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月繼續說着:“但是讓我們重新看一遍題目——‘愛情需不需要理智’,它并沒有問——‘愛情是不是完全不需要理智’。”
話音落下,原本呆呆地看着舒月的觀衆們,都在遲疑了兩秒之後,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甚至有些地方還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一波掌聲響起,就如會傳染一般,讓其他受到反轉沖擊的同學也跟着鼓起掌來。
溫遙情總算是舒了口氣。
抓住題目的漏洞,本就是辯論賽的一種手段。隻是對方的先手準備,讓這句話出現的時機提前了一些。
“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裡辯論的主題,可以說變成了‘愛情到底是需要理智更多,還是不需要理智更多’。這裡之所以用到‘不需要理智’,而非另一個替代的詞,譬如‘感性’、‘沖動’、‘狂熱’等,是因為所有的熱烈,都是組成感情的一部分。而‘理智’,或者某一個單一的詞,都隻是冰山一角。”
“我方認為,在愛情裡,并不需要那麼多的理智。什麼是‘理智’?百度百科裡對于‘理智’的解釋是——清醒、冷靜、合乎實際的思維。是一個人用以認識、理解、思考和決斷的能力,或辨别是非、利害關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那麼,在愛情裡面,我們什麼時候會用到這樣的能力?往往是思考我們這段關系要不要繼續下去、我還要不要和這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算不那麼極端地說,也都是在發生争執、權衡利弊的時候。”
“我相信,你們選擇和一個人戀愛,一定不是奔着一而再再而三地争執、或者最後不能在一起的結果而去的。應該是奔着和這個人在一起時的感覺,也就是對方為你提供的情緒價值,或美好的結局而去的。理智的時刻越多,說明沉浸于美好的時刻越少。……所以,我方認為,在愛情裡,不需要那麼多的理智。謝謝大家。”
舒月陳詞完,坐了下來。觀衆席再一次爆發了熱烈的掌聲,溫遙情贊許地看了舒月一眼,目光投去的方向,看見聞璟和身邊的女生對視一眼。
主持人說:“好,陳詞階段到這裡就結束了,現在是質詢環節。接下來由正方二辯選擇反方二辯或者三辯進行質詢。”
正方二辯也就是方才和聞璟對視的女生,叫李思思,長得很漂亮,讓人看着挪不開眼。
她站了起來,神情自若,“謝謝主席。請問反方二辯,方才你們的陳詞裡說到,理智隻有在發生争執、權衡利弊的時候才可以用到,是嗎?”
方也執起身,他的表情顯然沒有那麼快反應過來,但是在攻辯環節,遲疑一秒,都會處于弱勢,甚至于被扣分。他很快說道:“不是。我們隻是說在愛情裡,需要理智思考的時候大多是争執或者…”
攻辯環節可以打斷對方說話,李思思打斷道:“好,那麼,您方認為,在選擇對象、或者說選擇給對象的驚喜、計劃和對象約會的時間、規劃和對象的未來等需不需要用到理智?”
方也執說:“不需要。”
對于這個問題,溫遙情其實不認同方也執的回答。但溫遙情也明白,攻辯環節,對方的提問本來就是設計的陷阱,可能對方也沒想到方也執會認為這些不需要用到“理智”。
李思思确實噎了一下,有些失笑,“好,不需要。也就是你認為頭腦一熱,什麼都可以去做。比如說為了和對象見面,而不去上班、上學;為了和對象待在一個地方,而選擇不去留學或者去更好的地方發展,是嗎?”
“是。”方也執堅定地說。
李思思點點頭:“以上,就是我方與反方對待愛情的态度的區别。各位同學認為反方是正确對待愛情的态度嗎?謝謝。”
溫遙情額上有汗流下,她清楚看見觀衆席許多同學搖了搖頭。
别說這些同學,對于方也執的回答,溫遙情作為他的隊友,自己都不大認同。
主持人看了方也執一眼,說,“下面請反方二辯進行質詢。”
方也執看着李思思,“謝謝主席,請問正方二辯。方才你向我提問時表明,選擇對象時需要用到理智對嗎?”
原本已經坐下的李思思在被點名後又站了起來,“是。”
方也執說:“哦,衆所周知,喜歡一個人,或者說愛慕一個人,是自由意志的沉淪,你是如何理智地控制自己喜歡上誰的?再換一個問法,所謂的‘選擇對象時保持理智’,不代表你喜歡這個對象,對嗎?那麼,你選擇對象的時候,是在理智地考慮他是否有錢,是否能給你未來嗎?”
