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是被官差架出來的,賈化還好,不過一上馬車也很快睡了過去。
林海撐着沒有睡着,到了吳家先喝了點粥墊了肚子,洗漱完後躺在松軟的被子上睡到天亮。
第二天,三人又被送進了貢院,開始第二場考試。
九天三場考試,到後來林海也撐不住了,強撐着把最後一題做完,出來的時候腿已經在打擺子了。這次他沒有力氣吃飯和洗澡,一進房間就睡了個天昏地暗。
吳家的下人不敢大聲說話,走路也蹑手蹑腳,生怕吵醒了三個讀書人。
接連休息了好幾天,他們總算恢複了。
距離發榜還有一個來月的時間,吳庸閑着沒事又出去玩了,賈化也經常不在家。林海雖然生活習慣好,能堅持考完,但由于底子弱,他決定還是在家待着休養身體,不肯出門。吳庸還拿此事調侃,說林海是大門不出的小姐。林海一笑而過沒有同他計較。
這天晚上,好久沒在一起吃飯的三人終于碰面。吳庸突然說:“這幾日我在外面走動,聽到不少關于時飛兄的事迹,他們都說你已經是蘇州有名的才子了。”
這話說的有點酸溜溜的。賈化放下筷子,表情沒有任何波動,說:“才子什麼的實在是過譽了。我不過是參加了一兩次文人集會,作了幾首詩罷了。”
賈化擅長作詩,于此道林海也是望塵莫及。
吳庸咬了咬筷子,“什麼集會?我都沒聽你說過。”
“偶然的一個機會參加的,”賈化沒有細說,而是轉移了話題,“明天晚上在明德樓有詩會,你們兩個要去嗎?”
“我當然要去。”吳庸立馬說道,然後又問林海,“如海,你也去吧,天天待在屋裡太悶了。”
林海本來不想去湊熱鬧的,但是架不住吳庸軟磨硬泡,最後還是答應了。
第二天晚上,三人穿過大街,來到明德樓。他們到的時候,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賈化确實闖出了些名氣,他一進來,不停地有人同他打招呼,他也很熱絡地跟他們寒暄,把吳庸和林海抛在一邊。
吳庸見狀冷哼一聲,自己湊到人多的地方去交際了。
林海找了張沒人的桌子,這裡正好靠近大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他四處張望,突然被人群中一個身影吸引住了。
那人穿着寬松的道袍,風神疏朗,像一棵矗立在高山上的青松。
孫悟空察覺到有人在注視自己,他擡頭面向那道目光,原來是個讀書人,眉目分明氣骨清,能少年得第平布青雲,若能為官可以造福一方百姓,是個大貴之相;奇怪的是,他眉間隐約又透着幾分黑氣,像是個夭亡之命。
林海見人家也看向自己,不好意思地朝他一笑,收回目光。
他垂頭抿了口茶,剛才真是太失禮了。
正當他懊惱時,耳旁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這位小友,我可以坐在這裡嗎?”
林海擡頭發現來人是剛剛街上的那位道長,忙說:“可以,您請坐。”
當朝尊道崇儒,見有道人進來,在明德樓服侍的仆人端了素茶點心請孫悟空吃。
孫悟空謝過之後,跟林海交換了姓名,他問:“公子是來參加秋闱的秀才相公吧?”
林海點點頭:“您叫我名字就行,道長,您是往哪去?”
孫悟空說:“我生來就帶有煞氣,師父說隻有行善積德才能化解。所以我離開道觀,雲遊四海,鋤強扶弱。如今來到蘇州城,沒想清楚下個地方去哪裡,所以在街上閑逛。”
林海本就對孫悟空一見如故,聽了他的來曆後對他無比折服,當下就邀請:“道長,您既然不知道去哪,何不與我同行?”
孫悟空驚訝地看向林海,他好久沒有碰到這麼熱情的人了。
林海認真地說:“待放榜之後,我就要回吳江縣祭祖,然後北上參加院試,這一路上會經過不少地方,說不定我還能幫助你呢。”
孫悟空本來就想待在他身邊幫他度過劫難,說不定又能解掉一層煞氣,見林海主動邀請他,順勢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