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東漢末年奇幻百科全書 > 第6章 科教法治:誰說非劉姓者不能王?

第6章 科教法治:誰說非劉姓者不能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呂玲绮和董白站在一旁,目光中帶着幾分敬佩與震撼。呂玲绮最先按捺不住,向前一步,目光炯炯地問道:“父親,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呂小布輕輕轉頭,目光落在呂玲绮和董白身上,臉上的神情瞬間柔和了些許,但語氣依舊嚴肅:“避免這種情況,方法并不簡單,但也不是不可能。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做兩件事——保留反叛精神,鼓勵地方自治,同時也要确保國家的文化核心不會被異族侵蝕。”

呂玲绮歪着頭,眉眼中帶着幾分孩子氣的好奇:“反叛精神?父親的意思是讓百姓敢于反抗朝廷?”

呂小布被她問得忍俊不禁,笑了笑,卻依舊認真地回答:“不是讓百姓随意反抗朝廷,而是讓百姓明白,天命從來不是不可更改的。真正的天命來自百姓,而不是某一個家族或皇帝。若百姓心中永遠有這種‘敢于質疑’的精神,那麼無論朝廷如何腐朽,外敵如何強橫,都無法輕易動搖他們的意志。”

董白靜靜聽着,低聲說道:“義父所言深刻,但百姓如何能夠明白這些?若天下人長期受教于‘君權神授’,恐怕他們已經習慣于跪伏,不敢擡頭了。”

呂小布點了點頭,神色中多了一絲欣慰:“白兒說得對,這種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也需要教育。百姓從來不是愚昧的,隻是許多時候他們被習俗和恐懼所束縛。如果我們能通過教育,讓他們明白‘皇權并非絕對’,他們才會在必要時站起來,守護自己的家園。”

他轉向廳内的衆人,語氣更加深沉:“但這并非要徹底放棄大一統。大一統的優勢在于能夠快速集中力量,結束混亂,而它的弊端則在于權力的過度集中和文化的單向灌輸。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地方既有自治能力,又能與中央保持統一。”

陳宮沉思片刻,問道:“溫侯,具體而言,您是指讓地方保有獨立的防禦力量,同時仍向中央進貢和服從号令,是嗎?”

呂小布點了點頭,手指輕輕敲擊桌面:“沒錯。地方的防禦力量必須是為了保護百姓,而不是為了割據稱王。這需要我們制定嚴格的規則,明确權責,同時鼓勵地方的領袖為百姓謀利,而不是成為壓迫他們的土皇帝。這樣一來,中央和地方之間便不會是單純的剝削與對抗關系,而是合作與共赢。”

張遼此時開口,語氣中帶着一絲猶豫:“溫侯,這種體制若能成功,的确能避免割據和戰亂。但若地方領袖權力過大,是否會反過來威脅中央的權威?”

呂小布轉頭看向張遼,眼中透着幾分銳意:“文遠,你說得沒錯,所以關鍵在于兩個字——制衡。中央的力量必須強大到能夠鎮壓叛亂,但又不能強到讓地方毫無自治餘地,成為純粹的奴仆。地方必須對中央有敬畏之心,同時也要有自己的尊嚴。隻有這種互相制衡,才能真正長久。”

呂小布目光如刀般掠過廳内衆人,聲音更加有力:“但光靠這一點還不夠,我們需要在制度上進一步完善。通過法律和章程,明确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分配,确保每一方都能在其職責範圍内為百姓效力。”

他話鋒一轉,看向陳宮,語氣中多了幾分試探:“諸公乃國家之柱石,這些條款的制定,還需要你們出謀劃策,共商良方。同時,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塑造一種全新的思想,讓天下人明白,大一統的目标從來不是為了皇權,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定與福祉。任何政權的存在,必須以百姓的幸福為第一要務,而非盲目崇拜某個家族或某個皇帝。”

他微微停頓,語氣低沉而冷峻:“另外,還有一點極為重要——文化的統一。無論我們如何分權,如何平衡地方和中央,天下的文化核心必須是穩固且統一的。如果文化分裂,各地各自為政,那麼哪怕沒有外敵,内部也會四分五裂。”

張邈此時插話道:“溫侯,文化統一是否意味着所有地方必須遵循中原的規制和禮儀?那邊疆的異族豈不難以融入?”

