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曙光初照,議會廳内的氣氛卻早已凝重而莊嚴。昨夜的宴席雖有歡愉,但今日的議事,顯然更加關乎未來的局勢。陳宮已然站于大堂前,手持卷軸,神色凝重,略帶請教之意:“溫侯,昨日關于軍制初步規劃已定,然軍中将士之賞罰,尚需明确規章。溫侯,是否有更為詳細之見解?”
呂小布擡頭,目光穿過滿堂衆人,微微沉思,随即緩緩開口:“公台,軍紀與軍規,乃治軍之根基,理當事關重大。然我有一事,必須提前告知:軍紀須有層次,切不可過于嚴苛。若法令過于苛刻,動辄便殺人,反而可能引發不良之效。”
陳宮微微蹙眉,眼中帶着疑惑:“溫侯所言,是否有深意?難道軍規不應越嚴密越好嗎?”
呂小布淺笑,目光幽遠,帶着些許思索:“軍規若設得過于嚴苛,雖能震懾一時,實則弊多于利。想一想,若每一條軍規都極其嚴格,幾乎人人都可能觸犯。如此一來,作為執法者,汝是依規行事,還是選擇寬容?若執法過于嚴格,廣泛懲罰,軍中必生怨聲,士心動搖;若寬容,則成了選擇性執法,同一錯誤有的人被罰,有的人卻不受處罰,勢必引發更大的混亂。”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衆人,語氣更加沉穩:“如此一來,嚴苛的法令将導緻普遍的違法現象,選擇性執法将使軍紀失去權威。久而久之,法紀形同虛設,士兵與将領皆不再敬畏,軍隊便會陷入無序,豈能安定?”
陳宮聽罷,眉頭漸展,神情中掩不住的思索與欽佩:“溫侯所言,确實極為深刻。若軍規過嚴,士卒處處自危,恐懼滋生,恐無法聚集人心,反會生亂。公正,乃是法治的根本,若失去此點,軍隊又怎能團結?”
呂小布輕輕一笑,伸手拍了拍陳宮的肩膀,言語中透出一絲鼓勵:“公台所思甚是。軍規本是為了規範士卒,使軍心不亂,行事有序,而非壓迫将士。制訂軍規時,輕重要有分,大小過錯,處置亦當有序。輕微之事,警告即可,大罪才嚴懲。而最嚴厲之刑罰,隻有在叛亂、謀逆、破壞軍心等大逆之事上方可施行。如此,軍紀方能威嚴有序,士卒亦能心服。”
廳内衆将聽後,紛紛點頭稱是,陳宮神色中更是露出欽佩之色:“溫侯高見,臣必依溫侯所言,制訂出合理且公正之軍紀,肅清軍中風氣,穩固根基。”呂小布點了點頭,神色甯靜而堅定,衆人心中對這支軍隊的未來充滿了信任與期待,似乎那遠見卓識的溫侯,已為未來鋪就了一條堅實的道路。
呂小布微微擡頭,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帳篷,越過了坐在四周的衆人,仿佛在看向更遙遠的地方。空氣中的沉默壓得人心沉重,他的聲音緩慢而低沉,但每個字都如同隐匿的雷霆,震撼着每一位聽者的心:“至于軍紀的建議,正好我在之前被金球包裹時,迷迷糊糊之間,仿佛有一股力量引導我進入了雒陽……”
話音未落,帳中衆人已然屏息,連呼吸似乎都放輕了幾分。呂小布微微停頓,低頭深思,然後繼續道:“那日,我見到雒陽城外,一位老者正在田間勞作,悠然自得,似與世無争。見我走近,他并未慌張,反而平靜自若,仿佛早已預見我會出現在此。我心生疑慮,便上前與他交談。雖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雙眼睛依然透着智慧的光輝,仿佛洞察世間一切。”
他頓了頓,目光漸漸變得沉靜,繼續道:“他自稱為張良之後,自幼讀兵書、學戰策。雖然身處亂世,卻願隐居田園,遠離權謀。他對兵法和軍紀有着獨特的見解。他告訴我,‘世間的軍隊,強者不少,英雄亦多,然真正具備王者風範的軍隊卻寥寥無幾。’”
呂小布的眼中閃過一絲回憶,繼續說道:“他說,在這動蕩的亂世,軍隊多注重兵力和戰鬥的勝利,然而卻忽視了軍紀、規範、精神的引領和更高層次的使命。‘若要建成一支超越時代的隊伍,必需做到兩點——威武之師與王者之師。’”
帳中衆人聽到此處,紛紛皺起眉頭,心中已然浮現疑問,呂小布卻并未急于揭曉答案。他稍作停頓,目光穿透帳頂,聲音低沉卻滿含力量:“我便問那老者,什麼是威武之師?又何為王者之師?他那時隻是淡淡一笑,眼中仿佛透過了萬象,緩緩答道:‘在這世間,威武之師已是鳳毛麟角,至于王者之師,更是奢望。或許,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之後,才可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王者之師。王者之師不僅僅是無敵的力量,它更需要尊重、理性和對更高目标的追求。’”
