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的院落與自家隔兩條巷子,車馬過去不過一盞茶的功夫。
烈陽在上,三房為招待今日上門的帖客,在家門口的大長街上搭起涼棚,家仆與婢子穿梭其間,滿臉喜慶地招呼着人。
三房官職不高,下帖宴請的不過是族中親眷和官場上的人情。
雖有皇後娘娘親臨,但也不好太過明目張膽地讨好,有心之人不到,但賀禮必得送達。
三房嬸娘自晨起便盛裝等在廳間,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與各家上門的女眷過場面,又吩咐下人仔細伺候貴客。
上晌午,家下花重金請來的花腔戲也咿咿呀呀地開場了。
得閑下來,門上的跑着回禀,說皇後娘娘的車駕快到巷子口了。
三房的人立時嚴陣以待,收拾衣衫整理鬓發,一等内監高喏,神情恭敬地跪下衆呼給皇後娘娘請安。
崔雪朝自正門階下坦坦而過,待得坐定,吩咐衆人起吧。
三房嬸娘拘謹之下透着三分讨好,“娘娘,迎親典須得午後,家下請了望京有名的戲班子,請您點一出吧。”
吉利日子,自然要點郎情妾意幸福美滿的,崔雪朝翻了下,擇了一台《青衫婿》。主要講小富之家一對兒女陰差陽錯結為夫妻婚後甜蜜終老的故事。
戲班子得了令,不一會兒各色角兒粉墨登場。
“卻道,好男兒一襲青衫,貌如玉.....”
因是人家嫁女的宴,不好喧賓奪主,崔雪朝點過一出戲後笑着跟三房嬸娘說不必拘謹,“今日有客,三嬸不必關照我,若有忙事,自去應對吧。”
得此話,三嬸蹲個禮,下了高台直奔後院閨女的繡房。
親生的閨女要出門,從往後就是别人家的婦,當娘的還有好些貼己話要說。
那道匆匆奔去的身影落在崔雪朝眼底,不由想到來日自己出閣。
戲台當啷一聲,原是前幕唱完,嬌娥女兒上台自陳。
“我本是青城山下一女子...可憐我~~母喪太早....幼有鄰家哥哥為伴...”
啊,原是‘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一段好緣。
“給娘娘請安。”
崔雪朝露出笑意,“您來了。”
辜夫人身邊一高一矮,高的是見過的辜雲纓,矮的看模樣不及腿高,約莫五六歲,眼睛圓又亮,肉嘟嘟的小臉蛋挂着暑熱的紅,真是天真可愛。
“這是?”
辜夫人把那孩子往前帶了下:“月兒,來給皇後娘娘拜安。”
可愛的小姑娘軟乎乎地喚了聲皇後娘娘好。
辜夫人:“這就是我上回跟娘娘提過的那孩子。”
崔雪朝反應過來,回頭看一眼萬姑姑,萬姑姑從袖間掏出個荷包送到小姑娘手裡,“明月姑娘,這是娘娘送給你的見面禮。”
孩子睜着大眼睛看向辜夫人,見她點頭,腼腆地接下,這回聲大了些,“謝謝娘娘。”
辜夫人領着兩個孩子坐在下首的椅上,“郡主的身子弱,連帶着這孩子在娘胎時沒養好,五歲了還跟小貓崽似的。前些時候戲荷塘裡的魚時不小心中了暑氣,今日好了,一聽說我和雲纓要出門,磨着非要跟來。”
嗔怪的語氣,但辜夫人眼裡的關愛做不到假,見小姑娘眼巴巴盯上了長案擺的荔枝,伸手慢慢剝着。
這時節荔枝不是稀罕物,尤其對于崔家來說。
劍南的産物順着修繕好的江道一路溯上,到大渡口轉運冰車,到望京時那外殼剛好發軟成熟。
辜家與崔家交情深廣,兩家大宗在朝堂上互為臂膀,私底下姻親盤起來也成樹脈。
辜夫人:“三房的蓮清非說三房隻他們兄妹兩個,怕趙家那将門虎勢,婚後待嬌娘不好。纏了雲生好些時候,說嬌娘小時候也喚雲生一聲阿兄,今日怎麼也得做半個娘家阿哥來門上撐腰。”
“左右雲生今日休沐,不好白吃你三嬸家的好席面。”
聞弦知意,辜夫人說這一大團,是在給她打預防。
午後趙家上門接親,崔雪朝必然要去後院一趟,遲早得跟辜雲生碰面,屆時兩相惹出什麼眼神官司,落到有心人眼裡隻怕不妙。
“蓮清自己文武不行,勞雲生阿兄受累了。”
她接應一句。
辜夫人喂過孫女荔枝,擦去孩子唇邊的汁水,說應該的。
彼此忖着合适再沒開口,擡眼望向高台,見那姑娘一張紅綠的面上盡是淚水,原是竹馬另娶棄之不顧了。
怎麼就點了這麼一出?
崔雪朝撫撫鬓發,要去更衣。
下了高台,那淚人凄婉的唱腔聽不真切,長長地舒口氣。
“娘娘可是不舒服?”
突然炸響在耳邊的一句話,吓得人心頭狂跳,愣着眼撇過頭,是今日換了賀功的侍衛,叫袁什麼來着?
這人是何時站在自己身後的?
“你說話前怎麼不出聲?”
侍衛如墨濃沉的眼死死盯着她的面容,“娘娘是在心虛嗎?”
“放肆!”
她甚少有疾言厲色的時候,淡如清荷的人瞬間恣意成一株嬌豔的牡丹,越發讓人挪不開眼。
侍衛不甘地憋口氣,屈膝半跪在地:“皇後娘娘恕罪,是在下一時失言。”
暗惱的眼落在她高翹的鳳頭履上,最上面的那顆明珠在她裙裾褶上若隐若現,與那唱着被負了心的女子掩面而泣時竟有幾分隐喻地相通。
“娘娘莫氣,這侍衛言行冒犯,待今日卸值便黜免了他的官,交由賀大統領處置。”
崔雪朝抿唇,“今日若敢再犯,仔細你的腦袋。”
能進禁衛的人皆有來頭,且此人從國姓袁,說不得是河東哪一支的小輩。
冷言警告過,再不多看,仆從領着貴客去了後院歇息,沒一會兒端上精緻的一桌飯食。
隻是夏燥沒什麼胃口,随意扒了幾口分給随伺的阿屏等人。
三房的院落并不寬敞,辟出來的客居勝在幹淨整潔。窗外緊鄰一口湖塘,樹梢蟬鳴陣陣還有呱呱蟆叫,吵得人心火大,硬閉着眼歇了兩刻鐘。
前院已有炸鞭的響聲,想來是快到趙家迎親的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