呂小布目光微凝,語氣果斷:“文化統一,不是要抹殺地方特色,更不是要用中原的規制強壓一切。而是要讓天下人有一個共同的認同感,比如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書寫方式,以及共同的核心價值觀。邊疆異族可以保留他們的風俗,但必須接受漢文化的核心框架。否則,一旦文化認同割裂,邊疆就會成為不安定的根源。而且他們既然要學習那就都搬遷到大漢内部好好學習啊。凡是真心認可漢之文化者,那都是我大漢的子民。”

張邈微微點頭,顯然對這番話頗為認同,但臉上仍有一絲擔憂,語氣中透出幾分謹慎:“溫侯,文化統一是否意味着所有地方必須遵循中原的規制和禮儀?若如此,邊疆的異族豈非難以融入?”

呂小布目光一凝,語氣果斷而平靜:“文化統一,不是要抹殺地方特色,更不是要用中原的規制強壓一切。而是要在多樣中尋求共識,讓天下人擁有一個共同的認同感。比如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書寫方式,以及共同的核心價值觀。邊疆的異族可以保留他們的風俗習慣,但必須接受漢文化的核心框架。否則,一旦文化認同割裂,邊疆就會成為大漢最大的隐患。”

他稍作停頓,語氣變得更加鋒銳:“若他們真心認同漢文化,就不是異族,而是我大漢的子民。但若他們連基本的認同都不願意建立,那麼,就讓他們搬到内地來學習,融入我們的文化。否則,拒絕融合的頑固者,隻會成為埋在邊疆的禍患。”

張邈微微點頭,顯然對這番話頗為認同,但臉上仍留着一絲憂慮。他皺眉問道:“溫侯所言極是,但若遇到那些頑固不化之人呢?比如那些異族首領,若他們不願接受漢文化,也拒絕内遷,又該如何處置?”

呂小布聞言,冷笑一聲,眼中寒光乍現,語氣中透着一股強硬:“孟卓,我問你,如果他們不願接受漢文化,那是否願意接受我們的劍?”

“刀劍從來都是最後的選擇。“呂小布語氣沉重,“但若有人執意與文明為敵,那就休怪我等不留情面。“此言铿锵有力,令堂内氣氛為之一肅。

這一番話擲地有聲,廳内氣氛頓時沉重了幾分,張邈等人背脊微微發涼,卻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高順忽然開口,聲音沉穩簡潔,卻帶着一股獨有的力量:“溫侯,若地方能自保,百姓能存續,文化能統一,的确可長治久安。但此策雖好,施行起來恐怕阻力重重。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會極力掣肘,甚至成為最大的障礙。”

呂小布聞言,目光微微一沉,随即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語氣中帶着冷靜與深意:“仲達,你說得沒錯。這條路注定荊棘密布,阻力重重。但天下大勢,無非是利益與選擇。我們要做的,不是單純地征服,而是整合。”

他語調陡然一揚,目光掠過在座的每一個人,語氣中透着鋒銳:“那些願意合作的世家大族和地方領袖,我們就用利益和願景與之綁定,讓他們看到與我們合作所帶來的未來。而那些頑固不化、隻圖私利的……他們就注定是舊時代的遺物。我們不會被他們拖累,必要時——毫不留情地鏟除!”

這番話擲地有聲,震得衆人心頭微顫。張遼若有所思地看了呂小布一眼,輕輕點頭,高順眉頭微蹙,卻沒有多言,顯然對這番話深有感觸。

呂小布繼續說道,語氣冷靜卻堅定:“世家大族并非我們的敵人,舊時代的世家也可以成為新時代的一部分。隻要他們願意接受規則,願意為天下百姓效力,那他們便是我們的盟友。可若他們冥頑不靈,守着那些腐朽的權力和私利不放,那他們不是我們的敵人,也是百姓的敵人!而敵人,必為規則所裁!”

張邈聞言,臉色微變,心中暗自權衡。但他很快深吸一口氣,緩緩拱手說道:“溫侯此言,的确切中要害。若世家願順勢而行,便能在新秩序中得到自己的位置。但若冥頑不靈,恐怕真的會成為大漢複興的絆腳石。”

呂小布點了點頭,神情冷靜中帶着幾分堅定:“不錯,絆腳石,我們不需要。記住,整合不是妥協,而是讓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新秩序中,世家可以擁有他們的利益,但他們的權力,必須服務于天下百姓,而不是他們自己的家族私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