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玄武街的日子 > 第20章 古老的源頭 上

第20章 古老的源頭 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講陸子油和璜泾之間的事故之前,我們要先知道一個故事。

傳言從東漢開年,戰争頻發,北疆的領土被少數民族步步侵蝕,南方的漢人越來越往長江後退。長期的戰争吞噬國力财力,統治者疲于戰事,政局黑暗,這陣子風氣傳到民間,安平享樂的勁頭就越傳越廣。那會的文人已經無望向上發展,各大城市商樂繁榮,信仰卻缥缈虛無。人在物欲橫流的時候總會産生迷茫,就在這時,一種奇特的宗教開始在民間徹底興起。

這個教的創始人叫做張角,翼州鋸鹿郡人,以《太平經》為啟發,融了黃老思想,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号,端着符水咒術為人治病。乍一聽不靠譜,但在百姓尋醫問診無地可去,殘肢斷臂生不如死的時段,太平道是在精神上是最好的良藥。畢竟除了沾泥沾土的同鄉,沒有人會在自己苦痛喊病的時刻上門來慰問。人在這樣的時候,甯願相信符咒治病,也不相信那些錦衣玉食的官人官醫。就這樣憑着信服力,太平道在十餘年間迅速發展,一度積攢數十萬信徒,分布在青州、徐州、幽州、冀州等地,浩浩湯湯。

期間,張角将信徒們分為“三十六萬軍”,每一方設“渠帥”統領,在那個百姓流離失所、疾病肆虐的年代,率領着飽受災痛的流民與貧民們發起了那一年最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接下來的曆史我們都知道了,張角也許病死,也許戰死。與他協同作戰的弟弟張梁、張寶相繼在戰敗後被殺。黃巾起義最後宣告失敗。然而精神上的影響從來都像漣漪,觸波後層層向外波開,生生不息。戰後的年間,白蓮教、五鬥米道、新天師道相繼出現,各類道教真經不斷湧現,信徒也開始在全國不斷擴大,各類門派冗雜分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中,有個叫做張穹嶽的人,在漢末年間,帶着他的玄真道,開始丈量中國的南北土地。

玄真道承繼《太平經》“玄乃天道”思想,又有老子“道生一”之念,基于此之上,還有“新”的地方。也有人批評過該道是“四不像”,然而張穹嶽頂着壓力,順着提出“五德終始,玄天繼水”,開始遊走在民間,拉攏信徒。

人們都問,張穹嶽是何方人物?答案是沒有人知道。

張穹嶽籍貫不詳,家世不詳,甚至可以懷疑,連他的姓名都不像真的。但這樣反而更加加深他行于雲上,來由山間的仙人之意。漢末大疫裡,百姓病死苦痛,這個身世不明的外鄉人帶着他的符水而來,結合古法針灸,組合出一種新的醫病之法,“玄辄針法“。黃巾起義失敗後,符水醫人早已被名家口口相傳,證實完全是騙人事,然而張穹嶽一來,配合着古法符水,結合從未見過的針灸,卻真的用出了效果。第一年,在一整個縣都淪陷于瘟疫的痛病之時,張穹嶽的針法卻醫好了一鄉的病人,就這樣,”玄辄針法“就這樣開始在鄉裡鄉外聞名。

第二年,張穹嶽宣稱,在峨眉石室發現了太平道祖先張角生前留下的《玄元太平青領書》,說書裡道,張角生前曾發覺太平道虛無缥缈,不立不定,故覺悟玄真一道,隻是彼時太平道已在全國有重大影響,故暫不傳播内外。

張角去世數十年之有,之後數十年間,各類分支自成一派,但未曾有人發現過祖師爺的真傳。霎時間,整個山裡山外的道民直至半江的道民都被驚詫。第一批質疑者來到張穹嶽門前,傳說道間的辯經會在青城山持續了三天三夜,最終質疑者慘敗,心服口服,成為了玄真道的第一忠實信徒。至此以後,玄真道作為江内的一門新的分支,開始不斷壯大,不計其數的信徒相繼來訪,而後拜倒在門前。就在玄真道越做越大的階段,司馬家族内鬥,八王競相争權。戰火平息後國力空虛,貴族迂腐,邊境羸弱,國家早已中空,趁着這一時匈奴鮮卑入境,匈奴攻破洛陽,晉室南遷,東晉十六國時代正式開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