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東漢末年奇幻百科全書 > 第6章 科教法治:誰說非劉姓者不能王?

第6章 科教法治:誰說非劉姓者不能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的目光逐漸深邃,聲音低沉而堅定:“記住,諸位。我追求的,不是一人一姓的天下,而是一個讓百姓安居樂業、文化得以延續的未來。如果大一統隻是另一個牢籠,另一種形式的壓迫,那它便毫無意義。我們要做的,是讓天下真正強大,而不是脆弱得靠一個皇帝的名字苟延殘喘。”

此言落下,廳内再次陷入沉默。陳宮閉目沉思,張遼與高順相視一眼,皆從彼此眼中看出了隐隐的欽佩與震撼。

一直在旁安靜聆聽的呂玲绮忍不住握緊了拳頭,目光中閃動着耀眼的光芒,語氣充滿欽佩與決絕:“父親,我明白了!您是要建立一個真正屬于所有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家族或某一群人的天下。”

呂小布微微一笑,拍了拍呂玲绮的肩膀,目光堅定:“沒錯,一個屬于百姓的天下。這不僅是我們的目标,也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這時,陳宮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微微眯起眼睛,試探着問道:“溫侯的這些構想,是否源于玄女授書的啟發?”

呂小布心中暗笑,表面卻不動聲色,語氣鄭重:“沒錯,玄女之言讓我明白,終結亂世并非簡單地稱王稱帝,而是要為天下百姓留下一個真正長久和平的根基。這根基,不是天命的恩賜,而是我們通過智慧與行動,親手打下的!”

議事廳内,一時間鴉雀無聲。衆人似乎都在消化呂小布這番前所未有的理念。陳宮眸光微轉,似在權衡利弊。良久後,他踏前一步,拱手說道:“溫侯所言,的确振聾發聩。然而,屬下還有一疑問。聽溫侯所述,似乎更傾向于‘周制分封’,而非漢制的中央集權……溫侯是否曾考慮過推行‘異姓分封’之策?”

此言一出,廳中頓時一片嘩然。張邈眉頭緊蹙,顯然對這個想法極為震驚:“異姓分封?公台,這可是動搖根本的大事!自高祖劉邦以來,便定下鐵律——非劉姓不得封王。如今已曆幾百年,溫侯怎會提及此事?”

張遼沒有說話,但目光驟然一凝,眉宇間透出幾分深沉,顯然他也被這個問題驚到了。即便是嚴氏和貂蟬,也微微變了臉色,似乎不敢相信呂布竟會提及如此驚世駭俗的理念。

呂小布輕輕敲了敲案幾,等廳中議論漸止,他緩緩開口,語氣堅定而沉穩:“不錯,公台所言不虛。我确實推崇周制分封,甚至包括異姓分封在内。”

這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張邈率先出聲,臉上帶着複雜的神色,忍不住問道:“溫侯,這……這可是自高祖以來未曾有過的事。異姓封王之策,若真施行,會不會讓人心生異念,威脅中央權威?”

呂小布目光微凝,掃了一眼張邈,又轉向在座的衆人,沉聲說道:“孟卓,公台,你們聽我說。自漢高祖以來,非劉姓不得封王,确實是為了鞏固劉氏的統治,但這也是一種短視之舉。中央集權固然能在短期内統一力量,但将所有的權力集中在一個點上,風險也同樣被極度放大。一旦中央崩潰,整個國家便會如無根之萍,陷入癱瘓。”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張遼、高順等将領的臉上,語氣加重:“你們都知道,我呂布出身并州,與匈奴厮殺多年。匈奴為何能強盛?因為他們的部族管理松散,雖有單于統領,但各部族之間獨立自守。哪怕單于被擊敗,其他部族仍能生存。而我們中原,一旦中央失勢,地方毫無自保之力,便如同大廈傾塌,萬民無所依靠!四百年前的秦末,暴秦的軍力何其強盛?可當鹹陽一破,天下便大亂無序,誰能守家衛土?而今日的漢末之亂,不也正是如此?”

呂布此言擲地有聲,令衆人皆默然。陳宮眉頭微皺,眼中閃爍着思索之光,他緩緩開口:“溫侯所言,确實擊中時弊。中央一旦敗亡,地方無力自守,便是國祚崩塌的根源。若有分封,或許真能避免此種大崩潰之局。隻是……異姓分封一事,會不會讓諸侯擁兵自重,反而加劇戰亂?”

