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去自己與簡淵之間的私人關系不談,康杜若必須承認,與簡淵這樣思路清晰、眼光精準的人共事,确實是一種舒适的享受。康杜若過去接過五花八門的約稿,與各種思路清奇的客戶合作過,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都難以溝通,讓她很懷疑對方到底是不是地球人。
而簡淵就太不一樣了,很多觀點她不用翻來覆去地講,往往才起個話頭,對方就知道她接下來的想法,更别說那些還未開口就不謀而合的主意。康杜若覺得跟他短短談半個小時,能把自己這十年來溝通不良的郁悶一掃而光。
他們高效地敲定了文案和設計思路,直到兩個人走出圖書館時,時間還挺早,大部分學生都在教室裡上下午的課,路上可見的身影寥寥無幾。
簡淵站在圖書館可俯視廣場的台階上,對康杜若道:“天氣不錯,要不要故地重遊一下?”
天氣确實很好,春天的格緻是淞城有名的景點。它依山而建,林木與掩映其間的曆史建築錯落有緻,一牆之隔便是淞城人常去踏青的赭山風景區。這個時節,風鈴樹、桃花與白玉蘭開在高高的枝頭,低處則是矮小喬木的紫丁香、迎春花和紫荊花。姹紫嫣紅的顔色與冒芽的樹木交織在一起,讓格緻的這個小山頭像一條繡滿花紋的盛裝舞裙。
康杜若領略過2年這樣的美景,但是她現在猶豫了。
在這次和簡淵見面之前,康杜若沒有再進過格緻,因為這裡帶給她的,除了青春年少的單純與美好,還有很多不想要的回憶。可她看着已步下台階、回頭微笑向她示意的簡淵,終是沒有開口拒絕。
他們走在從圖書館通向校内的主幹道上。這條路極美,路兩邊遍載風鈴樹,此時金燦燦的花開在頭頂,因此這條路一直被學生們成為“黃金大道”。
“以前走在這條路上,就覺得什麼‘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之類的,格局不過如此。”簡淵擡頭看着大朵大朵的黃花,漫不經心道。他們這種名校出身的學生,早早就陶冶了一流的眼界,因此自帶一種自信,對于很多古代先賢,往往多帶着些思辨的眼光。
“你去國外那麼多年了,倒還背的上來古詩。”康杜若略帶調侃道。
簡淵得意地沖她擡了下眉:“小瞧我了是吧,我縱然做英文編輯,也是會買中文圖書的。畢竟文字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對中國人來說,很多深層次的微妙心理,是隻有用中文才能表達出精髓的。”
順着這個話題,他不免聊起了自己在美國的事業,那裡面不僅有老同學們有目共睹的成功,卻也有看不見的冷遇與挫折,有着中西方文化中不可避免的壁壘。
“即使到今天,我對文學的理解也不見得能與我的同事們取得一緻,總還會有人對我說,Jane,are you kidding me!”
他模仿着外國同僚的誇張語調,惹得康杜若一聲淺笑:“可這一定也是你的優勢所在,一個團體中需要意見不同的人,新角度才能帶來突破與變革,文學更是如此。”
“說得沒錯!”簡淵鼓了鼓掌,“我們又英雄所見略同了。”
這已經是康杜若今天聽見的第二次“英雄所見略同”,就這麼簡單的六個字,居然讓她有些喜不自勝,讓她可以忽視她與簡淵12年拉開的差距,覺得兩人依然齊頭并進。
哪怕隻是短暫的一瞬間。
兩人這麼說着,眼看就走到了“黃金大道”的盡頭。接下來是一段不短的上坡路,上了坡後又分兩條,一條通向教學區,那邊的樹木中矗立着數座樓頂,全是從格緻前身的教會學校保留至今的紅磚建築。另一條則更深入校園,是通往後山教職工住宿區的必經之路。
一見到這條路,康杜若瞬間就回憶起她每次騎車回家爬坡時的氣喘呼呼,而簡淵顯然與她感同身受。“啊,就是這條路,老徐的減肥勵志之路。”他指着路盡頭笑着說,“每次他都在後面喊着等等他。”
康杜若也會心一笑:“你騎得倒快,又沒人發獎杯,也不知道騎那麼快幹嗎。”
“享受等待落後者的心情啊。”簡淵玩笑道。坡道旁有供人步行的台階,他往前走了幾步,忽然又頓住,轉頭問康杜若,“我是不是在這條路上還帶着你摔了一跤?”
康杜若一愣,腦海中刹時間浮現出很多畫面,它們本該被遺忘,卻在被記起的同時立刻鮮活起來。她詫異于居然還能想起那個夜晚的很多細節,就像前幾次一樣,好像簡淵就是一個開關,一旦打開,就讓很多消失在她生活中的東西又重新回來了。
“對,”她對簡淵點點頭,“我記得,那還是你第一次帶我去唱KTV。”
那是高二上學期期中考後,康杜若英語成績進步突出,加上她其他科目的平穩發揮,一舉考進班級前十,在兩個文科重點班的綜合排名中是第十二位。作為一名才轉學半年的學生,老師當然點名表揚了她,而對康杜若自己來說,這也是場漂亮的首秀。
下課後,她懷着興奮的心情感謝簡淵的輔導,同時也收到了簡淵的邀請。
“恭喜啊,”簡淵一邊收拾書桌一邊說,“正好我們放學後去唱歌,你要不要一起來?明天就是周末,我們打算好好放松一下。”
康杜若遲疑了一下,問:“還有哪些人?”
簡淵報了幾個名字,康杜若都認識,但僅是泛泛之交。不過她還是欣然答應,因為她明白,想要盡快融入新集體,除了成績,也要多參加活動。沒有人會喜歡無趣的書呆子,尤其是以簡淵為首的這個尖子生小團體。
然而事實證明,想要應對完全不擅長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的,哪怕對優等生來說也一樣。當康杜若跟着一幫人來到大學北門外的歌廳後,她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根本不會唱幾首歌。
過去的康杜若,跟流行歌界基本是絕緣的,她也沒有随身聽這種跟成績完全沒關系的電子産品。康杜若全部的歌曲知識,差不多就是從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上知道的,因此可想而知,她在KTV裡無所适從,面對一張張陌生的歌手照片,連操作點歌台都讓她困擾。