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暗自思忖:此人必是呂小布無疑,隻是麴義将軍為何與溫侯同行?他不是袁紹的部下嗎?
帶着疑問,夏侯蘭接過信件,迅速展開細讀。信中言辭真切,與二人所述完全吻合,令他更加确信眼前人的身份。他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施禮說道:“想不到溫侯與麴義将軍親自駕臨常山,趙雲兄弟有幸得二位看重,實在是萬分感激。我這便帶二位去見子龍。”
說罷,夏侯蘭當先引路,心中暗暗思索着呂小布與麴義此次前來的真實目的。
“兄弟可是夏侯蘭?”呂小布翻身下馬,目光炯炯地望着眼前的人,語氣淡然卻透着一絲威嚴。
夏侯蘭聞言一愣,顯然沒想到呂小布竟然知道自己。他連忙作揖答道:“不才正是夏侯蘭,不知溫侯何以識得我?”
呂小布微微一笑,眼中帶着幾分欣賞,說道:“久聞夏侯兄弟明于法律,通達戰法,治軍嚴謹,心懷大義。我呂小布軍中正缺一位明理公正的軍正之才,能在此地遇到夏侯兄弟,實屬天意。不知夏侯兄弟可願入我軍,助我以正軍法,平治軍中?”
夏侯蘭一時愕然,呂小布的邀請既讓他感到意外,又讓他心中大喜。他連忙抱拳行禮,語氣激動:“溫侯盛情擡愛,實在是夏侯蘭三生有幸!若能為溫侯效力,匡扶軍法,以正治軍,定不負所托!”
呂小布點頭,面露滿意之色:“好!有夏侯兄弟相助,我軍如虎添翼。”
夏侯蘭領着呂小布和麴義穿過蜿蜒的街道,來到城市中心的一座大院子前。院子氣勢非凡,周圍用石料砌成,牆體鋒利而精确,猶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夏侯蘭推開沉重的大門,大門“吱呀”一聲打開,仿佛揭開了一段深沉的曆史。
三人牽馬入院,馬蹄聲在寂靜的院落中回蕩,厚重而有力。院中空曠而肅穆,幾株樹木迎風而立,顯得格外莊嚴。當他們下馬時,目光齊齊落在院中一個挺拔的身影上。
那是一個年輕人,身材高大,雙肩寬闊,顯然是一名常年磨練的戰士。他站在院子中央,手持一杆長矛,正在練習。他的動作流暢而優雅,槍尖劃過空氣,發出刺耳的破風聲,顯示出極為娴熟的技藝。他的每一次揮舞,既充滿力量,又不失精準與美感,仿佛長矛已與他融為一體。
年輕人的動作行雲流水,長矛在他手中仿佛化作了一件活物,每一次揮舞都帶着呼嘯的破風聲。他的刺擊與旋轉,精确得像是一場經過深思熟慮的舞蹈——優雅中蘊藏着無盡的殺機。而每一次揮擊,伴随着矛尖劃破空氣的鋒銳聲音,都蘊含着巨大的力量,仿佛長矛是他意志的延續,是靈魂的緻命化身。
呂小布等人停下了腳步,靜靜地注視着他。呂小布眯起眼睛,目光鋒銳,仿佛在透過對方的動作讀懂他的内心。他的手不自覺地搭上了腰間畫戟的柄,戰鬥的快感從心底湧起。他清楚,這絕非尋常戰士——這是一位經過無數嚴格訓練和自律磨砺的武者。
那年輕人的眼神專注,神色如山般沉穩。他的每一個動作不僅充滿力道,還帶着一絲難以言喻的美感,讓人感受到他長年累月苦修的堅韌與規範。空氣仿佛被他的長矛劈開,連旁觀者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威懾。
呂小布心中狂喜:“趙雲,趙子龍!果然人如其名,今日一見,非比尋常!如此英才,我呂小布定要将其收入麾下,助我成就大業!”
