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古代锔瓷暴富 > 第51章 51

第51章 5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主持評定會的是一位李夫子,話音一落,其他五位夫子緩步入場,在正前方的長案後落座。居中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正是山長周明遠。

考核正式開始。學子們依次上前陳述自己的文章和實踐。每位學子輪流上前講述自己對“君子”的理解。有人引經據典,有人慷慨陳詞,但大多流于空泛。

作為家屬,莫驚春和趙無眠坐在後排觀摩區,看着一個又一個學子展示他們的“君子之行”。

作為學子的鹽商之子柳真元,果然聲勢浩大,兩名仆從展開一幅長約兩丈的畫卷,上面詳細描繪了他七日來的種種善舉,每一幅小畫旁邊都有受助者的簽名或手印。

“學生以為,君子當推己及人,濟困扶危。”

柳真元聲音洪亮,“這七日來,學生共救濟貧民二十三人,修繕道路五十丈,資助失學童子五人......”

夫子們頻頻點頭,在冊子上記錄着什麼。

莫驚春注意到,周明遠山長雖然也在聽,眼神卻有些飄忽,似乎并不十分在意。

輪到莫少謙時,已近午時。不少人開始坐立不安,夫子們也面露疲态。莫少謙深吸一口氣,捧着茶具和冊子走上前去。

“學生莫少謙,拜見各位先生。”他的聲音不大但很清晰,“學生以為,君子愛财,取之有道。”

這句話一出,滿堂嘩然。

不少人交頭接耳,有人甚至輕笑出聲——在這個崇尚“君子不言利”的時代,這樣的開篇着實大膽。

莫少謙不慌不忙,繼續道:“孔聖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可見聖人不諱言利,唯強調取之有道。學生家傳制瓷之術,今以老岩泥制此茶具,從選土到成器,凡七十二道工序,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展開記錄冊,詳細講解每一道工序的意義,最後指着茶具道:“此壺此盞,質樸無華卻實用非常。學生願将其贈予書院公用,以表心意。君子之器,不在華美,而在實用;君子之道,不在虛名,而在實心。學生以為,君子不在廟堂之高,而在市井之間;不在空談闊論,而在身體力行。”

正堂内漸漸安靜下來。

周明遠忽然起身,走到莫少謙面前,拿起一隻茶盞細細端詳。

莫少謙繼續道:“這幾日,學生在市集擺攤賣貨,既為證明'君子愛财,取之有道',也為觀察世間百态。學生見到豪紳一擲千金買無用之物,也見到貧婦為一文錢讨價還價;見到仗勢欺人的惡少,也見到路見不平的俠士......”

他的講述樸實無華,卻因真實而動人。當他說到蕭景摔杯又賠償,以及沈翊仗義執言時,堂下響起一陣善意的笑聲。

“故而學生以為,君子當如瓷器,外表光潔,内裡堅實;甯可碎而不屈,縱有裂痕亦不失其美。君子處世,當如锔瓷之金線,既能彌合裂痕,又不掩其傷,反增其韻......”

莫驚春在台下聽得入神,沒想到大哥竟能将瓷器與君子之道聯系得如此精妙。

點評環節,周山長親自開口

“好一個‘君子愛财,取之有道’。”老人聲音渾厚,“老夫教書四十載,第一次聽到有人從這個角度诠釋君子。據說你還給一位兒子在邊關的老婦人修過碗?!”

“禀山長,”莫少謙拱手道,“我為那位老婦人修複是一隻土陶壽字碗,那隻碗市價不過二十文,但它是老婦人在邊關的兒子托人送回。對一位母親而言,它是遠在邊關的兒子的一片孝心。學生修補它,用的金粉價值遠超碗本身,但學生收獲的,是老婦人眼中那份喜悅與感激。”

“君子之道,亘古常新,守仁則嶙峋若孤松立雪,應時則婉轉如素練随風,此所謂——守常真于方寸,納萬象于襟懷者也。”

莫少謙的話音落下,堂下先是落針可聞,可随即響起熱烈掌聲。

“諸位同僚”,周明遠山長回到座位,環視其他夫子,“老朽以為,今日最佳當屬這位學子。其文不尚空談,而重實踐;其行不慕虛名,而求實效。其'君子愛财'之論,看似離經叛道,實則切中肯綮,既承“君子務本”之精髓,複攝當世‘與時偕行’之新意,可稱真光不滅,新水長流,此境甚契吾意,不知諸位以為何?!”

“附議!”

“附議!”

“老夫也附議!”

......

剩下的五位夫子無一反對。

周明遠颔首:“老夫宣布,此次考核,莫少謙拔得頭籌!”

蕭景和沈翊因“見義勇為”也通過了考核,不過三人因遲到一事,被罰清掃書院院子三個月。

評定結束後,周明遠山長親自将入學文書交給莫少謙,他捋須道,“修然書院歡迎你這樣的學子。記住,君子不器,但器可載道。此外,之前老夫的許諾也算數。”

就這樣,莫少謙正式成為了修然書院的學生。莫驚春和趙無眠在府城又多停留了幾日,遊覽名勝,品嘗美食,順便為大哥購置了些生活用品。

正當莫驚春計劃着去參觀府城著名的瓷器市場時,一個風塵仆仆的王家窯工找到了他們:“二小姐,大少爺,三老爺和三夫人讓您兩位速速回家,莫家老宅二房的二小姐訂親了,正日子就在五日後!”

“什麼?”莫驚春手中的糖人掉在了地上,“忘夏姐和誰成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