呂小布微微一笑,目光堅定:“所以,分封不是無序割據,而是有規可循。我設想的分封之策,并非周制的完全複刻,而是結合當下局勢的調整。異姓封王,可以,但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其一,封地必須在偏遠地區,避免直接威脅中央;其二,封地兵權需由中央監管,不得擅自擴充;其三,封王之位需世襲經中央批準,若無後嗣,封地即歸中央所有。”

他稍作停頓,聲音低沉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如此一來,地方有自保之力,但仍受中央制約。既可強化邊疆防禦,又能防止割據之亂。更重要的是,封地的存在并非為了擁兵自立,而是為了保護百姓。如果有人膽敢以武力抗衡中央,那便是自取滅亡!”

呂小布的目光冷厲如刀,讓廳中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張遼沉聲問道:“如此一來,分封者便不限于劉姓宗室,而是異姓将領也有機會?”

呂小布毫不猶豫地點頭,聲音铿锵有力:“沒錯!天下人才濟濟,豈能僅因血統而拒絕使用?劉姓又如何,異姓又如何?隻要忠心耿耿,為國為民,便可封王!這便是我推崇的思想——王侯将相,甯有種乎!”

這番話猶如雷霆,震得張邈微微張口,似乎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他目光複雜,半晌才問道:“溫侯,此策雖大膽,但若異姓封王之事傳開,恐怕會招緻天下反對之聲。畢竟,自高祖以來,此規矩已成鐵律。”

呂小布語氣平靜卻堅定:“孟卓,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劉家的天下。若有人為了所謂的血統之說阻礙大局,難道不是将天下百姓的安危置之不理?如今大漢氣數将盡,若我們繼續拘泥于這些腐朽的規矩,不是自縛手腳,又是什麼?”

他話鋒一轉,目光中透出一絲冷意:“而且,真正的問題不是血統,而是忠誠與能力。異姓封王,不是為了争權,而是為了穩定地方,保護百姓。封王者必須有德有能,願為百姓謀安定;否則,便不配受封。我的天下,是為有功之人準備的,不是為劉家私産準備的。”

高順聞言,微微點頭,低聲說道:“溫侯此策,确實能解亂世之局。隻要封王制度嚴謹,忠誠者得封,叛逆者誅,便可行得通。”

此時,一直皺眉不語的陳宮終于開口,聲音中透着一絲慎重:“溫侯此策,雖大膽,卻也的确有益當下局勢。但屬下還有一問——若異姓封王者在世代傳承中,逐漸脫離中央的控制,又該如何應對?”

呂小布輕輕敲了敲案幾,冷靜答道:“異姓封王的權力,是國家賦予的,不是他們的私産。他們若背棄初衷,便會失去封地與兵權。地方的武備由中央掌控,世襲需由中央審核,隻要中央制度健全,他們便無法坐大。至于那些不滿于規則的人——他們若想挑釁規則,便是自取滅亡!”

張邈終于露出一抹輕松的笑意,忍不住說道:“溫侯此策,或許真能改變這亂世格局。若我們這些人立下大功,也能得封為王,那該是一生至高榮耀。”

呂小布看向張邈,嘴角微微揚起,語氣中帶着一種深深的感染力:“孟卓,不止是你,包括文遠、高順、公台,甚至我的每一位部下。隻要為百姓謀福祉,立下卓越功勳,便有資格受封為王!這亂世,不是某一姓的天下,而是所有忠義之人的天下!”

張遼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火熱之色,沉聲道:“若真如此,屬下願拼盡全力,為溫侯開疆拓土,盡忠報國!”

呂小布點了點頭,目光掃過衆人,語氣堅定:“異姓分封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的未來。這不是一人一姓的天下,而是一個屬于所有人的天下。”他停頓了一下,環視四周,聲音如洪鐘般回響:“諸位,我呂布今日所立之策,或許會改變中原的未來百年、千年。我們不是為皇權而戰,而是為百姓而戰,為天下的長治久安而戰!”

此言落下,議事廳内一片肅然,衆人表情從震驚到思索,再到信服。呂小布的目光堅定,他知道,他已經在這群人心中種下了改變未來的種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