“子龍。”呂小布低沉的聲音如同遠方的雷鳴,穿透了靜谧的空氣。
那年輕人——趙雲——在一記淩厲的劈刺後突然停了下來,長槍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随後穩穩收于身側。他擡起頭,目光如鷹般銳利清澈,迅速落在了呂小布和麴義的身上。他的臉上依舊平靜,但眼中閃爍着一絲好奇和審視。
夏侯蘭上前一步,語氣帶着一絲興奮:“子龍,這位是溫侯呂小布,這位是麴義将軍。二位将軍特地帶着陳留太守張邈的信件來看望趙寵大哥的家人。”
趙雲聞言,微微一怔,随即收起長槍,抱拳作揖道:“溫侯和麴義将軍親自前來拜訪我們趙家,實在是蓬荜生輝。在下代家人感謝二位挂念之情。”說完,他接過張邈的信件,迅速而細緻地閱讀了一遍,随後擡頭,目光誠摯,連忙說道:“請二位将軍入内稍歇,我趙家雖簡陋,但也略備薄茶招待。”
趙雲領着呂小布和麴義入内,幾人落座後,家人迅速奉上茶水與點心。屋内陳設雖然簡樸,卻整潔有序,顯示出主人的品性不凡。
呂小布端起茶杯,輕輕啜飲一口,目光環視一圈,似是在打量,又像是心中盤算。他放下茶杯,緩步向前,面向趙雲,語氣低沉而清晰地說道:“子龍,聽聞你英勇善戰,忠義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實不相瞞,我此行除了看望趙寵将軍的家人,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趙雲聞言,眉頭微挑,目光轉向呂小布,等待他的下文。
呂小布直視趙雲,眼神中透着一股深邃的誠意:“我希望與你好好談談,希望子龍兄弟能加入我呂小布軍。你這樣的英才,不應埋沒在偏隅一地。若子龍願歸我麾下,我定不會讓你埋沒,反而會讓你如蛟龍入海,展現萬丈豪情!”
屋内一時靜谧,氣氛中彌漫着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趙雲沒有立刻答話,而是低頭沉思,仿佛在衡量呂小布的話語分量。
呂小布見趙雲沉思未語,便再接着說道:“子龍,我深知你志向高遠,不願與那些色厲膽薄、好謀無斷之人共事。正因為如此,你離開了袁紹,選擇了公孫瓒。然而,公孫瓒又如何?他恃才驕矜,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眦必報。凡是比他賢能或名望高于他的人,他總會以各種手段打壓,甚至借法陷害。如此狹隘之人,又豈能容下子龍将軍這樣的英才?”
呂小布微微停頓,眼神中多了一絲誠懇:“你在公孫瓒處效力三年,卻未曾有機會施展抱負。他的别部司馬劉備,雖也為幽州人士,與公孫瓒同為盧植門下,但他畢竟出身幽州世家,雖已沒落,骨子裡卻依舊是世家子弟。劉備與公孫瓒等人雖表面看似關懷百姓,實則與世家大族一樣,隻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根本無意讓我們這些真正寒門出身的人出頭。子龍,你我皆非世家子弟,甚至連寒門都算不上,又何必為這些虛僞的人奔走呢?”
呂小布語氣一轉,顯得更加鄭重:“如今連年戰亂,袁紹與公孫瓒的争鬥讓冀州與幽州屍橫遍野,百姓流離失所,甚至還遇上蝗災,民不聊生。而那些世家大族隻顧自身,根本不曾為天下蒼生着想。唯有我們這些人,隻有報團取暖,才能真正為自己與身邊人争得一線生機。”
他擡手指了指身旁的麴義與夏侯蘭,繼續說道:“如今,麴義将軍與夏侯兄弟都已加入我麾下,助我匡扶軍法,穩固軍心。我呂布雖愚鈍,但對子龍你的才華是心悅誠服。若能得你加入,我軍必如虎添翼,成就大事。天下雖亂,但我們可以開辟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道路!”
呂小布此番話語情真意切,目光炯炯有神,語氣中透着對趙雲的高度認可與期待。他心中已有十足的把握:趙雲雖最終選擇劉備,但那是在多年無處可去的情況下才不得已投奔。而趙雲回常山這七年中,顯然優先尋找的不是劉備。隻要自己展現足夠的誠意和實力,再加之合理的安排,趙雲定然會心悅誠服地加入。
趙雲聽罷,臉色微微變化,目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他沉吟片刻,旋即起身,抱拳深深一拜:“溫侯為大漢誅殺丁原與董卓,此為大忠;身為一郡之主,親自帶着陳留太守的書信前來拜祭趙寵大哥,此為大禮與大信;獨自單騎千裡而來,隻為邀我共謀大事,此為大智與大義;更不惜深入冀州,解救麴義将軍,此為大仁。溫侯如此溫文如玉,盛情相邀,趙雲焉敢不從?”
說罷,趙雲再次行禮,神情鄭重:“自今日起,趙雲願随溫侯征戰,誓死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