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小侯爺女扮男裝曆險記 > 第39章 長河百裡祭

第39章 長河百裡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建章府主城門

方将軍不讓太子出城,太子決意要出:“天已放晴,孤此次南行下荊,就是為了荊州水利,現在孤的子民飽受荊州洪澇苦楚,孤就在此處,有何不當為?”

“殿下乃一國儲君,安危身系大梁萬萬子民,不可隻為一府百姓挺身赴險,臣懇請太子殿下返程!”方肖安絲毫不讓。

他認為左右長河大壩已然決堤,太子不顧安危前去,除了能給曲中百姓一個心間的慰藉,剩下的當地官員都能做。

所以哪怕就留在建章,派人趕赴曲中,行救災之事也好啊。

但他不知道,曲中府尹毛震洋是個什麼德行。

太子雖從元青争那兒知曉了這毛震洋,但他也不能當衆就說人家不作為,反而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去到曲中還得用這位毛府尹。

“十安!孤今日若能為了自身安危放棄曲中百姓,來日就能為了自身安危抛棄萬萬子民!”太子含怒道,“你難道願意看到這樣的一國儲君嗎?”

“可曲中已然是天災之地,它隻是一州裡的一府而已,”方肖安也自有一番道理,“這天下不止曲中府需要太子,大梁所有神州都需要太子!所有府地都需要太子!”

太子咆哮:“那靖州十府呢?你放下了嗎?”

元青争從方才就聽說了曲中決堤的事兒,準備上頭怎麼說,她就怎麼做,建章也好,曲中也罷,該去哪就去哪。

卻又聽聞太子與方将軍吵起來了,因為去不去曲中的問題。

富貴險中求。

她想了想,決定過去拉偏架。

剛走到近前,就聽到太子在咆哮靖州十府。

這是大梁子民都不可提及的逆鱗,也是“江相為奸”的來源。

都道先帝時期,匈奴人是從江相那裡得到的消息,才順利打下了靖州。

傳言那消息,是靖州布防圖。

現在說好聽點,那片土地還叫靖州,說難聽點,大梁對這十個府已經沒了任何話語權,那片土地已經屬于匈奴人了。

可誰都沒證據能證明江相通敵,全是捕風捉影的流言而已。

更何況十府淪陷不久,先帝就駕崩了,當今陛下即位,還對江斯老兒吹捧有加。

曾也有将領谏言出兵攻打匈奴,奪回靖州十府之地,卻不消幾日就被貶谪了,現下不知在守哪塊地方。

方将軍終于沉默。

太子見他不言,語氣也和緩些許:“你放不下靖州十府,孤又如何放得下曲中百姓,有些事現在力所不及,但孤會成長,總有一天力所能及。

屆時孤就命你去親手把淖旗府打回來,誰也越不過你去,你要是打不下,你就提頭來見。

但現在曲中府需要孤,孤在那裡,可以安撫人心,可以壓下不必要的暴亂!”

方将軍掙紮一瞬:“不一樣,殿下,不一樣,你在偷換概念,請殿下返程!如果殿下執意前往,那就請踏過末将的屍骨!”

“方十安!”太子突然伸手拔出他的佩劍,劍鋒直抵向他的咽喉,“孤是太子!你這是在抗命!”

方肖安年少成名,淖旗府其實不曾淪陷,那時他帶人守住了,守城役裡,他赢得漂亮,那是他的家。

可最後他用命守護的城,卻被劃給了草原王庭,成為了靖州淪陷的最後一座城。

他現年三十有餘,十幾歲上痛失家園,靖州之痛于他而言,隻怕鋼刀刮骨都不可拟。

元青争見事态不妙,連忙喊了一聲“殿下”。

上前見禮,他對太子說道:“殿下,臣支持殿下救助曲中之心,殿下何往,臣必同往。

而方将軍隻是擔心殿下的安危,也并非沒有此心,一切都好商量,不如放下刀劍?”

太子瞧他一眼,壓下火氣,卻并未收劍:“十安,靖州失去的每一府縣,在孤心裡,都和曲中府縣一樣重要,孤一處都不會放棄。”

元青争又勸到方肖安身上:“方将軍,古語有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①同理,一府不治,何以治天下?

若太子殿下今日能不顧曲中百姓,來日又如何能有庇護靖州十府所有百姓之心?又如何能夠庇護大梁萬萬子民?

殿下要去,此乃正明儲君之舉,這是一步一步的事情,不是可以取舍的事情,少了哪一步,殿下都會失去民心,這于大業無益、于國本無益啊!”

太子在民間确實頗有聲望,這是他夙興夜寐,奮力辦差才累積下的。

彼時方将軍不知是被勸動了,還是吵累了,頭一扭,望向路邊。

元青争就坡下驢,沒坡硬下:“殿下,方将軍同意了,他服軟了,你看!”

方肖安握着空鞘的手緊了緊,沒出聲。

太子見狀,這才收手把劍送回鞘裡,擡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安,你說過,安能退也?”

恍惚聽到這話,方肖安的思緒,被瞬間拉回在淖旗府殺匈奴人的時候,在靖州守備軍裡當校尉的時候。

他那樣張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