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已經慢慢開始炎熱。呂小布一行人馬自東阿遠行,傍晚終至泰山郡外圍。呂小布立馬遠眺,但見奉告城郭高聳,烽火台上守卒如林,城牆陰影如巨龍般盤踞在平原之上。
“李黑、魏續、樂進。“呂小布轉身看向三人,聲若雷霆卻不失沉穩,“奉告為泰山郡治所,守備森嚴,曹操爪牙已滲透其中。“
他伸臂指向東南方向,繼續道:“你三人率部直奔巨平、成縣方向等我。巨平,古蚩尤與黎龍駐足之地,千年文明在此發端。“語畢,嘴角微揚,流露出對那片土地的莫名向往。
“巨平也是于禁老家,“他轉向衆将領,眼神中閃過一絲算計,“倘若遇到于禁的家人,務必善待。于禁此人,日後定會成為我軍得力戰将。“
魏續眉頭緊鎖,抱拳問道:“主公獨自入城,恐有不測。可有萬全之策?“
樂進也皺眉道:“不瞞溫侯,薛悌已與曹操達成同盟。表面中立,實則已是曹氏之人。“
金烏西沉,最後一抹血色染紅了遠方的城牆。呂小布負手而立,戰袍獵獵,如同一尊雕像般屹立在黃昏中。
“既知薛悌為曹操之人,“呂小布轉身,眼中寒芒一閃,“我自當小心行事。“他将方天畫戟交給魏續,接過李黑遞來的短刀藏于袖中,“此刀雖小,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李黑眉頭一皺,忽然提議:“主公若執意獨行,不如讓魏續與樂進率兵先行,我帶赤兔馬和兩百騎兵在城外接應。“
呂小布沉默片刻,目光如炬,似乎将李黑看透。“就依你所言。“
衆人對視一眼,懸着的心稍稍放下。溫侯勇武天下無雙,出城之事自不在話下。有李黑接應,更添一層保障。
待魏續、樂進等人帶兵消失在遠方塵嚣中,呂小布長舒一口氣,策馬向奉告城徐徐而去。
奉告城内,街道井然,百姓往來如織。泰山郡在薛悌治下,頗具生機。落日的餘晖灑在坊間屋宇上,為這繁華都市披上一層金色的薄紗。
呂小布行走在熙攘的人流中,他步履從容,心中卻在思索如何在這龍潭虎穴中尋找可為己所用之人。
奉告的酒肆格局與他處迥異:多是當街一個“丁“字形的大櫃台,櫃裡預備着熱水,可随時溫酒。工匠們傍午傍晚散工後,常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靠櫃外站着,熱熱地喝了休息。若肯多花一文,便可買一碟鹽煮筍或茴香豆作下酒之物。若出得起十幾文,更能買到葷菜,但這等闊綽之事,短衣幫們大多消受不起。唯有穿長衫的,才能踱進店内隔間,要酒要菜,慢慢地坐飲。
一座名為“醉仙樓“的酒肆前,呂小布駐足觀望。店内人聲鼎沸,杯盞交錯,煙火人間的氣息撲面而來。
酒肆内有一人引起了呂小布的注意——他站着喝酒,卻偏偏穿着長衫。此人身材高大,青白臉色上的绉紋間時常夾着些傷痕,胡須亂蓬蓬的,花白交雜。雖着長衫,卻又髒又破,好似十餘年不曾補洗。
“潘大哥,你這酒錢還沒給,沒辦法再給你倒酒了?“一聲無奈的歎息從酒肆内傳出,震得門前行人紛紛側目。
“好酒……再來一碗……“醉漢聲音含糊不清,身形搖搖欲墜如風中殘燭。
那人一開口,酒肆内衆人便都看着他笑,有人高聲調侃道:“潘大哥,你是不是又被你婆姨趕出來了!“
醉漢不應,隻對櫃台内的夥計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說罷,排出九文大錢。
其他食客故意高聲嚷道:“你婆娘是不是又罵你沒本事了?“衆人哄笑,聲浪此起彼伏。
呂小布挑眉,見機而入。他邁步走進酒肆,但見那青衣醉漢被酒家掌櫃拽住衣襟,身形搖晃如秋風中的落葉。
“潘大哥,“掌櫃面露愁容,語帶懇求,“你已欠了三十餘貫,這般下去,我這小本生意如何維持?“
醉漢迷離的雙眼微微張開,醉眼惺忪中擡頭看了掌櫃一眼,含混道:“待我……日後富貴……自當加倍奉還……“
“什麼加倍奉還?“掌櫃聞言,更加無奈,“這話已說了百餘遍!每次醉酒便如此誇口,清醒後又不認賬。今日若不結清舊賬,休想再踏入我店半步!“
一旁食客皆側目而視,有人搖頭,有人竊笑,如同看一場鬧劇。
就在掌櫃欲将醉漢驅趕出門之際,一個渾厚的聲音自人群中響起。
“掌櫃的,他所欠錢款,我來代付。“
衆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人起身,從懷中取出一方絹布,擲于桌上。那人身形壯碩,面容堅毅,眉宇間透着幾分剛正不阿之氣。
掌櫃遲疑片刻,上前拾起絹布,展開一看,竟是三十二貫整錢銀票。掌櫃眼前一亮,連忙點頭哈腰:“多謝這位客官,正好三十二貫。“
