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放下公文,粗粗翻過情報卷宗,忍不住皺起眉頭:“隻有這些?”
下屬忙不疊地解釋:“大人,都在這裡了。”
這卷宗上所述的乃是宴上那名禮院令史的姓名籍貫、家庭構成、近日行蹤、求學科舉經曆以及入禮院以來經手的主要事務。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隻是一個出身不顯的普通小官,挑不出一絲一毫特别的地方。
王相點一點紙張上的某行字:“此人前幾日頻繁出入當鋪?九貫錢,對八品官來說可不是小數目,她拿這筆錢去幹什麼了?去查,繼續查。”
下屬點頭哈腰:“主君,已經查過了,她在京城沒有特别的開支,屬下已經派人下她老家作查。”
王相颔首,複又拿起公文。
*
計相立在池邊,回身從侍男手中接過帕子,拭淨手上殘留的魚食。
她拿起下屬剛剛遞上來的情報文書,随手翻閱,卻在近日行蹤那一頁停留了許久。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圖謀憑風扶搖之人啊……
晁本愚微微一笑,那就給她這個機會。
*
謝拂桐煞費苦心,挑出一個價格公道又拿得出手的體面酒樓,又花了好幾個晚上去找地方風物志來看,生怕在原主同鄉面前漏出馬腳。
二月十八,請客吃飯,賓主盡至,談笑晏晏。
飯前先有兩碟勸酒果子助興,一碟是酸甜蜜煎,另一碟則是櫻桃畢羅。蜜煎精緻可口,畢羅薄皮之内朦影玲珑,食之唇齒生津。主菜則是三珍脍和羊頭簽,再添上一道蕨菜兜子和藥膳山藥粥,佐之幾道涼菜,湊成一副齊全的席面。
飲禦諸友,炮鼈脍鯉。
唐人喜食生魚片,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食脍,大力推廣,乃至傳入異國,詩文中更是頻頻提及,如“侍女金盤脍鯉魚”、“青魚雪落鲙橙虀”,舉不勝舉、不計其數。
今至我朝,魚脍依舊盛行,光是東京城内有名的脍魚菜式就有魚鳔二色脍、紅絲水晶脍、鮮蝦蹄子脍、水母脍、三珍脍等不下三十餘種,時人皆以食脍為美事。
此外,齊人以羊肉為貴,雞鴨魚肉次之,豬肉再次之,牛肉最賤。羊頭簽,乃是将羊頭肉剔除切碎,再用豬油網卷起,熱油炸至焦黃,外焦裡嫩,鮮美可口,食之回味無窮,享譽京城内外。
兜子則是一種東京城内風靡一時的小吃,由透明彈牙的綠豆薄皮和多種多樣的餡料組成,包裹作兜狀,形似福袋,又似兜鍪,由此得名。
其中又以“山海兜”為上上品,将蕨菜、筍、河蝦和魚切丁調制,包裹為餡,曰之為兜山裹海,名字頗有意趣,向來深受文人墨客所喜。
今夜席中略談了些科考題目、家鄉風物、文壇轶事、旅途見聞等閑話,又開了兩壇米酒,賓主盡歡,最後席散。
宴中有一人回下榻的客棧能與謝拂桐同路,從酒樓下來,二人依舊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