呂小布的眼神漸深,仿佛那老者的教誨已深深烙印在心底:“他接着說道,‘在這個時代,能成就威武之師已經是無上的榮光。至于王者之師,那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或許要等到那天,世間才能迎來一個真正屬于王者的軍隊。’”
帳中衆将的神情變得複雜,目光中滿是疑惑與好奇,似乎難以想象在這亂世之中,所謂的“王者之師”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呂小布站起身,環顧四周,眼神堅定:“老人又說道,‘王者之師’不僅僅是力量的象征,它背後有三大規範和八項準則。若無此等規範,再強大的軍隊不過是匪賊。若失去了力量,那一切終将崩塌。真正的‘王者之師’,即便遭遇挫敗,也能得到百姓的擁護,曆史将銘記他們的英勇與榮耀。”
呂小布的話語逐漸落下,整個帳篷内的氣氛愈加沉凝。衆人沉默片刻,心中對于那所謂“王者之師”的理解,似乎更加遙遠而深遠。空氣中的緊張感愈加濃重,呂小布的聲音終于再次響起:“所以,諸位,若想要建立一支超越時代的隊伍,便要立下這些準則,先有威武,再有王者之氣。否則,縱使戰力再強,亦難以長久。”
呂小布的目光沉凝,似乎在思索片刻,随即緩緩開口,語氣低沉卻清晰:“所謂三大規範,便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所有繳獲要歸公;不随意搶奪百姓财物。”
他緩緩環視四周,目光如炬,穿透帳中的每一位将領,仿佛在用眼神審視每一位聽者的内心。語氣依舊低沉,但卻充滿着難以言喻的威嚴:“‘一切行動聽指揮’,這是軍令的基石,隊伍之魂所在。無論戰場如何瞬息萬變,若無統一指揮,再強大的隊伍,亦不過是土散瓦礫,終将崩解。上級決策雖非完美,但下級不得擅自行動,若有異議或發覺問題,需提前提出,商讨清楚。然一旦決議已定,所有人必須無條件執行,決不可拖延、打折扣。唯有如此,隊伍方能凝聚成一股鐵流,勢不可擋。”
帳中衆人紛紛點頭,神情間顯露出深深的思索。顯然,他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一項軍規的深遠意義,思緒已被呂小布的言辭引向更深層次的思考。
呂小布未曾停歇,繼續道:“至于‘所有繳獲要歸公’,此乃防止私心滋生,避免内讧之舉。戰場之上,一切收獲若不統一分配,必将引發無盡争端,動搖軍心。更為緻命的是,戰後之時往往是我們最脆弱的時刻,敵人往往會選擇此時反撲。而若我們之間因為戰利品而争執,失去團結,便是我們最大的敗筆。所以,必須要嚴令禁止此類行為。之後,我們會根據表現進行獎勵,論功行賞,表現優異者,正大光明地獲得他們應得的戰利品,甚至更多。”
他的目光犀利如刀,掃過每一位将領的面龐,仿佛要将他們的内心剖析得清清楚楚:“‘不随意搶奪百姓财物’,此舉不但為赢得民心,更為我們與賊寇的根本區别。我們肩負保衛百姓的重任,非掠奪者。軍隊的強大,不能建立在百姓的痛苦與剝削之上,否則,即便我們赢得了戰役,民心卻已遠離,最終我們将失去天下。民心一失,便是滅亡之日。”
呂小布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隻有做到這三項,方能赢得真正的團結與信任。所有繳獲歸公,能杜絕因分配不公引發的内亂;禁止私藏,能夠讓每一位士卒真正相信,我們的眼中隻有全軍的利益,而非個人私利。規範如鐵,團結如山,才有可能在亂世中崛起,成為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師。”
話音落下,帳内一片寂靜。衆将如同被呂小布的話語深深震撼,紛紛沉思。此時,張遼站起身,眼中滿是佩服與激動,朗聲說道:“這便是溫侯大改軍制、設立協同作戰與令行禁止的深遠用意!昨日之軍紀,如今看來,溫侯必然早有謀劃,三大規範的提出,令末将豁然開朗。溫侯如此深謀遠慮,末将心服口服,願随溫侯共謀大業!”