那人轉頭看向衆人,淡然一笑:“潘大哥雖好酒貪杯,卻也有過人之處。去歲我途經此地,遇山賊攔路,命懸一線之際,正是他挺身相救。在座的各位,哪個沒有受過他的恩惠?“
衆人聞言,笑聲戛然而止,不再言語,氣氛頓時凝滞。
掌櫃也垂下眼簾,輕聲道:“潘大哥不飲酒時,确實俠肝義膽;隻可惜一沾酒就如此模樣,實在可惜。“
呂小布心中對這醉漢添了幾分好奇,他走近,向那替醉漢付錢的壯漢抱拳緻意。
那壯漢歎息道:“潘兄懷才不遇,胸有韬略卻無人賞識,故常借酒消愁。“
不多時,醉漢已然清醒很多。呂小布聞了聞那酒水,發現氣味清淡。他暗忖:“如今的酒大多以米麥釀制,酒度不過二十左右,非後世蒸餾烈酒。難怪這醉漢能這般快速醒轉。“
醉漢睜開雙眼,不覺羞愧,拱手緻歉:“多謝馬兄又一次解圍,潘某無顔面對。“
那壯漢拍拍醉漢肩膀,寬慰道:“潘大哥不必理會這些人,燕雀安知鴻鹄之志?“
二人落座,又要了幾碟小菜,再添熱酒,低聲交談起來。
忽聽一陣整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酒肆門簾忽被掀開,一隊兵士魚貫而入,為首一人身着官袍,面容冷峻,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郡督郵高堂隆!“酒肆内衆人紛紛起身行禮,空氣中彌漫着一絲緊張。
高堂隆環視一周,沉聲道:“奉太守薛悌之命,搜尋殺害王框的兇手胡毋天。有人見過此賊,還請告知。“
店内一片寂靜,無人應答。隻聽得窗外風聲呼嘯,吹動檐下鐵馬風鈴,發出清脆的響聲。
高堂隆冷哼一聲,帶人離去。待其走遠,酒肆内衆人才松了一口氣,重新落座。杯盞聲又起,熱鬧再起。
忽聞隔壁桌傳來一聲低笑:“表面文章罷了。“
呂小布循聲望去,隻見隔壁桌坐着兩名年輕文士,一個十五六歲,眉清目秀;一個二十五六歲,風姿儒雅。二人正竊竊私語,仿佛洞察了什麼天機。
那年長些的青年搖頭道:“王框之死,表面上是胡毋天所為,實則背後另有玄機。“
少年點頭,低聲道:“曹孟德早已派人聯合胡毋天除掉王框,借此試探薛悌之心。高堂隆此來,不過是做個樣子罷了。“
呂小布聞言,内心一震。這兩個年輕人對時局的洞察如此精準,實在難得。
“潘大哥,“壯漢輕聲對醉漢說道,“聽聞曹操四處搜羅人才,不若前去投奔于他如何?“
醉漢放下酒杯,搖頭歎道:“馬賢弟,曹操雖為世之英雄,奈何乃官宦子弟。我這等白衣寒士,難入其眼啊。“
話音剛落,之前那兩位年輕人也沉默下來,眼中閃過一絲失落。
呂小布見機上前,聲音洪亮卻不失溫和:“天下英雄,自當唯才是舉,豈可以出身定論?“
聞言,衆人俱向呂小布望來。那少年文士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之前曹操曾任徐兄長為司空軍謀祭酒參軍、五官将文學,然以病辭官;'潛身窮巷,頤志保真',雖'并日而食',過着極貧寒清苦的生活,卻從不悲愁。畢竟當時曹公也隻是看中徐幹兄長的文學才華,并沒有認可他的教育理念。“
“統賢弟謬贊。“那長者微微搖頭,謙遜道,“我也不過一介隐士罷了。不像這位兄台——“他指向呂小布,觀其器宇軒昂,身高八尺,在當時确實非常醒目,“竟能洞察'唯才是舉'之理。“
那名喚作統的少年起身,向呂小布拱手道:“如若不嫌棄,可否共飲一杯?“
呂小布也站起身來,拱手回禮:“承蒙賞識,不勝榮幸。“
呂小布擡眼看到之前的酒鬼二人組,見二人也在觀望這邊,然後抱歉對二位書生說道“我想邀請那邊二位一起,不知是否可以。”
那二位書生相視一眼,都點頭同意。
于是,呂小布向先前的醉漢與壯漢一并抱拳道:“二位之前談話,令在下佩服。不知可否一同品酒?“
那兩人相視一眼,起身回禮道:“敢不從命。“
“在下潘璋。“醉漢拱手道。
呂小布心頭一震——潘璋?東吳名将潘璋?那壯漢必是……
“在下馬忠,與潘兄乃同鄉摯友。“壯漢也向呂小布拱手示意。
呂小布心中更驚——果然是他!日後斬殺關羽的東吳雙雄,如今竟在此相遇!這算不算開挂啊。呂小布真是心中無限開心,這倆人現在都是在野狀态,必須拿下。
那兩個書生也都齊聲。
“在下徐幹。“年長者拱手。
“仲長統。“少年也抱拳相告。
呂小布心中又是一震——仲長統?徐幹?這兩位可都是漢末著名思想家!難怪對時局洞察如此精準。天意如此,泰山奉告今日竟是奇士雲集!
“久仰四位大名!“呂小布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聲音中難掩激動之情,“在下周遊各處,欲結交當世人傑。路過貴地,幸會各位,實乃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