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宋淵愛吃,唐錦翊便又做了道紅油春筍。
再加上一道荷塘小炒,一道清炒豇豆,配着一盆菠菜豆腐湯,午餐就備好了。
蘇周也在這時來了。
宋淵挪了挪,讓他坐在身邊,剛誇贊着唐錦翊的好手藝,忽然驚訝道:“你的頭怎麼了??”
幾人聞言同時看去。
蘇周别過頭,原不想讓人看見,那宋淵卻不依不饒,非得看看頭上的傷,闆着他的身子不讓動。
撩起額側的發絲,隻見一塊小小的痕迹,紫得發黑,實在顯眼。
“這是怎麼了?疼不疼?”
宋淵一邊說一邊吹,心疼得緊。
蘇周摸了一把,看着唐錦翊說道:“心裡隻想着快點吃飯,誰知進門時拐得急了……竟碰在門框上,唐兄,我今日可要好好補一補。”
想着房中還有跌打損傷藥膏,唐錦翊便讓唐九去拿。
蘇周站起來連連擺手:“不必不必,我早就不疼了,還是快請這位小郎君坐下,咱們開飯吧,我都迫不及待想嘗嘗了呢!”
唐錦翊隻當他是不願意用尋常百姓家的藥膏,便不再勸,笑了笑,請他坐下來。
唐九卻不坐,隻是拿了碗碟和筷子站在後邊,“主人,你想吃什麼?唐九來伺候。”
唐錦翊回頭,正遇上他湊過來的身子。
粗布麻衣透出一股淡淡的炭火香,令人心緒沉靜。
唐九以燒火夫的身份留在百味樓,但誰也沒将他當下人待過,如今都在吃飯,怎能讓他站着伺候?
唐錦翊拉着他的胳膊,拉長聲道:“你站着我坐着,你夾着我吃着,叫我怎麼張得開口?快坐下吧~一會兒菜都涼了。”
唐九微微彎腰,不聲不響地夾了一塊黃瓜放入碟中。
第一碟先給了宋淵,随後又夾了一塊放入碟中,第二碟給了蘇周。
最後一筷夾了豇豆,放于唐錦翊跟前。
“今日菜品味重,請各位先吃點清口小菜開胃,我去找笊籬來撈辣椒。”
宋淵都愣住了,直看着唐九拿下牆上挂的笊籬,又輕飄飄地走回來,才叫好道:“我本以為你隻會燒火,沒想到照顧起人來竟如此周到!”
“唐九每日能吃到美味,是得了天大的福份,照顧好主人,自然是應該的。”
“唐兄,你看看,靈兒利落能幹,唐九能說會道心又細,有他倆在身邊,你真是好福氣!”
宋淵誇完,一口一塊拍黃瓜。
真是酸酸甜甜、清脆爽口。
下一筷子便直接伸到沸騰魚的盆中,夾了一大塊魚片,放在米飯上。
魚片帶的點點湯汁澆在飯上,慢慢滲透,将米粒層層包裹。
連魚帶米吃上一口,隻覺嘴唇又麻又痛又燙,酥麻過後,一股醇香在口中蔓延開來。
……
唐九早上的宣傳十分有效,才做的一大笸籮幹脆面幾乎被前來品嘗的百姓一搶而光。
雖然并沒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但還是得了一百多份訂單。
唐錦翊感覺非常滿足。
肯花錢預定的人定然是幹脆面的忠實粉絲,在美食面前,他們不在乎百味樓的名聲,反而更注重味道和品嘗體驗,回去之後絕對是幹脆面的活廣告。
一傳十十傳百,名聲打開了,幹脆面的生意自然不用愁。
接下來就要把重心放在麻辣燙上了。
左不過是為百味樓引流,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充足。
做食物生意跟别的不同,開業前期隻聽評價就能知道這個項目能不能帶來利潤,畢竟,好吃的話必定有回頭客,不合口緣的,再不會來第二次。
……
搶占唐錦翊攤位的白面小生原是在唐家幹過一年活的雜役,名為朱曉,後來得了王氏青睐,收入院中當了園丁,每日隻負責修剪樹枝的輕活兒,閑了就陪主人說話讀書,過得相當自在。
王氏常聽人們說唐家二郎的幹脆面是城中頂好吃的,雖然知道說的是誰,但總不好拉下面子去買。
她從未吃過幹脆面,卻學會了做,想着憑自己多年的經驗,定不會做得比唐錦栩差。
誰知差朱曉搶了攤子去賣,卻總賣得不好,最後還被人圍着挑刺兒,她心裡急得很。
家主和花姨娘走後,東街勾欄裡的小食生意就隻剩下戲園一家還跟她繼續合作,要她家的炒貨和甜水,光這些東西根本賺不到多少錢。如今,人們對幹脆面接受度很高,勾欄瓦子裡還沒開始引進,若她能将幹脆面全部引進,那會是一大筆收入!絕不能讓那小崽子登了先機。
今日聽說百味樓有品嘗會,王氏便讓朱曉去探探口風。回來後,朱曉把唐錦翊要去東街賣宵夜的事告訴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