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時空進入處暑時節,晝夜溫差明顯增大,秋老虎橫行。飛飛依照二爺的方法,調整飲食,這幾日身體倒舒爽了不少。依然是每日往返,不過倒也不覺得疲憊,反而漸漸适應了。不得不感歎,人的适應力。
話說回來,隻是學琴這件事進度緩慢,内心裡多少有疑惑。不過,莊主多次強調,先從站樁開始,不要急。
和練功站樁一樣,學琴也要站樁,隻不過将全身的注意力放到手指上,于琴弦上站樁練功,訓練手型和肌肉記憶,當然也是在調養心性。兩周過去了,隻練習勾挑抹踢幾個基本指法,而且還不讓貪多稍有一絲心急,就會被莊主提醒。
有天和朋友閑聊,問起近期學琴進度,飛飛隻說:“還在練習勾挑抹踢幾個基本指法。”
朋友驚呼:“按這進度,得學到猴年馬月。這老師靠不靠譜啊?别是個騙子!“
飛飛心裡也多少有疑惑,但這種疑惑更多是來自對莊主的好奇。假設莊主是一位合格的老師,那麼按照他的方法準錯不了,反倒是不按着他的方法肯定錯。這麼一想,讓飛飛安下心來。且看看莊主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記得第一次走進琴室,看見空蕩蕩的琴室裡有一張木桌,上面擺放着一把黑色古琴,上面緊緊地繃着七根琴弦。飛飛輕輕地撥動,隻聽見它發出的聲音使整個房間都顫動起來。那音色清澈亮麗,同時還有種深邃低沉之感,與古筝的那種張揚、響亮完全不一樣。
每每于琴室練琴,飛飛的心總能靜下來。雖然起初隻是基礎的單音練習,并不成曲,但由于古琴聲音的特别之處,哪怕隻是單音,也很好聽,不管是渾厚的散音、抑或是綿長委婉的走音,尤其是柔弱又空靈的泛音,有如那日在寺廟屋檐下聽到的風鈴聲,都令人飛飛着迷。
白天外面的天氣依舊很熱,但在琴室裡飛飛卻不覺得熱,一來琴室位于水邊涼亭上,二來心靜自然涼。就算是怕熱的莊主在這涼亭裡也從不喊熱。
練琴的時候,莊主會在一旁喝茶聽着,稍有偏差立刻指正,更多的時候是讓飛飛自己體會。整個過程就好像是一種修行,是一種體察入微又必須時刻保持覺知的狀态。
“你看你’挑’的時候,好像是在用食指挑弦,但這裡的力是這個拇指推出去的,不是食指用力。注意手型。”
莊主邊示範邊糾正飛飛的手型。勾挑抹踢分别對應着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法。在練習的過程中,一遍又一遍地調整手型和着力點,不偏不倚,一遍又一遍地去感受指下的聲音。
“彈琴不是用蠻力,用蠻力彈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挺大,但直來直去,沒味兒。要放松,放松不是無力,而是用巧勁,但又不較勁,要活,活了就韻味無窮。”
莊主目視湖面,悠悠喝了口茶接着說:
“彈琴不能隻停留在彈曲子上,要關注每一個音的質量,認真聽,好的音是帶着勾兒的,出去了還能回來,這個聲音的質量出來了,那才叫彈琴。以後彈什麼曲子都容易,否則,就是瞎彈。出去聽人彈琴,按這個标準聽兩個音就知道那人會不會彈琴。慢慢來,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