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微微一笑:“正是。“
老者長歎一聲:“久聞溫侯之名,想不到今日得見其部下。隻是...“他環顧四周破敗的景象,欲言又止。
張遼明白老者的心思,從馬上翻身而下,走到老者身前,聲音低沉而有力:“老丈放心,溫侯此次前來,不是為了掠奪,而是重建。雒陽雖破,卻仍是天下的中心。我等将重新修繕城池,恢複秩序,讓百姓安居樂業。“
老者眼中閃爍着淚光,連連點頭:“将軍此言,若為真,老朽願率雒陽遺民,盡力相助。“
“張将軍!“一名斥候飛馬而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城内已搜查完畢,确無伏兵。隻有幾萬居民散居各處,多為老弱婦孺。另有一處,似為流民聚集地,約有萬餘人。“
張遼點點頭,問那老者:“這些流民,可是近來才至?“
老者答道:“回将軍的話,這些人多是從長安逃來的,也有從兖州等地遷來的。董卓焚城之後,雒陽十室九空,這些年陸續有人遷入,尋找容身之地。“
“他們可安分?“
“倒也不敢生事,隻是食不果腹,偶有小偷小摸之舉。“
張遼沉思片刻,轉身對斥候道:“傳令下去,全軍入城,按照原定計劃紮營。明日天明,召集城中居民,告知我軍來意。“
“喏!“
夜幕降臨,雒陽城内燃起了久違的燈火。那些隐匿在廢墟中的居民,怯生生地望着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眼中既有戒備,也有一絲微弱的希望。
“安排人手,明日開始清理街道,修繕城門。“張遼忽然說道,聲音堅定有力,“傳令下去,善待百姓,優待工匠,招攬流民,恢複雒陽生機。吾等來此,不是為了掠奪,而是為了重建!“
“喏!“成廉抱拳應道,眼中閃爍着敬佩的光芒。
風吹過廢墟,揚起一片塵土。在這片塵土之中,似乎有什麼正在悄然蘇醒,如同春草破土,如同朝陽東升,如同曆史車輪轉過一個關鍵的節點,駛向未知的未來。
張遼站在宮城廢墟前,仿佛看到了一座新城在廢墟上拔地而起,看到了溫侯的旗幟在城頭高高飄揚,看到了無數人潮湧向這座重生的城市。
宮城廢墟前,張遼靜立良久。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溫侯的深意。
這不僅是占領一座城池,這是在謀劃一個未來。
而他,張遼,将是這個未來的奠基者之一。
突然,在這寂靜的夜色中,一聲嬰兒的啼哭劃破了沉寂,如同一把尖刀刺入了衆人的心髒。那聲音微弱卻堅韌,仿佛是這座廢都中唯一的生命脈動。
張遼不由自主地勒住馬缰,側耳傾聽。啼哭聲斷斷續續,從不遠處的一座殘破屋宇中傳來。
“過去看看。“張遼翻身下馬,大步走向那間破屋。
屋内,一對衣衫褴褛的男女靠坐在牆角,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女子懷中抱着一個嬰孩,幹癟的□□暴露在外,孩子費力地吮吸着,卻隻能得到一兩滴稀薄的乳汁,随即便嚎啕大哭起來。
見張遼等人突然闖入,男子慌忙護在女子前面,二人一同跪倒。
“軍爺饒命!“男子聲音嘶啞,顫抖如秋葉,“我家孩子主要是餓的實在沒辦法,我家婆姨也好久沒有吃東西了,根本沒有奶水,孩子也吃不飽的。再這樣下去——“
話未說完,那女子突然狠狠地一巴掌打向男子,眼中迸發出一種近乎瘋狂的光芒:“我不會同意的!這是我的孩子,哪怕餓死也不會和張家換孩子。這是我的孩子!“她不停地重複這句話,聲音由歇斯底裡漸漸轉為微弱的嗚咽,最後幾乎聽不見了。
張遼見狀大驚,一揮手:“速取水和幹糧來!“
士兵們迅速從行囊中取出水囊和餅幹,遞給這對夫婦。二人接過食物,如餓狼撲食般狼吞虎咽,仿佛幾日未進食。而那孩子仍在啼哭,小臉因饑餓而扭曲,令人心碎。
張遼不由轉過身去,眨了眨眼睛,掩去眼中的濕潤。幾次征戰沙場,他早已見慣了血與死亡,但這對夫婦和孩子的處境,卻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這不是戰場上的敵人,而是無辜的百姓,是這亂世中最脆弱的生命。
“成廉,我軍是否有帶一些糧草?“他沉聲問道,聲音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成廉立刻會意,回答道:“是的将軍,我軍雖然是急行軍,但是溫侯已經讓人在濮陽和兖州購買糧草,讓我們帶了較多的糧草。“他頓了頓,補充道:“溫侯似乎早已料到雒陽的情況不容樂觀。“
張遼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賞。溫侯的遠見,再次讓他驚訝。在這亂世中,能有這般眼光的主公,實屬難得。
“可曾偵查洛陽城内人口數目?“張遼問道,目光掃過破敗的屋舍。
“大約六七萬人。“成廉回答,“之前雒陽人口七八十萬,但是董卓強制遷徙絕大部分人口,現在雒陽人口十不存一。隻是各地的流民在這幾年慢慢湧入雒陽,堪堪有這些人。“
張遼陷入沉思。六七萬人,不算少了,但相比昔日的繁華,這座城市确實已是殘破不堪。然而,隻要有人在,這座城市就還有希望。
他轉身,對成廉和宋憲下令:“取出我軍部分糧草,準備大鍋熬一些粥,然後告訴大家,溫侯要來洛陽了,讓大家放心,溫侯會讓大家吃飽飯的。“
成廉和宋憲領命而去,很快,城中響起了鼓聲,士兵們開始在街頭巷尾宣傳,告訴百姓們溫侯呂布即将來臨,将重建雒陽,讓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