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錦翊曾經探遍汴京的所有菜攤子,發現并無辣椒可賣,便知當地之人并不知道辣椒是什麼。
如今宋淵好奇得緊,就算告訴他也無妨,隻說是自己做出的新型調料就可以了。
“這可是我做菜又辣又香的秘方!我給它叫‘辣椒’。”
“辣椒?這個辣字,倒跟它的味道相輔相成,十分搭配。”
宋淵點點頭做恍然狀,“這辣味幹而不燥,香而不膩,雖有些嗆,但極能激發食欲,我都要流口水了。”
“隻是我看這辣椒之中還有麻椒,油光也很多,實在不知該如何入口。”
其實在第一次吃沸騰魚的時候,唐錦翊也有這個疑問,那麼多油,吃着豈不會膩?好在後來做菜師傅給了他答案,已消疑慮。現在,他又可以把那套說辭搬出來給宋淵念叨念叨了。
唐錦翊道:“辣椒和麻椒隻是調味,真正吃的時候是要撈出去的,還有這油,雖然看着很多,其實隻是浮在湯汁之上,有很好的保溫功效,可将熱氣封存于湯中,這樣一來,等到咱們吃飯之時,裡面的魚還是熱的。”
“裡面竟還有魚?”宋淵驚訝道。
“嗯,我做的這道菜,名為‘沸騰魚’,裡面不光有魚,還有其他配菜呢,相信宋兄吃過之後定能喜歡。”
“沸騰魚?沸湯配嫩魚!唐兄這菜名取得也是極好哇!!後邊兒還有什麼菜?快讓我見識見識吧”
“還請稍等片刻,待我下面幾道菜做好,上桌便可知曉。”
唐錦翊故意繞了個關子,先請他坐了下來。
随後,将做好的新口味幹脆面挑出一些,用油紙盛着送到案桌之上。
“宋兄先吃些小食解解悶兒吧。”
宋淵看到面前擺放的幹脆面,發現它們跟最初的樣子有些不同,竟都變成了圓圓的面塊。
有的面塊上裹着一層紅粉,有的面塊上沾着細細的蔥花,還有的,竟包上了一層雪白的糖霜。
分别捏起來嘗了嘗,不禁對唐錦翊刮目相看。
“唐兄,你做的幹脆面越發好吃了,如今做成圓圓的形狀,吃起來的口感比方形的更好,且這紅的辣,綠的香,白的甜,各有風味!!你可真是能耐!”
“這口味還不算多哩,等過幾日我做出了新調料,再給你做個奧爾良的,做個燒烤的,再做個怪味的,保你喜歡!”
唐錦翊說着話,啪啪兩聲,把黃瓜拍成了碎塊。
利落地收進盤中,拿了些芝麻灑上。
“诶?蘇兄去了哪裡?怎不見跟你一起過來?”
“方才說有東西落在車裡,要回去拿,許是拿了東西又遇見熟人了,說話呐。”
宋淵說着,又吃了一粒幹脆面。
蔥香滿口,酥脆極了。
盤中調入兩勺香醋、一勺醬油、一勺白糖和少許鹽,最後再淋入幾滴香油。
又一道清口小菜就做好了。
唐錦翊端菜上桌,“拍黃瓜清爽可口,十分解膩,若一會兒宋兄覺得魚肉過辣,就在米飯中拌上些黃瓜,倒入底下的湯汁兒,酸甜味就将辣味掩住啦。”
“哦?原來這沸騰魚要配米吃?”
“嗯。”
唐錦翊掀開鍋蓋,騰騰熱氣卷着米香滾出來。
吹散煙霧一看,米飯已經蒸好了,珍珠般的米粒兒十分飽滿,一團團抱在一起,黏黏糯糯,挨着紅棗的地方還有一圈淡淡的紅。
這時,唐九回來了。
廚房的門敞開着,從竈台處正好能看到他進後門。
唐九看起來心情不錯,手中提着一隻木桶。
“唐九啊,你又去洗衣服了?”
唐錦翊喊了一聲,這小子是怎麼了?不是洗床單就是洗衣服……
“主人,我沒洗衣服。”
“我方才出去撿槐花,正碰上一位賣桶的老翁,原想向他推薦咱家的幹脆面,誰知他拿不出錢來。可他聽了我說,實在是想吃,便提出用木桶來換,我看這桶挺好的,擅自做主應了他。”
唐九提着桶走過來,臉上紅撲撲的。
如今天氣漸熱,衣物一兩日便要換洗,桶的用處可就多了,尤其自己每日還……
他咬了咬嘴唇,沒敢看唐錦翊,把桶放在廚房外,連忙接了靈兒的活。
回來就好,唐錦翊不再多問,對着靈兒道:“幹脆面我都做好了,靈兒拿幾包到大廳去分了,讓幹活的夥計們也嘗嘗鮮。”
“哎,我這就去。”
靈兒擦了擦手,心中十分歡喜。
翊哥兒真是長大了,越來越懂事,心思穩重不說,竟還知道想着下人們了!實在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