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瑾立刻道:“殿下,咱們隻有這一次機會,若是讓太子齊王發現不妙,咱們就輸了。咱們輸不起,這玄武門必須關。敬德,不要顧及其他人,你立刻率人去把城門關了。”
“好嘞。”
正當尉遲恭轉身要走,卻又有一騎飛奔而來。
那人飛馳到李世民面前,下馬一拜,道:“殿下,長孫大人命臣傳話,陛下不在甘露殿。”
“不在甘露殿?”李世民有些不可置信。
這個時辰,皇帝陛下應當剛剛起身,還在梳洗。
李世民派長孫無忌去甘露殿,就是找了個理由将陛下勸到海湖遊船去。此刻,卻有人告訴李世民皇帝陛下不在甘露殿。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是:此事敗露了。
難道是我的身邊有奸細?李世民眼中怒光一閃。
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現在容不得他百思。
“敬德,玄武門不要關,上馬,你去秦王府喊人,天亮之前務必出長安城。”
“是。”
就死是不可能就死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西京長安更多是太子的勢力,東都洛陽才是秦王的大本營。
大不了反了他娘的,然後劃潼關而治,徐徐圖之。這天下我能打下一次,我還不能打下第二次嗎。李世民如此想着。
說動就動,八百玄甲軍又疾馳而出,不帶走一片煙塵,直奔長安東城門。
李世民心中着急,帶着玄甲軍飛奔,馬蹄聲獵獵,炸響了整個長安城。
然而此刻,卻有一些布衣百姓,稀稀落落地帶着包裹行李往西而去,神色匆匆,除了避讓李世民的軍隊,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仿佛是在逃命。
李世民也關注到了這樣的情況,他現在顧不上這些,隻是吩咐了句“不得傷人”,便策馬而去。
不過須臾,李世民一行就來到了東城春明門前。
東城春明門守将瞧着城門下頗有精神的軍隊,眼睛一跳,喝道:“何人闖門!”
天色比剛才稍亮了一些。
然而,從下往上仰視,李世民隻能看到個人影:“奉陛下旨意,捉拿叛軍!你等立刻開城。”
“叛軍已經打到長安了?”聽得出來,守城将領大驚失色。
李世民狐疑:什麼叫叛軍已經打到長安了?能稱得上叛軍的不就是……
咳,這時候還是不罵自己了。
正是跑路的時候,李世民的第一目标還是打開城門跑路,所以附和:“是。”
守城将領正要開門,突然一個一百八十度大回環,盯着城門下陌生的軍隊,道:“你們不會是叛軍卧底想要騙開城門吧?”
李世民臉一僵,咬牙道:“我若是叛軍卧底,我父兄受天打雷劈,百死而不得輪回!”
守城将領猶豫了,道:“可有陛下谕旨?”
李世民道:“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陛下口谕,谕旨尚未過中書省下發。”
“什麼時候谕旨還要過中書省了?”守城将領嘀咕了一下。
李世民見守城将領猶猶豫豫,威脅道:“你若再不開門,誤了軍時,唯你是問。”
此時,尉遲恭也快馬而來,後面跟着一輛馬車。
尉遲恭縱馬碎步到李世民身邊,小聲道:“殿下,王妃安好。”
王妃安好就代表孩子們也安好。
長孫無忌的小隊也飛奔而來,稍微平息慌亂的氣息,也向李世民道:“殿下,是臣之過,沒能探得陛下不在太極宮,太子,似乎也沒來。”
李世民點點頭,示意知道了。
“你們在嘀咕什麼呢?”守城将領又呵斥道。
長孫無忌從懷中取出黃绫,道:“陛下手谕在此,你等速開城門,不得延誤。”
“臣請看陛下手谕,以證真僞。”
“延誤軍機,這等重罪,你吃罪得起嗎?”
兩方僵持,終歸是守城将領率先動搖了。
畢竟是個人都看得出來,李世民帶的軍隊是精銳,若是真想對長安城做些什麼,此時應該已經打上城頭來了。
然而城門正要被打開之時,卻聽到有驿使疾馳而來,高聲喊道:“叛軍崔乾佑率軍出潼關,已向長安而來。”
“叛軍崔乾佑率軍出潼關,已向長安而來。”
“叛軍崔乾佑率軍出潼關,已向長安而來。”
一句話讓守城将領急忙打開城門。
一句話也讓李世民頭暈目眩。
什麼叫,叛軍率軍出潼關?潼關失守了?潼關怎麼失守的?崔乾佑,是誰?崔乾佑是怎麼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打下潼關的?
潼關是連接長安與洛陽的重要門戶,李世民要跑去洛陽,就必須要經過潼關。
現在你告訴李世民潼關失守了?
李世民很混亂,李世民很崩潰,李世民差點摔下馬。
“殿下!”尉遲恭連忙去扶。
即便城門因此開啟,李世民也來不及沖出去。
守城将領放驿使進來後,便催促道:“将軍,你們既然是要抗擊叛軍,就請盡快出門吧。”
經過這麼一折騰,天色微亮。
城牆上的人終于能被看清了。
李世民又一次擡頭,迎着光看向那位守城将軍,頓時臉色大變:“你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