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倆坐着牛車剛抵家。
沈瑤就被蹲守在門口的黃冬生、田寶珠二人架着往學堂的方向去。
“爹,我……”沈瑤來不及解釋,就瞧見她爹毫不在意的沖她擺擺手。
沈青山卸下車上的東西往家裡搬,邀趕車老丈進屋歇腳,牛就拴在院門口,過會還得送他們去采石場。
老丈笑呵呵的進了屋,接過熱水,将車錢收在懷裡,邊喝水邊打量這戶農家。
看着并不闊綽,但卻有錢包下他的車,真稀奇。
與此同時,田寶珠帶着表妹來到學堂門口,不忘給表妹整理衣襟發髻,随後給表弟甩了個眼色。
黃冬生立馬會意,朝門口一站朗聲喊道:“沈老師來了!”
二人歸位,叽叽喳喳的學堂裡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娃娃們正襟危坐,雙手交叉放在課桌上,齊齊盯着門口來人。
沈瑤隔着窗戶看着裡頭排排坐的學生,内心很是有些緊張,在門口做足了心理準備,這才擡腳邁入室内。
也不知道是哪位貼心的學生在她的課桌上放了一把細木棍,沈瑤将木棍舉起來表示感謝。
随後告訴大夥,跟着她學算學,隻要會數數,背好口訣,勤加練習,将來不用攜帶算籌就能又快又準的算出結果。
這木棍隻是目前用來輔助你們學習的工具。
沈瑤說完就開始給在座的學生們灌輸阿拉伯數字。
小太陽幼兒班的學生是最早接觸阿拉伯數字,也是最早接觸沈瑤口中的加減法口訣。
所以左右兩邊的學生學習進度是不一樣的。
一邊還在學數字,另外一邊就在做沈瑤給出的幾道加減題。
“你們看0像什麼?”
“像雞蛋。”
“那1呢?”
樹枝、木棍、藤條……
孩子們開始發散思維,站在外頭聽課的趙小福忍不住蹙眉,這都什麼跟什麼?
“你确定這算學課以後都讓她來教?”
楊文英從羅墩子的沙盤上收回視線,還是有些不習慣看那些數字符号,揉了揉眉,跟着趙小福往遠處走。
“阿瑤人其實很聰明就是有些憊懶,她嫌擺弄算籌太麻煩,于是自創了一套計數法子。”
聞言,趙小福掏了掏耳朵,回頭看向學堂裡能坐着絕不站着的沈瑤,懶是真的,但這法子到底靠不靠譜?
楊文英能明白他質疑的眼神,因為她也質疑過:“我和她比試過,确實是她的法子更勝一籌,這些學生們如同白紙,接受能力比我們還強。”
趙小福啧一聲,表示不信。
楊文英心裡藏着小九九,見說服不了,就拿話激他:“你若不信,一會你倆比試比試,我來出題,看誰算的又快又準,怎樣?”
趙小福挑眉。
楊文英立馬伸手保證,這場比試肯定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沈瑤上完第一堂課,檢查完小太陽班的算學題,又給大家留了課後作業。
不顧表哥、表姐、小表弟幽怨的眼神,拍拍屁股就走人。
隻不過她剛邁出學堂,又被另外兩人截住。
趙小福說要和她比試算學。
沈瑤拉着楊文英嘀咕,“上課的時候就看見你倆躲在外頭,是不是合起夥想刁難我啊。”
楊文英難得擺臭臉,和小姐妹沈瑤咬耳朵,話裡話外陰陽趙小福,說他小人之心,她出題怎麼可能有失偏頗。
他還非要在書上找一個題目來比試。
沈瑤聞言就樂了,那咱必須得治治他,讓他以後不敢小瞧咱。
這話說到楊文英心坎上,必須治他。
“小福哥,咱們比試可有賭注,赢了的人會有獎勵嗎?”
趙小福拉開籬笆門示意二人跟他進屋,将書籍擺在桌子上:“赢了的可向對方提一個要求,對方必須滿足。”
“那我——”
“在合理的範圍内,先做題。”趙小福出言打斷沈瑤張口就來的無理要求。
沈瑤撇撇嘴,“那咱們算哪道題?”
隻見趙小福将書籍翻到後面,指着上面一道題目望向對面坐着的兩人,“需要我給你們解釋嗎?”
看不起誰呢!
兩小姑娘湊過去一瞧,楊文英眉頭微蹙,為沈瑤打抱不平,上頭好些字阿瑤都不認識。
沈瑤定睛一看,嚯,雞兔同籠啊。
但上頭有好些個字不在她目前的識字範圍内,于是朝楊文英深拜,擺出一副謙虛好學的模樣:“楊老師,可以給我解釋下題目嗎?”
楊文英盡量用白話告訴沈瑤,奴仆去采買雞兔,不小心将雞兔裝在一個籠子裡,管事的就問奴仆買了多少隻雞,多少隻兔,奴仆隻記得籠子裡有十七個頭,四十八隻腳,不曉得雞兔各多少隻。
楊文英說完就問沈瑤有沒有聽懂。
沈瑤憋笑點頭,看向趙小福,趙小福已經拿了他的算籌開始擺弄:“需要借給你用嗎?”
沈瑤點頭,但視線是落在他放在一旁的筆墨上。
明知她是故意曲解自己的話,趙小福還是将筆墨遞給了過去。
他倒是想看看沈瑤是不是真能行。
随着楊文英一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