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谷把所有人的意見彙集到一起,回答:“姑娘,我們大夥都覺得這雨一時半會停不了,地裡的桃黍苗可能保不住了。”
傅知喬眉心死死地擰着。
這的确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高粱苗無法成活,那麼今年醉詩仙的産量就要減少了。
往嚴重的說,如果高粱受到了暴雨的影響,那麼大米、糯米等其他作物也同樣會到暴雨的影響而減産……
“官府發通知了嗎?”
“報曉人來過了,他說今後幾天都有雨。”
報曉人就是負責報告天氣情況的人。
這麼大的雨在青州很是少見的,如果隻是下一會兒還好,最怕的就下個不停。
傅知喬繼續追問:“赤水河上可有修建水壩?”
劉平谷意會:“有的,不過東家無須擔心,赤水壩修的很高很牢固。”
赤水河上的堤壩修的很牢固,這種近乎自我催眠的話并不能讓傅知喬放下心來。
她必須要保障好自己的釀酒原料,為了保證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都有糧食釀酒,傅知喬得不得早做打算。
當晚她就趕回了青州城裡,找出青州城志仔仔細細翻看起來,城志裡面一般會記載當地發生過的事。
翻到第二本城志的時候,傅知喬看到了自己想找的内容,八十年前青州就發生過一次水患。
這個信息讓傅知喬不得不重視起來,接着她又找出了青州的地圖查看,青州的地勢比較平坦,有大小好幾條河流穿過,其中最大的就是赤水河。
持續性的降雨一定會讓赤水河裡的水位提升,當水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時,河水不能及時疏通,大壩被沖毀是大概率事件。
這個時代的堤壩修建技術有限,哪怕修的再牢固那也不是萬無一失的。
傅知喬立即讓文山派人去赤水壩附近守着,有情況及時彙報。
另一邊,她分配給文江的任務是去周圍各個縣城裡買糧,從所有能買糧食的地方緊急的收糧。
文江、文山、程業玄、王奇等人全部被她派出去買糧了,為了不引人注目,傅知喬讓他們喬裝打扮一番再去買糧,大的糧商就一萬斤為單位采購,中小型的糧食鋪子就以千斤為單位采購。
青州城最大的糧鋪叫五谷糧鋪,傅知喬是這裡的常客。
糧鋪掌櫃的跟傅知喬已經很熟悉了,之前釀造太白酒的大米一直是在這裡購買的,他立刻笑意盈盈地打着招呼。
傅知喬說明來意。
“十萬斤?”糧鋪掌櫃十分詫異,“怎麼一下子要買這麼多糧食?”
十萬斤大米其實不算多,但她之前采購是有規律的,一個月大約出來采購個一兩次,每次采購的量一直是四五萬斤左右。現在一下子從四五萬斤提升到十幾萬斤,這種反常的行為難免會引起猜疑,她隻能在平時購買的量上慢慢加一點。
傅知喬:“酒莊裡準備釀新酒,需要大量的糧食,這不,我第一時間就想到黃掌櫃的你了,黃掌櫃,我可是你們五谷糧鋪的大顧客了!”
黃掌櫃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傅老闆親自上門,我自然是要給你優惠了,到時候新酒釀出來了可别忘記送我一壇啊!”
“好說好說。”
畢竟是商人,這麼大一筆生意怎麼能不做,黃掌櫃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最後,她以十二文一斤的價格買了十萬斤精糧。
她親自帶着人去收購糧食,她要的量大,給的價錢又公道,僅僅四五天就已經收購到了七八十萬斤大米,高粱也有三十萬斤,當然,賬本上的錢也花掉了一大半。
僅僅留下了五萬兩銀子作為酒莊備用資金,還有一萬兩銀子作為工人們的工錢,除了這五六萬兩銀子之外,其餘幾十萬兩銀子全部被她投入到了買糧食裡。
傅知喬此刻有點慶幸自己沒有讓餘柔岚一塊跟着回來,不然這麼大筆的花銷,她還要想辦法去說服餘柔岚同意。
大米和高粱加起來共收了一百多萬斤,把農莊裡那四五個大庫房全部塞滿了。
與此同時,修建新糧倉一事也在快馬加鞭進行着,糧倉修建的事情她從購糧的第二日就開始準備了。
之前酒莊裡修過糧倉,大家都有經驗了,即便這一次的工程時間趕得很緊,村民和工人們都很配合,沒日沒夜的搬石料也沒有絲毫偷懶的行為。
糧倉建的差不多後,還要在裡面燃燒茅草幹柴,利用用高溫将糧倉裡烘幹,燃燒後的草木灰順勢埋在地底下,最大程度的做到吸水防潮。
同時,她還讓文山去檢查了酒莊裡情況,糧倉、酒窖門口都堆放了沙袋,附近也有挖排水溝,酒莊裡目前一切安好。
連續十幾日了,雨水依舊是斷斷續續的沒有要停下來的迹象。
精明的商家已經嗅到了商機,開始提升糧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