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清晨,攤子剛擺上,就有不少客人如約來取貨。
莫少謙趕忙取出修補好的器物一一交給客人。
正忙碌間,那位拄着竹杖老者也慢慢悠悠的踱步而來。
修然書院松濤閣,正是前任山長的住所,而老者也正是前山長張明誠老先生。那日雖未說明,但說出書院松濤閣的時候,就等于自報家門。
而莫少謙和莫驚春,也才明白過來這是書院專門的考驗。
隻不過為何是前山長張老先生,後來才知是他自己提出來的,而原因居然在現任山長周明遠送給他的一壺一杯的老岩泥器物上。
“張山長!”
莫少謙趕忙放下手裡的活,迎了上去。
“我過來看看,你忙你的,有阿春就行。”
坐在旁邊茶攤的張老先生笑呵呵的說道,哪還有前幾日那跋扈刻薄的模樣。
莫少謙答“諾”就躬身行禮去招呼客人,而莫驚春則接過老先生手上的茶包。
茶攤老闆非常有眼力見兒,此刻已經提着熱水在一旁候着了,莫驚春打開茶包,取出裡面的一壺一杯和茶罐,開始泡茶。
很快,茶香濃郁,張老先生輕抿一口,怡然自得。
而莫驚春拿出自己的锔瓷工具,開始修補一件筆洗。
“昨日說到锔釘除了材質不同,花樣也可不同,阿春,詳細說說。”
張老先生先開口了。
莫驚春點頭,打開锔釘盒子,取出兩枚梅花釘說道:“這都是梅花釘,但一隻直接由銅片剪成,而另一個則是由銅絲掐絲而成.....”
與此同時,莫少謙也在攤子邊忙碌着,或為客人講解老岩泥器物和锔瓷手藝,或收取客人修補的器物。
陽光正好,人間萬象。
臨到午時,天氣居然開始下雨,過了正午,雨水居然越下越大。
“大哥,别等了,你先回書院,我留着等老婆婆。”莫驚春和莫少謙躲在茶棚裡。
莫少謙卻搖頭:“那位婆婆說好要來取這碗,恐怕是因為下雨耽誤了行船,時辰尚早,我和你一起再等等,......”
攤子已經收拾好,剩下未售賣出去的器物都寄存在附近一家客棧裡,這雨越下越大,别說做生意,就是走路都難。
西市除了那些固定商鋪,小攤位基本都撤了,雨下太大,路上甚至都沒什麼人,讓莫少謙留莫驚春一個人在此,怎麼可能?!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時辰,才終于等到穿着蓑衣的老婆婆。
“雨太大,船走不了......我還以為你們已經走了,好人啊,好人啊。”
老婆婆擦着眼角滿口感激,尤其是當她看到修複一新的壽字碗時,更是激動得雙手顫抖:“這......這比原來還要好看......”
金錫修補的痕迹在碗上勾勒出優美的紋路,碗底的五星造型,更是刻意為之的設計。
莫少謙小心地将碗包好:“婆婆,這碗現在更加結實了,銅釘裡封了桐油,盛熱湯也不會漏。”
莫驚春在一邊也讨喜的添上一句,“别說等您兒子回來用這碗給您盛壽面,等您有了孫子,這碗定還好好的傳給您孫兒。”
老婦人笑容滿面,接着就非要給錢,莫少謙和莫驚春再三推辭不過,最後隻收了一文錢作為“彩頭”。
這一幕被同在茶棚中的幾位行人看在眼裡,主動提出為莫少謙的考核作證簽字。
送走老婆婆,莫驚春兄妹倆也沒耽擱,直接沖進雨中,向驿站飛奔。
但下雨天,府城街道又錯綜複雜,就算坐着馬車,等他們出了城趕到東郊的書院大門時,守門的童子已經準備關門了。
“童子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