對于這種犀利的反問,觀衆席不少同學倒吸了一口涼氣,覺得刺激的同時眼睛裡多了光彩,期待地看着李思思。
李思思臉上的微笑一僵:“不是。我的意思是,在喜歡這個人的時候,可以理智地考慮一下,這個人是否适合你,這個人又是否是好的伴侶,能給予健康的戀愛關系……”
方也執打斷:“方才您方說我方會把愛情包裝成羅曼蒂克的一場夢,不現實,那麼現在,你認為你說的現實嗎?如果真的能理智地考慮,哪裡來的那麼多被渣男、渣女傷害的人呢?或者說,理智地考慮過了,就能斷舍離嗎?如此一來,不僅剝奪了最一開始對戀愛的幻想和體驗,還會讓這段感情從最初就變得不夠純粹,甚至陷入内耗之中。不是嗎?”
随着提醒隻剩30秒的叮鈴鈴聲響起,觀衆席響起了一些低歎和零碎的掌聲。
李思思冷靜說:“理智考慮,就是為了避免被渣男、渣女傷害。如果無法斷舍離、或者陷入内耗,那是自身的能量不夠強大。”
“您方認為自身的能量強大,就是能冷靜地割舍自己喜歡的人,從不内耗,理智地選擇自己的對象,是嗎?”
李思思表情凝重,不知道是不是硬着頭皮回答:“是。”
方也執微笑:“那您認為,世界上有幾個人能真的做到?能做到的人,又是真的喜歡嗎?”
主持人提醒:“時間到。”
方也執和李思思相繼坐了下去。
作為雙方二辯,方也執和李思思算是打得有來有回。溫遙情在此時緊張值才算到了頂峰,因為接下來該輪到她和聞璟攻辯了。
借方也執吉言,她還真的有點想尿尿了。
主持人說道:“請正方三辯進行質詢。”
聞璟站起身來。
觀衆席登時像打開了什麼開關,竊竊私語聲疊在一起,一下子便喧鬧起來。
而溫遙情仿佛也受到了這個開關影響,臉上漲熱,連帶着耳尖與脖頸也好像被溫水煮着,心髒砰砰直跳。
保安用喇叭喊了聲“安靜”,本就想繼續好好看比賽的同學們很快安靜下來。
聞璟這時起身,“謝謝主席,請問反方三辯。”
溫遙情站起身來,看向聞璟。
“您方是否有了解過,什麼是‘愛情’?”聞璟問。
聞璟的這個問題,如果回答“沒有”,那恐怕是對比賽的不尊重,準備一場辯論賽,首先應該摸透辯論賽的主題,這是基本。
“了解過。”溫遙情如實說。
聞璟說:“請您方說一下‘愛情’這個詞的釋義。”
“愛情是一種強烈的個人情感…”溫遙情頓住。
賽前準備時哪裡會想到聞璟會問這樣的一個問題,誰會去刻意背“愛情”這個詞的釋義?
要一時把它解釋出來,溫遙情腦中顯然缺失了這一部分的知識儲備。
她隻停頓了一秒,聞璟便接着說:“你說得沒錯。在字典以及百科裡對于‘愛情’這個詞的解釋,表明愛情可以用于任何感情之中,并不特指戀人之間的感情。因為它是一種情感,而非一種關系。那麼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産生愛情的時候,或者說兩個人尚在暧昧關系的時候,同樣會面臨占有欲、控制欲、疑心病的爆發,在這種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您方認為是否需要理智控制?”
“我認為需要酌情理智控制,但是愛情更多的是正面的表達……”
聞璟輕輕點頭:“根據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2018年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精神障礙患者達2億4326萬4千人,總患病率高達17.5%;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過1600萬人,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我國現在有14億餘人,也就是說,每7個人當中會有一位精神障礙患者。他們的性格表現通常為暴發、偏執、分裂、戲劇化、抑郁以及循環——也就是時而孤僻時而情緒高漲。在面臨愛情時,不論是他們個人,還是他們的對象,是否應該更多時候理智地對待對方情緒的變化,以及理智地進行感情的處理?”
溫遙情清晰感覺到一滴汗順着臉側緩緩滑落,觀衆席上一雙雙眼睛如同火烤般灼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