。"趙明遠操作了下什麼,季辰電腦收到一份文件,《舒曼共振與神經修複:1980-2003年完整研究》作者欄并列寫着季明遠、James Zhao和周雯。
"最早的構想是我們三個的。"視頻裡的男人端起茶杯,"現在,該由你們完成了。"
通話結束後,辦公室裡久久沉默。母親第一個動起來,她坐到角落的電子鋼琴前,彈起《示波器情書》的最後樂章。這一次,她沒有刻意保持精确,任由情感流淌在音符間。
季辰看着父親走到母親身後,将手放在她肩上。二十年的隔閡,在這一刻消融在音樂裡。林修遠悄悄握住季辰的手,在他耳邊說:"看頻率監測。"
屏幕上的腦波圖譜顯示,當鋼琴曲進入高潮時,四個人的δ波同時出現顯著峰值——包括遠程連接的趙明遠。
"這就是神經音樂療法的未來。"林修遠敲下保存鍵,"用真實的情感連接,而不僅是精确的數據。"
窗外,北京又飄起了雪。鋼琴聲穿過玻璃,與雪花一起落在這座見證了三代人愛恨的城市街頭。季辰忽然明白,科學和藝術從來都不是平行線,而是在某個維度上緊緊纏繞的弦,隻需一個正确的頻率,就能共振出改變世界的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