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是看着嚴俐進來的,眼裡幾乎有光,抿着嘴又禁不住想嘴角上揚,嚴俐的頭發因為走得太快而有一點飄。
大概是一個暑假沒見嚴俐,倒有一點不習慣了,林亦抿着笑繼續低頭對答案了,内心當然是喜滋滋的。
嚴俐在講台上講安排,然後算是開學第一課得說一點東西吧,又飚了一段英文。
林亦忽然覺得,這種感覺好陌生但是也好熟悉。
熟悉得就好像,空氣中漂浮的白色泡沫如退潮一般朝四面八方褪去,雲開霧散,一點點純白的聖光忽而斜穿雲層,照了進來的感覺。
嚴俐上課也就跳着講講題目,這題過了就立刻到下一題,反正都有答案,因此也不需要喊人回答,期間倒是帶着複習了不少以前的知識點。
期間嚴俐笑着嫌棄了一句王興洋:“年級部昨天才把暑假作業發給我們老師,你們一個個拿到暑假作業也不知道幫老師要一本。”
林亦内心好笑:“還可以這麼操作?”
一節課沒有什麼波瀾,嚴俐行雲流水地講,同學們隻要記就可以了。節奏拿捏得倒是很合适,讓一個暑假過後的同學們沒有兵荒馬亂和措手不及,就這樣把作業本一頁一頁翻過去,甚至有一點點閑适,讓人可以不驕不躁地慢慢回憶起被遺忘的東西,就像窗外悠悠揚揚飄過的雲、吱吱呀呀的留聲機和深遠小巷裡傳來的老歌。
嚴俐講了暑假作業的一半多一點,就下課了。林亦還在記黑闆上最後一個小知識點。
嚴俐喊課代表,林亦盯着黑闆應了一聲。
嚴俐環視了一下班級,看見擡頭還在抄筆記的林亦,笑了一下,走下了講台,俯下身子問:“林亦啊,大家暑假的練字本收上來沒?”
林亦點點頭,朝後面看了一眼:“嗯,收了,放在後面了。”
嚴俐示意林亦走:“一起送辦公室去。”
林亦朝張心怡招了招手,坐後排的張心怡會意,抱起了一半的本子等林亦過來。
林亦加快了腳步,跟在後面也出來了。
回來的路上。
林亦對張心怡:“如果不改班級那我們班就在二樓,高二英語組也在二樓,到了高三,教室和辦公室又都在三樓,送作業都方便不少,現在倒好,還得爬兩年的樓,高二還是那麼遠。”
張心怡知道了林亦這麼深思熟慮的想法,簡直笑cry:“老鐵你是認真的嗎。”
數學進行到第四本書,開始了立體幾何——高考的送分題,但是如果寫的不嚴密可能會判為全錯。
剛開始沒有涉及到什麼面面平行、線面平行、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隻是關于多面體、棱柱棱錐的基本概念。林亦開學前怕李亞炜又瘋狂布置作業或者搞當堂寫的把戲,把這一冊書的配套練習《38分鐘》先寫了三四課。
李亞炜廢話還挺多,先是抨擊年級部對安排老師的不滿,說什麼年年到了高二都是一個班一個老師,說什麼這樣一來會把兩個班都害了。
大家也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作笑談了。
這節課先講了幾個平面基本定理和引理,果不其然又開始喊人背書,李亞炜一下子喊了十幾個,林亦又一次光榮被點,好在半學期下來,倒也摸清了李亞炜的套路,摳字眼,慢慢講就行了。
講平行六面體的概念,李亞炜突然下來抱走了林亦書立裡面碼的整整齊齊的一摞書,林亦原地震驚。
李亞炜在講台上不慌不忙做演示,把這一摞書斜了一個角度,說這就可以看成一個平行六面體。
第一排的王木木、夏思楠回過頭直笑。
李亞炜講完了又下來把兩手間的書遞給了林亦。
林亦雙手接過來整理着,内心一百個問号,連書整理的比較整齊也是個錯誤???
課上的挺快的,李亞炜就布置了兩課《38分鐘》讓同學們課上就開始寫。
林亦之前寫得差不多了,就剩幾個比較難理解或者不知道格式怎麼寫的題目空着,隻好磨磨蹭蹭裝作在寫的樣子。
好在班上提前寫的不是林亦一個。
李亞炜下來轉的時候還問林亦:“提前寫的?”
林亦答:“嗯,還有幾個當時不會。”
李亞炜:“好,那再想想,蠻好的。”
然後就萬年老傳統,既然新課講完了,李亞炜準時在下課前就走了,六班因此基本踩着放學鈴沖出了班門。
林亦内心:“數學家庭作業做完了怎麼辦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