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少卿:“?”
“……可否讓下官…休假一月……?”
遊少卿轉過身,蹙眉道:“案子未查清,你要到哪裡去?”
張顯此時卻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遊少卿看着他,眼裡是懷疑甚至已經是肯定,“去找那嚴将軍嗎?”
張顯低下頭羞愧的姿态确定了遊少卿的猜想。
“你可知誣陷朝廷命官是什麼罪?你可擔得?”
張顯:“…下官……”
“未經調查證實而臆斷,可行不得。”遊少卿又補充道:“倘若果真是他,你能如何?又怎麼确定他會給你?若是你為此命喪黃泉,你的親朋好友該怎麼辦?”
“這些你可都想過?”
張顯:“…………”
遊少卿望向遠處湛藍的天空,“一國之禍必先起于内。唯有先治其内,才可抵擋外來事端。”
遊少卿轉身,開了門進去。在要關上房門時,他對門外仍跪着且低着頭看起來十分失落的張顯道:“回去。”
午時膳畢,遊少卿和趙洵一同去了書閣。
遊少卿擔任知府不久,原本的書閣便被拆了去。經過整修府衙,如今這書閣,比原先的還要大許多。其内部分為三個隔間,每間隔間前各有一門,門皆是可上鎖的。而每間隔間則用一個抵達房頂的大書架隔開,其上放了許多書。兩兩隔間可透過書間的縫隙看到另外一個隔間。
除此之外,除正門兩面帶有兩扇窗,其餘三間隔間皆無置窗,隻有兩扇位于隔間之間大書架的正前方,也就是在門的兩邊,才有窗戶。
二人到時,侍衛開了門,又把裡面的門從左到右依次拿鑰匙打開。他們立刻浸入書的海洋——形形色色的書陳列在他們面前。
遊少卿看了一眼,轉身對趙洵道:“你去右邊,中間的待會兒再來查。”
“好的公子。”
“不要放過每一本書,不能單單隻看書的縫隙。”
趙洵點點頭,道:“知道啦公子。”
遊少卿走到左邊那個隔間,搬過木梯,攀爬而上,從左到右、從上至下地依次先看完兩兩書間的縫隙,又拿下每本書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翻過一頁又一頁。
按照這樣的翻閱方式,他取下第一本書,上面注有“諸子集成”四字。他接着又取下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
半個時辰過去,遊少卿仍安安靜靜地翻尋着,突然一聲“公子”,擾得他手中的書登時“啪”的一聲落地。
遊少卿:“………………”
趙洵下了木梯,手裡拿着一張米黃的紙張,開心過頭,像是尋着了什麼寶貝一般,有些跌跌撞撞地跑到最左一邊的書閣,歡喜道:“公子,我找到一頁紙!”
遊少卿當即下了木梯,接過紙張,細細地瞧着。發現這是一張類似于書信的紙張——因着紙張的左下角落款處寫着“黃奇清,壬戌十一月既望”。
趙洵湊近看,念道:“米糧五百石,白銀兩千五百兩,錦綢兩百絹。”
遊少卿看着字迹,思量須臾,翻到紙張背面,果不其然,紙張的背面還有别的——是一副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