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駱襄震驚。
小皇孫殿下幾時會說話了,還說得如此流利?
那個和小皇孫說話的男人又是誰,為何說話的腔調聽起來奇奇怪怪的。
還有,他藏身何處?為何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駱襄滿腹疑惑,眼珠轉動,快速四下掃視,卻發現殿内除了陛下,皇後,太子,太子妃,九皇子,小皇孫,蘇嬷嬷,再無他人。
駱襄掃視這一周,雖沒找到陌生人,但卻發現除了眼觀鼻鼻觀心的蘇嬷嬷,還有搖搖晃晃認真走路的小皇孫殿下,所有人都盯着他看。就連九皇子都一心二用,一邊牽着小皇孫走路,一邊歪着頭看他。
見大家如此,駱襄登時反應過來,剛才小皇孫殿下和那神秘人說話,不止他一人聽見,至少此刻盯着他的人全都聽見了。
他正琢磨着是否要開口詢問一二,就見太子殿下豎起一根手指擋在嘴前,朝他打了個噤聲的手勢,又指了指自己身旁的椅子。
他雖不解,卻也依言照做,走到太子身旁,安靜落座。
太子微微側身,以手罩嘴,用兩個人能聽見的音量說:“先聽,稍後再同你說。”
見太子如此神秘兮兮,駱襄點了點頭,押下心中困惑和一絲莫名的激動,學着大家的樣子,端起茶杯來,裝作若無其事地慢悠悠啜着茶。
小羊駝以極快的速度掃完了駱襄,【小主人,掃完了,你想問什麼?】
裴泊蒼抓着裴凖的手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那你先說說,他是不是好人。】
小羊駝已經知道自家小主人對好人的定義了,搜了搜答道:【駱襄,今年剛滿二十歲,安國長公主的嫡長孫,任職錦衣衛指揮使,自始至終都是站在昭慶帝這邊的。】
裴泊蒼:【安國長公主,我知道,是我那位住在城外寺廟裡的姑祖母,我見過她一回的。】
小羊駝:【對,就是她。】
裴泊蒼:【那你仔細說說他們。】
小羊駝:【安國長公主是先帝的長女,不過是庶出的,平日裡性子溫和寡淡,待人接物總是帶着幾分客氣和疏離,從不涉足諸位皇子間的明争暗鬥。】
【兩人雖為親姐弟,但因着嫡庶之别,再加上安國長公主刻意避嫌,所以昭慶帝和這位庶長姐的關系也不算太過親厚。】
【當年先帝驟然駕崩,昭慶帝雖為儲君,繼承皇位名正言順,但黎太後有意扶持他兒子常山王上位,且當時常山王麾下的十萬大軍已陳兵京城五十裡外。】
【前朝有黎閣老,後宮有黎太後,還有前一任司禮監掌印從中摻和,三股勢力交織在一起,昭慶帝的處境可謂極其艱難。】
【值此危難之際,從來不問政事的安國長公主挺身而出,召集皇室宗親,以先帝遺诏為憑,慷慨陳詞,力挺昭慶帝。】
【因着安國長公主的凜然大義,令左右搖擺,持觀望态度的宗親們最終站在了昭慶帝這一邊。】
【安國長公主這番鼎力相助,為昭慶帝最後能夠順利登基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從那之後,昭慶帝對這位長姐就十分敬重,登基之後,封了長公主為安國長公主。】
【按大宸祖制,驸馬不能入仕為官。偏偏安國長公主膝下隻有一子,又自幼體弱多病,昭慶帝本想重用安國長公主親眷,卻無人可用。】
【直到駱襄十六歲那年,昭慶帝見他身手利落,機敏過人,便将他納入了錦衣衛。】
【四年過去,駱襄從小旗做起,之後總旗,百戶,千戶,鎮撫使……,一直到兩個月前,終于坐上了指揮使的位置。】
【駱襄武藝超群,能力出衆,且忠心耿耿,昭慶帝十分喜愛這個外甥孫。】
裴泊蒼:【那我皇爺爺寝宮失火那晚,我駱襄哥哥在哪來着?】
小羊駝:【那晚駱襄在北鎮撫司審問犯人,後來聽聞昭慶帝寝宮失火,便帶親衛狂奔而至。】
【到了殿前,得知陛下還在裡頭,不顧火勢兇猛,濃煙滾滾,二話不說帶人就沖了進去,最終把陛下和池太妃都背了出來,可還是晚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