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黎民報社 > 第18章 廟會

第18章 廟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孟允抒坐在馬車上撩起車帷,看向街上絡繹不絕的行人與路邊大聲叫賣的攤販,将繁華的街景盡收眼底。

在千百年的發展演化中,胤朝的廟會内涵已經遠超字面意義,除了它最初具有的宗教色彩以外,更多地象征着每月五次的大型商貿集會活動。舉辦廟會的中心場所是大禮國寺,許多商人會借此良機,在寺廟内外設置攤位,經營自己的生意。

孟允抒望見一名理發匠放了幾個小馬紮,直接坐在路邊給顧客刮臉修面;不遠處的商販高聲吆喝,宣傳所售香飲子的奇特功效;茶坊中擠滿了人,依稀可見其中正有人熱火朝天地鬥茶;甚至還有在街邊做艾灸按摩的行醫。

擁擠的商品與行人看得孟允抒眼花缭亂,雖然她對滿目喧嚣戀戀不舍,卻也隻能暫時放下車帷,先去打個報道的腹稿。

當她把注意力收回到車中時,這才察覺到一絲不對勁。

她看了看端坐在她右側的許昭,又低頭估量了一下兩人之間的距離。

她分明記得,兩人剛上車的時候分坐在車廂兩端,他們中間的空隙還能容納得下第三個人。

但眼下許昭已經坐在車廂正中央了。

孟允抒看他一臉正氣的樣子,不像是有意為之,猜測這是馬車颠簸的緣故。當前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時不時有對面過來的馬車與他們狹路相逢,二者還要争道而行。在劇烈的晃動之中,他的位置發生偏移也實屬正常。

于是孟允抒保持沉默,轉而去思考她待會要提的問題。

這份和諧沒能保持太長時間,因為孟允抒敏銳地發現,許昭又悄悄朝她這邊挪了一小段距離。

她不解地看向許昭,他還是那副坦然的神色,坐在車上不發一言。

孟允抒不明白他這是在幹什麼,她隻知道,再不開口的話他就要擠到自己身上來了。

“許公子,你往那邊坐坐。”孟允抒提醒他,“我快沒處坐了。”

許昭轉頭看她一眼,神情落寞,像是受了沉重的打擊。

他低聲問道:“姑娘是想讓我離你遠些?”

孟允抒聽出他聲音中的難過和酸澀,更加覺得莫名其妙。

他這是和誰學的,蕭謹言嗎?

“不,我沒有這個意思,你别誤會。”

無論孟允抒如何解釋,許昭都不相信她心口如一,她第一次想用“笨嘴拙舌”來形容自己。最終孟允抒隻能無奈地說道:“算了,就這樣坐着吧。”

在聽到這句話的瞬間,許昭的眼神一亮,臉上也顯出高興的神色。

孟允抒隐約覺得,她好像給自己帶了個拖油瓶。恐怕她今日的采訪不會很順利。

馬車在大禮國寺門前停下,孟允抒剛從車内探出半截身子,來自四面八方的喧鬧就一起向她湧來,将她層層包裹在其中。

她的雙腳踩在地面上,卻在一片嘈雜的沖擊下覺得腳步飄然,甚至有些站不穩。紛亂之間,她環視了一圈眼前的場景,平生第一次體會到“目不暇接”的具體含義。

孟允抒集中注意力,回想了一下她先前看過的大禮國寺地圖,按她事先計劃好的路線出發。

她拍拍正在東張西望的許昭:“許公子,我們先往這邊走。”

廟會上有身上挂滿鼓鑼的流浪藝人,行走在人群中敲敲打打,時不時拿起随身攜帶的其他樂器撥弄一番;許多民間藝術團體也在此進行表演,雜耍、馴獸、歌舞應有盡有,音樂聲與喝彩聲不絕于耳。

孟允抒走過幾個攤位就要駐足欣賞一番,在鬧市中不得不提高嗓門對許昭喊道:“難怪你想來逛廟會,果真是熱鬧非凡。”

許昭也少見地扯着嗓子喊:“我幼時最喜歡逛廟會,不過我們那裡一年到頭也辦不了幾場。”

孟允抒覺得他們再這麼喊下去,過不了一刻兩人就都該失聲了,于是拉着許昭快步拐到一條行人稍少的路上。

這條道路兩邊的商販售賣的大多是些手工藝品,盡是些奇巧精緻的玩意兒。孟允抒來了興緻,熱情洋溢地跑到那些攤販前詢問詳情。

她認真聽完攤主講解絹人的制作過程,正要拿起旁邊那個滾燈提問,許昭蓦地在旁邊問道:“你有想要的東西嗎?”

“對,對。”那攤主見狀連忙附和,他打量了一下許昭,眼睛都笑得眯成兩條細線,撺掇孟允抒花錢,“姑娘既然是帶着郎君一同前來,有什麼想要的就趕緊開口,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孟允抒暗道不妙。她的預感成真了。

她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想買東西,隻是想拉攤主做個免費采訪,這才一直和他套近乎。許昭這麼一說,她哪還好意思再繼續問下去。

孟允抒尴尬地賠着笑:“抱歉,我隻是想随便看看,打擾掌櫃了。”

說着,她趕緊拉了許昭一把:“快走。”

但許昭好像沒理解她的意思,依然執着地釘在原地。

他看看眼前琳琅滿目的商品,轉頭問孟允抒:“七巧闆,你要嗎?”

孟允抒窘迫得無地自容,又不好直接在攤主面前和許昭發生沖突,隻能飛快地回答:“不要,趕緊走。”

“風筝呢?”

孟允抒咬牙切齒地答道:“不要。”

許昭像是鐵了心要和她對抗到底,說出一連串的商品名。

“九連環?不倒翁?撥浪鼓?陶笛?竹蜻蜓?陀螺?”

合着許昭隔這報菜名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