不顧衆人的震驚神色,呂小布眼神如炬,聲音不疾不徐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帳内燭火搖曳,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平添幾分神秘莫測。
“然而,光有三大規範是不夠的。“他的手指輕敲案幾,如同敲擊衆人心底最深處的弦,“還有八項準則,用以規範士兵的行為。這些要求看似瑣碎,卻是軍隊赢得百姓信任和尊重的關鍵。“
張邈皺了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解。張遼則神情肅穆,目光如炬,似乎已經預見了這支軍隊未來的模樣。
“第一,說話和氣。“呂小布緩緩道來,語氣中透着一絲現代人的平等意識,“無論是對内的士卒,還是對外的百姓,都需言辭溫和。粗暴隻會令人心生怨恨,而和氣卻能凝聚人心,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帳内衆将互相對視,有人眉頭微蹙,有人若有所思。
“第二,買賣公平。“呂小布繼續道,眼神掃過衆人臉龐,“士兵不得仗着手中武器橫行霸道,随意搶奪财物。除戰場繳獲外,凡是需要的物資,必須以公平交易獲取。我輩行軍,當以禮待人,非如蝗蟲過境。“
魏續輕輕撫摸着自己的刀柄,眉頭緊鎖,似是不能理解為何要約束軍中鐵血男兒的行為。
“第三,借東西要還。“呂小布聲音漸沉,如同敲響晨鐘,“軍隊借用百姓的物資,必須如數歸還。誠信,乃是我等立足之根本。失信于民,猶如拔劍自宮,斷了自己的根基。“
“第四,損壞東西要賠。“呂小布續道,眼中閃爍着一種前世帶來的現代理念,“百姓在亂世中财物稀少,我們若因一時疏忽損壞他們的東西,必須及時賠償。失民心者,失天下矣。“
帳内衆将聽至此處,有人已忍不住竊竊私語。那神情,恍如聽聞天方夜譚。
“第五,不打人罵人。“呂小布聲音提高了幾分,目光如刀,直視那些不以為然的将領,“軍中上下禁止老兵欺辱新兵,也不允許對百姓動辄打罵。尊重他人,是王者之道的起點。不如此,何以服人?“
高順微微颔首,眼中閃過贊許之色。身為軍中老将,他深知軍紀之重要。
“第六,不損壞莊稼。“呂小布攤開雙手,語速微緩,“糧食乃天下人的命脈,士兵不得随意踐踏或破壞田地。糧草不足,可向百姓購買,但絕不可掠奪。記住,今日你搶奪的每一粒米,明日便會化作百姓對你的千般怨恨。“
帳中空氣仿佛凝固,隻聽得燭火噼啪作響。
“第七,不調戲婦女。“呂小布聲音沉了下來,如同寒冬裡的一股凜冽寒風,“每個人都有母親、妻子和女兒,士卒必須嚴守底線,不得調戲侮辱婦女。違者,軍法從事,決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