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林亦也有點蔫兒,直接把帶讀推給了張心怡。
盡管有一點不舒服,課和晚自習還是要上的。
五月不涼的風翻飛起泥土和青草的氣味,夜色在若有若無的蟬鳴中潛滋暗長。
教學樓兩側校園主幹道邊的路燈發出昏黃的燈光,映得放學時分同學推車出校門的影子格外長。
教室的燈光已經稀稀拉拉了下去,隻有少數班級的燈還亮着,人聲已經不多了,隻有走廊的燈還盡職盡責地亮着。
這一天唯一的安慰是晚上放學時聽見别的班同學的一句話吧。
分班第三天,我想嚴老師了。
學校老師改卷子的效率也真的快,第二天周練成績就出來了。林亦拿到傳到手的卷子,130,還行,和以前水平差不多。再瞄了兩眼趙曉筱、朱依若和蔣霏她們,一個150,兩個145,林亦歎了口氣。
講台上的李亞炜發話了:“這次卷子簡單,我們班均分138,所有沒達到均分的站起來。”
林亦瞪了瞪眼睛,看了看周圍也陸陸續續起身的同學,一臉震驚地站了起來。
李亞炜開始罵:“這麼簡單的卷子,要放在以前我兩個班均分至少再提五分,有的同學哦,130都沒達到,那就是連現在8班和11班都不如。”
說完就用極具壓迫性的目光審視着杵在那兒的同學們。
沒有人能與這氣場抗衡,一個個都站着,紅了臉,就連坐着的達了均分的同學也低了頭不敢與他對視。
過了十幾秒,李亞炜才又一次開口:“第一題錯的站起來。”
林亦擡了頭,看見原來站的同學坐了下去,也趕忙跟着坐了。
總共是兩個人錯了第一題,所以還站着。
李亞炜開口:“不評講,你們自己看着辦。”
林亦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李亞炜明擺着是一題一題訓,而自己第二題上打了一個叉。
剛反應過來就聽見李亞炜喊第二題了。
第二題錯了7個人。
林亦反而比第一次站起來時更加窘迫了。
李亞炜就是要用這種方式,毫不留情地罵你。這種看起來像批評小學生的方法,對待高中生似乎更有用。
填空最後一個題比較有難度,李亞炜沒喊同學站。林亦這才發現,她們145的分數基本都是因為錯了這一題加上大題的最後一小問。
感覺身邊的空氣都凝固了。好不容易熬完了這一節數學課。林亦跑到走廊上,大口地呼吸着新鮮空氣,又不自覺地幹嘔了幾下。
這一周的周日剛好是數學競賽的初賽,因為剛分班,學校的座位表是按分班前的花名冊排的,也就是說原來老11班所有同學是一個考場。
林亦和王梓彤兩個人坐了一起,打算互幫互助。
王梓彤對自己也沒什麼信心,就想着還有其他幾個大佬:“我們等會要坐陳佳欣和石濤他們後面就好了。”
林亦趕快說明情況:“你不知道?他們寒假參加過培訓的不和我們一起考。”
王梓彤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學校特地把寒假出去培訓的同學和高二堅持學競賽的同學安排在一起考,監考老師會比林亦她們那些普通考場管的要松的多。
但是林亦頂住了壓力,在老師不注意的時候瘋狂翻競賽書,居然硬生生連蒙帶猜做完了還沒學的橢圓題。
好的壞的暫且不說,分班後見到原來班上的小夥伴們,說說笑笑就挺好。
雖說第一周當選嚴俐課代表特别開心又被被李亞炜虐得懷疑人生,林亦還是在考完競賽後回教室,當然是9班教室,拍了班牌以及座位表的照片。
這一周,黃萍的語文課學了曹禺的話劇《雷雨》班上僅有的幾個女生起哄,然後在晚讀課分角色朗讀,邊讀邊笑,聲音大到整個樓層都聽得見。
李亞炜處處針對8班11班同學自然不用再提。課上也隻是背背概念,但是林亦家庭作業做得還是挺順的。
嚴俐也自然不提。
唐文強上課經常莫名其妙地笑起來,像個孩子,還會贊美物理書編得真好。
朱家軍在為其他幾個班的同學補進度,林亦她們班這一周就比較輕松。化學競賽也正式成為物化班的專屬,其他班的同學不約而同選擇了退出。
盡管有一點生病了,林亦還是挺努力地去适應,因為她知道,他們都很好。
他們,不僅是一幫優秀的同學們,還有每一個老師,不用說嚴俐,應該還有那個李亞炜。
明明周日回顧這一周時覺得李亞炜還行,現實又毫不留情給林亦潑了一頭冷水。
周一晚上有一節李亞炜看着的晚自習。
林亦正慢條斯理地看着化學的參考書咕哝着題目。李亞炜在講台上坐定,開了投影:“大家拿出一本練習本出來。”
趙曉筱向林亦解釋:“要做當堂作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