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夫人見呂小布态度堅定,心中雖有不安,但看着呂玲绮那張充滿驕傲的臉,又看了看呂小布一貫堅毅的表情,終究隻是默默歎了一口氣,未再反駁。
陳宮見狀,輕輕一笑,端起酒杯對呂小布說道:“溫侯之志,今日才算徹底明白了。若天下人都能像溫侯這般,不以成見局限,恐怕禮法的意義,也就不再如如今這般沉重了。”陳宮的語氣裡雖帶着幾分感慨,但更多的卻是發自内心的敬意。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漸漸地,原本拘謹的氣氛被打破,宴席間觥籌交錯,笑語晏晏。
呂小布端起酒杯,目光緩緩掃過席間的衆人。他的視線從嚴夫人的端莊優雅掠過,停留在貂蟬與張遼對話時那溫婉又機智的神情,接着又落在呂玲绮那雙目光炯炯的眼眸上,最後轉向董白略帶矜持的冷豔面龐。酒杯在他手中輕輕晃動,燈火映襯下,那抹琥珀色的酒液像是一池平靜的湖水,卻暗藏着漣漪。
呂小布忽然想起後世史書中記載的一段轶事——夏侯惇,這位性情剛烈、不拘小節的将軍,也曾在一次宴席上嘗試打破陳規,讓家眷與賓客同席。初衷不過是希望讓家人與幕僚将士同樂,共享一席之歡。然而,這一看似簡單的舉動,卻在宴前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宴席尚未開場,便有儒生跳出反對,聲色俱厲地斥責此舉“有悖禮法”,“亂綱亂紀”。他們振振有詞,直言此事“有損風化”,甚至警告夏侯惇,此事若傳揚出去,将成為敗壞名聲、遺臭後世的典範。
面對這些儒生咄咄逼人的指責,夏侯惇起初仍試圖以理相争。他性烈如火,卻也并非無謀之人。他力陳:“禮法,本為安天下、定人倫之器,如今亂世之中,哪來這許多拘泥繁文的閑暇?人與人同席而坐,若無損公義,為何要因規矩束手束腳?”然而,儒生們固守成見,将所謂“禮法”視為不可撼動的天條,絲毫不為所動。他們搬出儒家經典,不斷以“君子不與婦人同席”為準則,以道德大義相逼,讓夏侯惇無奈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最終,夏侯惇雖心有不甘,卻隻能暫時妥協,将家眷安置于内堂,獨留賓客在外席用餐。然而,他内心的憤怒與不滿卻再也無法抑制。宴席結束後,他怒氣沖沖地将那些儒生逐出府邸,在後堂痛斥他們迂腐僵化,直言:“亂世為亂,禮法亦當随世而變。你們口中所謂的規矩,不過是束縛天下人的枷鎖罷了!”他的怒罵雖未被史書記載得過多,但“愚儒害世”四字卻擲地有聲,足以成為後世對這場争論的真實寫照。
呂小布想到這裡,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心中暗道:“若是讓夏侯惇見到今日這般場景,不知他會如何作想?恐怕那位剛烈的将軍定會擊節叫好,大笑三聲,直呼‘暢快’吧!”
然而,呂小布很快收斂了這點笑意,臉上浮現一抹深思。他目光投向眼前這一場宴席——這是屬于他、屬于這個時代的真實畫面,而非後世冷冰冰的記載。在燈火輝煌的席間,嚴夫人優雅持壺為衆人斟酒,舉手投足間端莊大氣;貂蟬以她的溫柔與智慧與諸将暢談,輕言細語間卻不乏見地;呂玲绮以巾帼英氣與衆将士侃侃而談,那朗笑聲猶如一把鋒利的長槍,直刺那深埋于禮法之下的陳舊觀念;董白則以矜持而冷銳的态度,抛出了幾番言辭鋒利的問題,暗中挑動着那些心懷成規的人的思緒。
呂小布緩緩舉杯,心中感慨:“這一幕,也許會讓很多人覺得怪異,甚至覺得不可理喻。畢竟,在這個禮教森嚴的時代,女子的地位被長期局限于閨閣之中,任憑才華、見識再高,也注定隻能成為曆史上的注腳。然而,我不相信這種格局就應該永遠存在。如果曆史能被一再打破與改寫,為什麼女子的命運與價值不能呢?”
他的目光掃過席間那些沉默思索的人。張邈的眉頭仍微微蹙着,顯然禮法觀念一時難以動搖;高順神色如常,但眼中已有幾分深思;張遼則已然認同,偶爾還會與呂玲绮或董白互動幾句,态度隐隐帶着些許尊重;而陳宮則是面露若有所思,偶爾對董白和貂蟬的話點頭表示贊許。他知道,這群人,是他未來實現變革的核心力量。要讓他們從傳統禮法中掙脫出來,需要的不僅是說服,更是一次次的實踐。
他低頭看了眼杯中搖曳的酒液,心中暗暗發誓:“這便是我想要的天下——不拘于表象,不囿于成規,人人皆可自在從容,無論男女,無論身份,隻憑能力和見識行事。而這樣的理想,絕非憑空而成,需要的正是這些敢于突破桎梏的同道共進。”
呂小布擡起酒杯,語氣低沉卻帶着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這一杯酒,我敬在座的每一位——敬各位的才華、忠誠,更敬各位敢于改變的勇氣。”他的語調雖不高,卻像是一顆石子投入湖面,激起一圈圈漣漪。衆人愣了一瞬,随即紛紛起身,舉杯與他相飲。
就在杯盞交錯之間,他的目光不經意間再次落在董白身上。這位義女目光平靜,帶着幾分疏離,卻又不失專注。呂小布突然想起董白曾對他的一番話:“父親,您對這個亂世抱有希望,而我卻隻能看到破碎。亂世是男人的天下,更是女人的枷鎖。可是,您若真能為我們創造一條路,我董白一定會不計一切追随到底。”
那番話曾讓他感慨良久,也讓他意識到,女子不僅需要公平的機會,更需要她們自己争取一片屬于她們的天空。而今日的宴席,便是一個開始。通過這場宴席,呂小布不止是為女子争取尊重,也在為他的理想試探新的可能性。通過女子的表現,他希望向衆人證明:能力與見識,不該被性别所束縛。
呂小布收回思緒,環視衆人,舉杯一飲而盡。燈火下,他的眼神分外堅定,仿佛不僅是在敬這一場宴席,更是在敬那個尚未到來,卻已然可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